电影世界大赢家 第614章

作者:六许

  她是很不想的,毕竟她喜欢的就是安静的生活,虽然王简答应不会打扰她,甚至给他开辟隐居之地。

  但她很讨厌王简,那手机太差了,每次使用不了多久就没电了。

  还需要晒个好几个小时的太阳,阴雨天就不用想了。

  这也就罢了,偏偏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这让渐渐习惯这玩意的石青璇很是失望。

  内容也太少了,她觉得必须向王简要更多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音乐。还有一些语言不通的歌曲,节奏特别好,让她惊叹。

  正是如此,才促成了她这次的来临,她是这么认为的。

  至于石之轩痊愈之后曾经回到过幽林小筑,和她也相处过几天,就轻易看穿了她的内心,否则也不会在离开之后还特地回到长安交还邪帝舍利,只为给自家女儿做支持。

  对于这些石青璇都不清楚,如若知晓,说不定会羞臊得无地自容吧。

  自欺欺人而已,别人可骗不了。

  石青璇到来,王简没有那么急色,迫不及待地就要发生些什么。

  而是搂着对方,说着话,当然,多是甜言蜜语。

  少年时期就对石青璇、婠婠极度喜爱的他,有着太多的心里话要说了。

  他也不在乎自己皇帝的身份,和石青璇絮絮叨叨的,让怀中的美人慢慢安静下来,也为对方对她的喜爱而感动。

  一个女子,能够找着爱着自己的男人,在这时代是很少的。

  也就是有名有些的女主角、女配角而已,可大部分实际上都没那么讲究,都是为过日子而考虑。

  独孤凤爱上了寇仲假扮的丑男,但最后寇仲离去,独孤凤终究还是落入联姻的结局。

  李秀宁和柴绍的结合,同样也是利益。只不过相处久了,肯定会有感情,但那不是爱情。

  商秀珣和宋师道,本身也就是两个心里受伤的人的结合。

  师妃暄回去继续当她的尼姑,婠婠更是情殇,甚至呕心沥血,寿命短暂。

  单婉晶和尚明的利益结合,宋玉致和寇仲初期是利益结合,后来才有感情。

  沈落雁还是嫁给了徐世绩,宝刀归鞘,再无她的消息。傅君瑜和跋锋寒互有好感,但终究无疾而终。

  白清儿、董淑妮都是李渊的妃子,只为魔门利益。辛娜娅因为大明尊教身份,终究还是被段玉成舍弃。

  在这世界,只有寥寥几人,才有感情生活。

  石青璇是一个,她是最幸运的,无愧女主角的身份,和男主角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卫贞贞同样是一个,为了爱情最终殉情,在她心里,和宇文化及是何等美好的爱情?

  天下第一名妓的尚秀芳,宁做寇仲小妾,这其中是否有爱情不知道,但以她的身份,也注定只是小妾的身份。但这份付出,到底也有爱情的因素在里边吧。

  红拂女和李靖,才算是真正的圆满吧。

  寥寥几个人而已,爱情这东西是世间的主题,可又有几人,能真正拥有,能真正圆满?

  再风华绝代之人,面对爱情也是抓瞎。

  太多人为此而付出了太多,最终一无所有。

  王简对石青璇、婠婠等女也绝对不是爱情,甚至米凯拉、瑟琳娜、盛崖余、白纤楚、雀儿等,也全都不是爱情。

  他的爱情早就死了,死在了苏亦双的手里。

  如今女孩成了他的手下,他也没想过再续前缘,更不愿再和对方有丝毫瓜葛。

  爱情死了,就是死了,回首一番,或许感慨颇多。可若要再在一块,再不会有当初的美好和不顾一切。

  虽然对石青璇没爱情,可占有欲爆棚,时间长了,自然有念想,自然产生感情。

  所谓一见钟情,莫过于对颜值和身材的追求。

  王简是这样的庸人,自然恨不能天天和石青璇、婠婠、师妃暄、商秀珣众女腻歪。

  为了她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因为她们的颜值、身材、气质、修养都值得这些付出。

  两人腻歪了一阵,石青璇也渐渐熟悉了他的接触。

  等到膳房,和众女一块用餐时,石青璇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甚至师妃暄、梵清惠都非常和善,让石青璇大为惊异。

  她是石之轩的女儿,虽然有碧秀心的关系,但和慈航静斋的关系很不好。

  而且她也发现,师妃暄、梵清惠似乎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生活,对待王简也没外面人想象中的横眉冷目。

  她惊讶之余,也没表现出来,反而和她们微笑以对,仿佛以往的纠葛全都消失了。

  而卫贞贞、宋玉华、萧后等一大票温婉派的极为欢迎她,甚至是推崇。石青璇可是箫艺大家,也是古代著名的明星。而且和尚秀芳不一样,放在现在,尚秀芳是明星,石青璇是艺术家,很得无数女子推崇。

  石青璇更是应大家要求,吹了一曲箫曲。

  但她奇怪的是,为啥大家的眼神那么古怪,对,有点邪恶的样子,好怕怕。

  而等到晚上,羞红着脸的她,终于明白吃饭时吹首曲子之后,大家的眼神为啥那么怪异了。

  她为此气恼不已,但还是在王简的教导下,加上自身的天赋,很快就掌握了惊人的技艺。

  就算是白清儿等女,都自叹不如,感慨难怪她为箫艺大家。

第一零二五章 进程

  石青璇的加盟,后宫也更加热闹,王简更是乐在其中。

  他充分展现出了自己对石青璇、婠婠的宠爱,宠到快没边了。

  其他人虽然有那么点小羡慕,但并不强烈。

  《素女经》展现了他的强大之处,后宫将近两百人,最多也就四五天能轮下来。

  当然了,大唐世界的女主角、女配角是不一样的,自然不可能四五天才轮一次。不过也不能天天来,否则女人们也会亏虚啊。

  大致上,一周就能轮下来,这已经让众女非常满意。

  要知道以前的杨广,多是品尝过一次就舍弃了,哪里还有一周来一次的频率。

  扣除掉亲戚降临,还能趁机陪一陪少数有感情的那几个。

  王简也发现了,时间还是不够,以后后宫里的人是不能随便加了。

  毕竟和众女在一块,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破事吧,总该有个谈谈心的时间。

  所以,未来就算有心思,也不会再随便增加,多数都会推掉,只留下一小部分做点缀。

  时间过得飞快,大业十六年,瓦岗寨被隋军蚕食得只剩下一小块地盘苟延残喘。

  这还多亏了徐世绩,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唐朝时期和李靖并列的存在。还打破突厥、高句丽,为盛唐打下了厚实的根基。

  虚行之和张须陀虽然都是军略强大,但也只是和徐世绩相当,若非有隋庭源源不断的后勤,很难压制瓦岗寨。

  李阀同样还在继续坚持着,太原一地被经营得如铁桶一般,继续和隋庭对峙,双方厮杀无数次,损失都不小。而突厥骑兵也是损失惨重,但到了如今,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李世民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因为隋庭的压制,李阀中的矛盾也没被激发,反倒有点共同进退的味道。

  两方最大的势力还在苦苦挣扎着,刘武周、薛举等势力却是在杨义臣等隋将在拥有补给和支援后,损失惨重。

  突厥方面为了支持他们,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代价,依然不死不活。

  这一切,都让王简很满意,大肆封赏了虚行之、张须陀、沈落雁、李靖、杨义臣、薛世雄等人。

  不仅仅是高官厚禄、美人珠宝,而且还都送了一杯的骨头汤让其增强修为。

  武侠世界,实力提升才是根基,没人会嫌弃自己实力太强的。

  对于骨头汤,他们爱不释手,只以为这等提升修为的东西很珍贵。却不知道,珍贵是事实,但王简手里几百年都吃不完。

  北方打得热火朝天,南方却是安逸得很。

  房玄龄、杜如晦都是有名的宰相级人才,在他们的管理下,南方也慢慢磨平了战乱的伤害,渐渐恢复平静、稳定的秩序。

  不过王简也推广了新的赋税法令,他在农业税上,采取了三十税一这一如圣人般的税务。

  并且让官府大肆宣传,并且严格要求,除了这农业税外再无需缴纳任何税务。

  其中的盐税、布税等等全部清除,更废除了服徭役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

  这一些举措,在官府大力宣传之后,立刻迎来无数民众的欢呼和支持。

  当然了,三十税一的农业税只是针对普通人。

  若是地主,那是另外一回事。

  根据田地不同,税务比率自然是逐步递增。如百亩良田则是十五税一,千亩地是十税一等等,特别是万亩地的五税一这一苛税。

  这么做,也是为了减缓土地过于集中的弊端。

  古代造反,还不都是因为土地被地主收刮走了,普通人没了活头,当然得造反。

  而有了逐步递增的税务,还能阻止土地过于集中化。

  一些朝代,有功名的人是不需要纳税的,所以很多农民把自己的田纳入到这些人的手下,每年只需要给这些人一部分粮食。这一部分,可比税务轻多了,这也造成了明代明明田地众多,农业税每年却只有几百万的悲剧。

  如今有了递增税务,农民就不会犯傻,成为地主的佃户。因为佃户很悲剧,不但要纳税,还得给地主一部分粮食,自己还能剩下多少?

  王简可不会蠢,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种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无论是当官还是功名,甚至是王侯,都必须纳农业税。

  这种事当然残暴了,可惜,他已经重新掌控天下,没人敢在他的头上乱来,凭借着威压,把这一税法造成既定事实。

  农业税很轻,在商业税上也是如此,甚至他还鼓励商业、工业的发展。

  只有这两样发展起来,民生才更好啊。

  而且所有的税务,必须全部上交朝廷,然后再会分发下各地。

  这也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明代的税务就是各地自己先拿走一部分再上交中央,每年税务才几百万。

  而清代狠,先上交中央,所以就有几千万,由此可见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地方的人不能信,人心这玩意,更不能考验,还是用制度解决。

  虽然制度也不是完美的,肯定有缺漏,但再差的制度比没秩度强。

  而隋庭看似税务很低,每年税收不多,可依靠各地工厂,还能够坚持,何况围剿那么多世家,积攒了那么多的钱粮。

  等到未来商业税收增加了,就是喷薄的时候。

  因为过低的赋税,再加上朝廷还大量基础建设,让南方的发展红红火火。

  短短一年,就爆发出惊人的潜能。

  王简也让人在各地以朝廷的名义收购粮食,更是开始建设一些简陋的食品加工厂,制造零食,消耗爆发的粮草。

  再让商人购买,前往各地销售。

  迷乱激活,自然已经能够用上他储物空间的一些机床,制造机械。

  他也没把全部的事情做完,朝廷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而且很容易此生贪腐。魏征再厉害,也无法掌控天下。

  一个社会的发展,是需要群众投入的。

  一些商人自然看到了利益所在,自然会投入进去。

  可以说,南方成为了帝国的粮仓,也给北方的战争做最大的支持。

  这份底蕴,也是王简敢做消耗战的原因。

  大业十七年,天下还在继续,南北分割。北方是地狱,南方是天堂,无数北方民众纷纷朝着南方聚集。

  朝廷安排人手,接收这些百姓,分散各地,分发剿灭地主土豪世家而得到的土地。

  大业十八年,多年战争,北方局势更加糜烂。可隋庭的力量,积蓄更大。

第一零二六章 雄主末路

  霍州城墙上,李世民、长孙无忌、李神通等几个李阀高层卓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