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汉盛华夏 第135章

作者:xiandaima

通过此事看见如今朝廷的财政是如何现象,而下边有是如何另一种情景。

刘宏的话立即让下边垭口无言,刚才好多人还准备了言辞凿凿的话来告王廷来着,让人家的上供之物都堵了回去,何况人家也都有确凿的证据的。

“皇上,可襄阳太守袁术一直在洛阳啊,他还未有上任,怎也可收之?”还是袁隗这老家伙有脑子,我侄子还没有去呢,可是什么责任也没有的,反正没有过错,襄阳总归还是要还给袁术的吧。

“太傅多虑了,王刺史也说了此事,请袁太守择日可上任,如今荆州贼人俱都清除,没有乱贼挡道,上任之路畅通无阻也!”张让又替刘宏说道。

“这!”袁隗可真是傻了,人家也没有说不给你啊,你可以去啊,而且当初阻挡你上任的贼都帮你打跑清理了,你大可正大光明的去了。

“哈哈,好啊,看来王廷还真是为朕解忧了!如此太傅可让袁术则日上任之!”

这还说什么啊,袁隗散了朝回到了家中,把袁术叫道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术儿,那王廷言襄阳给你留着,让你择日任之!”袁隗随即把朝廷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袁术。

“叔父,如此这般,侄儿怎敢去任啊!那王廷本就一刁民,凭借钱财贿赂后宫才得以此任,前有不听朝廷军令而私自招兵,如侄儿贸然前去,岂不如羊入虎口般有去无回!”这家伙虽然瞧不起王廷,可是很明白形式的,去肯定更加不能去了。

“唉,言之去也是你,如今又言不去,你让我如何助你,你回吧,待想好再来找我!”袁隗现在真是无语了,心想你小子不是找抽吗,反正都是你的理,也没有个主心骨,让别人帮都没法帮你,说完袁隗一甩长袖气呼呼的走了。

房间内只留下袁术傻愣愣的发呆:“王廷王子昌,待有机会,定让尔生不如死也!”

郭嘉的计策还真是一个险,如果十常侍万一有个不积极出言相助,这下子就弄的非常不好收拾。但郭嘉还是根据自己的分析,根据以前糜竺等人打好的基础,以险计而为王廷摆平了朝廷的反对声音,正所谓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钱过不去啊,王廷一下就给朝廷解决了半年的财政收入,放眼整个大汉,哪个州又如此的大手笔,这让张让等人就是提王廷说话的时候都挺直腰板,说话也像个男人。

扶着皇帝刘宏回到后宫的张让也是自喜,这次几人可是收了王廷送了的不少钱财,特别是刘表也来了,刘表可是自己等人帮忙给调回来的,也算是自己的一边的人。

今天在朝廷的说话真是从没有这样的有底气,以前收别人的钱的时候办事老是感觉有些别扭,让自己收了也觉得有种狼狈为奸的感觉,今天可是真的从太监的身份正儿八经的重做回男人,唉,做男人挺好!想当初我怎么就没有了男人的标志了呢!

“让父!那王廷把那些贪赃枉法之人是如何处置的啊?”趟在床上刚刚喝了张让给弄好的龙情散的皇上刘宏问道。

“回皇上,王刺史过些审理完毕后将派人押送到朝廷,他言自己行有所依,一切由皇上定夺!”

“哈,王廷还真是个忠臣啊!这些人真是没有想到,居然贪污了朝廷半年的皇贡之数,该杀啊!”

“是啊皇上,这王廷虽然出仕不久,你看他所作所为哪一件不是为皇上着想啊!率义兵平边乱、助刘表回朝廷、今有为朝廷收入如此之多,真是大才啊!”

“是啊,你回头把他上报一番有功人员俱都封赏了吧,钱还是让他出吧,实在不行让他多抄些贪官之私!”刘宏还真是抠门啊,给下边封赏只给官,赏钱居然让王廷自己出。

“阿父,如今刘表已至朝廷,寻个好时机换到宫中和朕一叙,也好为储君之事有所准备才好!”

“是,尊皇上之命!”

张让听完刘宏的话后,随即退出题写诏命去了,上次王廷就安排人把戏志才、徐庶、贾诩、黄忠、甘宁等人功劳报到朝廷上来了,虽然他们都在自己的安排下做事井井有条,可毕竟没有获得朝廷的认可和封赏,虽然大家不说也不在乎,可毕竟有了皇上的任命也是另一种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借助平叛等有利的条件该争取还是要争取的。

让王廷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平复荆州的危机居然在十常侍的帮助下安然的渡过了,也让跟随自己的一帮弟兄等来了皇帝正统的认可和任命。

(请弟兄们收藏!半夜还有一章。。。嘿。。。多谢啊。。。!)

第一百二十七章 振兴经济的想法

因为时间的传递有个过程,王廷自然不知道朝廷上发生的一切细节。

在龙城的王廷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正和龙城留守的几人商量自己这几天想好的振兴经济的方案呢。

在龙城城门的会议室内,几人边喝着茶,边听取着王廷的办法。

“诸位,现在荆州尽在我龙城掌握之内,可是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和龙城一样富足的生活比获取龙城还要困难的,大家切不要掉以轻心啊!

我一直说,百姓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如果没有我荆州百姓的满意,我等也不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这几日我一直再想如何尽快的提示经济,所谓经济,就是如今常言之经邦、经国、济世、济民等综合之意,这里边有个农、工、匠、商等诸事良好的循环的过程,如果大家认识到它的本质,知晓他整个的原理,就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提示我荆州等地之经济。

经济的外在表现就是农有收余,丰衣足食,病有钱治、老有所养,邻里和睦,儿孙满堂,合家欢乐也。。。。。。”

这些王廷可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了,今天是正儿八经的给大家上一堂前世的经济课,总体来说王廷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实施的投入,特别是要能做到旱时有水汲田。涝时积水能有所排泄,而且要对作物按照自己前世种地的办法精耕细作,加强农肥和平常的除草等日常的管理。

农业上还鼓励百姓家家搞养殖,这些不但关系到百姓自身,也关系到兵士们的肉食上的保障。

商业上按照一郡一个龙城大商场来建造,当然配套的措施也都到位。

现在一个大商场就能带动商业上从上流到下流,包括中间环节物流上的极度的快速流动。

这是自己想到的比较可行的方案。

把基本农作物经过初步加工或者深加工后变作社会物质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整体循环起来,循环速度越快,就能越快的提高经济水平,当然也能为各地带来大量的税收收入。

王廷的意思是把龙城现有的作坊全部迁到武陵其他地方去,不但这样,各地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都要规划一处工业园区,采取政府重点帮扶和管理。

建立以商务部和各郡共同管理的钱庄,对于那些有想法而又缺少启动资金的人提供无偿贷款,先把他们扶持起来,虽然暂时来看付出很大,但从长远来看,这就是一个养鸡等蛋的过程。

龙城只留下一些极其秘密和重要的作坊即可。

学院也是如此,根据各郡人口,都要建立一综合学院,这些学院毕业之优秀之人可来龙城的各学院继续深造,形成从村学到大学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学习之路。

其他的还有一项就是人们参政的政策,前边就说过,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从村、县、郡、州四级参议员制度,各级都要从各方面选取优秀人才加入进来,这样的人要让他们入党,他们虽然不从政,可又有参政议政的机会,有了全方位的监督,为官之人才不敢恣意妄为。

这些就是王廷这些时间所想到的如何发展经济的几个方面,根据此想法,通过众人的整理出五个方面,随后在党的内参中向各地发出,这就是有名的((论发展经济之政策和人民监督政策))。

这个政策的发出为王廷在党内树立了无比的权威,现在哪有人能想到如此高度和宽度的问题啊,只有党主席才能想出如此惊天变世之论,这篇文章也作为兴民党重要的文件放到党的发展史上保存了下来。

匠学是最重要的一项,王廷要求他们转告戏志才,一定要在荆州选择一地,建立一综合性匠学城。吩咐专门之人在报纸上发起号召,让身怀匠学或者对匠学一途有思想的人来此城发展。

只要你向匠学城提交匠学有价值,就可获得政府提供的生活方面的一切便利,和在研究上提供钱财等启动所需。

当然获取的成果要交给政府,政府给予一定购买专利权,还将受益拿出一部分给予返还。

这次还有一个秘密议题,就是每个郡和县都要秘密建立一储藏粮食之所,王廷的意思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比如黄巾之乱发生之际,弄不好要吸收大量的流民,没有充分的粮食,这一关可是不好过的。

只要有粮食,王廷相信就是荆州一地,都可以把大汉全天下几千万的百姓人口都招的下。这可不是吹的,前世那个省的人口都超过了整个大汉的总人口,更何况荆州的地盘远远不止前世一个省的地盘。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和贾诩等人又商量了一下羌族各部落头领的问题,这些俘虏有的在关押着有的还在劳动改造呢。

王廷是前世而来的,本来中国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汉族之外的民族到也没有什么恶善之定位,这个世界上除了日本人外。

多民族有多民族的好处,王廷还是想给羌族一个独立生存的空间,当然要在政府的监督下生活,一个民族的强大不是要靠着抹杀异族,而是要包容才能不断的壮大,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老老实实本分的生活,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行。

王廷相信,现在采取军政分离政策,不乱什么民族就是有想法,也不能和强大的军队来抗衡的。

如果自己的政策实行的好,就能快速的让羌族人有了认同感,也能安心的和汉族和睦的生活在一起。也能为以后收复其他少数民族树立榜样的作用,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知道和王廷作对死的非常快,可是作为王廷的政府领导下的人民是不分什么民族的都能有份安定的生活的。

贾诩的意思是直接用完就杀,这家伙一点也不嫌人多,凡是不从的全部清除。

可是在王廷的纯淳说服下,还是认识到了王廷的作法虽然麻烦,但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和长远,也转变了自己的思想。

所以这次安排和招降俘虏的任命就让他去了,让他去还有一个方面,他可是军队的总参谋,到处走走可是对军队的下一步安排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他自己也顺便把一些重要之人的家人接了来。

当初众人来龙城的时候还没有安定下来,都没有急着迁移家人前来,现在各方面都好了,也是该让他们把家人接来的时候了,他是总参,这个任务也一并由他去做了。

王廷会后把白龙和阿史也都单独叫了过来,让白龙一定配合各部队把各处州郡的动向盯着了,一举一动都要向自己及时的汇报,特别是各州太平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