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汉盛华夏 第577章

作者:xiandaima

这下可好,天下看来就只剩下自己和曹操还有刘备了,其他的人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主公,天下大势不可逆,趁此计划,主公尚有兵权,派人和那王廷商谈友好,已保主公基业!”审配刚才让田丰等人呛得不轻,现在一听阎圃说益州都让人家王廷攫取了,这下更加加深了自己的推断。

王廷的实力已经不是联合这么简单的了,即使真的三家联合到一起,也不太可能和王廷抗衡了。

“此言差异!”还未等袁绍说话,阎圃抢先说道:“将军,我主乃大汉正统,如今仍旧民心所向,何况延续朝中制度,往日大臣已经忠心为汉。

加上将军乃三公之后,故朋旧友遍布天下,曹公如今虽有危险,但如将军和吾皇暗中出兵相助,保存兖州应当无碍。

虽说那王廷兵强马壮,但王廷所辖区域甚广,多处驻军,兵力分散,如将军和曹公和吾皇一体,定能保全也!”刚才审配的话让阎圃大吃一惊,没想到怎么还有投降派,本来刚才自己还想深入分析下袁绍的局势呢,特别是王廷有海船,可以从海上登陆直击冀州,把幽州和兖州一割为二。

看样子再这样的分析下去,更加是送到了这些投降派的口中,他们更愁找不到借口说服袁绍投降呢。

“请主公三思!”阎圃的话直接说到了田丰的心里,他是冀州本地人,这几年自己在刺史府中为官,委实为自己的家族掘取了不小的利益,如果真是让王廷打了过来,他听说过王廷的制度,取士不分身份贵贱,一律同仁,如此一来自己为家族打下的良好基础岂不荡然无存。

“这。。。。。。”袁绍一时间真是陷入了为难,不是他不同意,刚才阎圃的一番话已经说动他了,问题是自己这样一来岂不又成了汉臣。

虽然现在的身份已经秉持着汉臣的名义,但意义上本质是不一样的。

“将军!如将军同意,吾现在马上归朝,上见吾皇,战时由三家组成抗衡王廷盟军,成立军师司,由三家各处人共同指挥,如胜,则由三家共分,如何?”阎圃不亏是大才,立即想明白了问题关键地方。

说白了袁绍就是不想在入汉朝,生怕这样一来,他又回到了起点。

“公此言当真?”袁绍不能不这样问,这家伙毕竟是私自来见自己的,并没有获得刘备的许可。

“将军,吾用项上人头担保之,请将军现在先派人马暗中到兖州协助曹公据守,所费粮草等物到时三家均摊也!”见袁绍动了心,阎圃立刻斩钉截铁的回答到。

现在已经十万火急了,曹操得到的援兵是越早越好。

“好,就如此办,请公先写下协议,带着协议面见汉皇再盖印正式生效!”袁绍心里有了些底,出兵帮助曹操本来就是应该的,那曹操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缓冲区。

曹操现在虽然时刻关注着袁绍和刘备的回信答案,但时间不等人,他早就派出几路人马上路了。

一路由夏侯惇率领直往泰山郡;一路由曹仁直往北海附近,策应袁绍的兵马和越兮;一路由自己带领虎豹骑在朱虚附近,截断前来北海的荆州兵马赵云和许褚的归路,他这样做也是防备正在附近乱蹦跶的陈宫和张邈。

虎豹骑是曹操的心腹劲旅,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虽只有区区五千人马,但都是上好的战马,个个武艺精良,武器配备上更是最好的。

这次曹操是下了恨心,就青州失去了,也让荆州人马多少留下些印象,不能扬马千里而如入无人之境,当然这次能把窝里反的张邈拿下是最好的了。

相比起王廷来,曹操还是最恨张邈这个昔日的发小,王廷一直就是对手,人家来寻机攻打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你张邈和我是同一阵营的弟兄,平日里待你并不差,竟然在关键之时落井下石,曹操怎能不恨。

曹操恨归恨,可是陈宫的计谋可不是吹的,他一直和张邈采用避虚游走的计策,并不和曹操迎敌,故曹操到现在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其实王廷和庞统等也想再去联系张邈和陈宫来着,自从这家伙让庞统说动了鼓动张邈反了曹操,就一直和曹操打游击战,他们兵力和曹操相差太远,不敢和曹操采取明面上的对抗,好在青州好几个地方都是战场,多一个战场就牵扯和分散了曹操的兵力,他们就像水中泥鳅,任曹操如何计谋百出,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绳之以法。

不但曹操拿他们没有办法,就是王廷想再次找到他们也不容易,所以张邈和陈宫俩人是目前青州最大的一直不稳定因素。

曹操是真正的让赵云等人部署调动了起来,虽然早就定下了围城打援的计策,但赵云还是不敢轻心,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是在战场之人面对曹操这么有雄才占略的奸雄。

赵云一接到诸葛亮的信件后随即就召集各部将领议事。

诸将不一会就到齐了,赵云的大帐,一副青州兖州的地图挂在大帐内,地图前几名随军参谋正忙碌的往上标注着各方的态势。

赵云把贾诩以及庞统的信取出,交给诸将传阅。

“诸位弟兄请看!“赵云待众位看完信件,来到地图前说道:”现在兖州曹操大军几路齐出,一路由曹仁带领,骑兵五千,步兵五万正星夜赶来北海,此战虽然我等做下口袋,冀州和即墨驻地人马已经快要到了,但曹仁来兵甚是迅速,需我等在对方到位后和许褚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结束战斗,方不备曹操反围困于此。

“将军,如今北海内有蔡公游走,不知蔡公处可有消息?”赵云说完,有参谋接着问道。

前些时间王廷就告诉自己的岳父蔡邕了,让他到北海见见孔融,希望他能投靠自己,即使不能投靠自己,最好也是能和自己在同一战线把曹操打成个瘸腿的残废。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在去战场的路上

华雄和越兮已经兵分俩路到达预定地点,同时也由越兮派出一人偷偷的潜入北海城中联系孔融。

孔融这几天的情绪平静了不少,他已经见到了蔡邕大家,蔡邕说的很是明白,这次王廷出兵青州,不为了攻打他,而是借此把曹操这位窃汉奸贼在青州的部署大乱,他同时还递给了孔融一封大汉公主刘封和刘絮的信件。

信上说希望这些大汉旧臣能投靠王廷,让大汉衣钵传承下去。

孔融知道自己的幽州保是保不住的,可他本是孔子直系后裔,对于忠君思想是非常执拗的,当即就像蔡邕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王廷一统大汉,这汉朝如何传承?

蔡邕虽然说是王廷的岳父,但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放弃了意见,早就任其王廷等人自主,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王廷能把大汉继承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他来北海的时候,曾经和王廷仔细商谈了许久,他知道孔融是怎样的性格,孔融这样的文人是不怕死的,为了理想宁可去死也不会背弃自己的想法,所以想要说服孔融投靠王廷光靠改善民生所作出的成就不一定起到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王廷思考了许久。

他对于朝制并没有多少的意见,只要大汉百姓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满足了,更何况在自己一帮弟兄的努力下已经称雄于天下。

他知道虽然自己娶了刘绝和刘封姐妹二人,但在北方,大汉这条大旗还是极其有其号召力的,所以他和袁绍、曹操等人谁也没有另立出来,当然除了那个想当皇帝想疯了的袁术。

说实话,皇帝王廷肯定是当的,但他知道当上皇帝就是一个权字,按照他个人来说,一个朝代的稳定持久皇帝的权利肯定要改变的,从古至今帝权和相权本就是一个矛盾。

而王廷要做的就是还权于民,并不是局限于帝权和相权上来,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朝代永久的延续架构。

对于内心权利的反复衡量,王廷在走之前把众位妻子叫到了一起,现在应该是在家里讨论一下的时候了,毕竟自己的地盘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了,很多大臣都或明或暗的向自己提出过,建立一个完全新的国家政权来。

最后王廷还是提出来,自己最终还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汉朝,汉朝的旗帜永远也不会改变,自己平定大汉本土后就向全民宣布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汉朝。

王廷和妻子们最终达成了一致,这个达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要取得糜菁和蔡昭姬的理解非常重要。

按道理来说,糜菁是大妻,他的孩子是嫡出,以后继承王廷帝位的就应该是糜菁所生。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说法,这些说法在王廷这里是不对的,他把自己建立一个全新政权的思想都告诉了众位妻女。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个三权互相监督的新民权构架。

采取法权、民政、和军权分离,同时在现在的基础上延续人们代表制度,大事让民权做主。

其中最重要的军权掌握在帝权手中,在后代中建立一个皇家制度,皇帝不在是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而是由皇家框架下先根据综合评价选出一位最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来,然后交由全民代表来投票选择,如果不通过,则继续在皇家重新选择。

这就是王廷计划的框架,这也是众位妻子们第一次知道了王廷内心对于朝政的想法,虽然她们中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政治上的事情,比如糜菁、蔡昭姬等都经常性的参与民生上的会议,但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知道夫君内心对于天下的构思。

对于这些,有些妻子是有失望的,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尊重了王廷的看法,王廷告诉她们,当皇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是他,他是不愿意当的,反而配备妻女安静的享受天伦之乐是最为高兴的事情。

不管谁当皇帝,反正是跑不了自己家的人。

王廷都这样说,她们又能怎么样,也都听取了王廷的设想和安排。

蔡邕就是非常明确的告诉了孔融,大汉的传承是不会在王廷手中断掉的。

这个说法也在心中得到刘封和刘绝俩位公主的印证。

这让孔融才完全的取消了内心的顾虑,答应投靠王廷并配合龙城把接下来的戏演好,把青州协助王廷取到手。

这些事情,越兮和华雄自然不知道,依旧按照曹操的安排派人到了城里和孔融沟通里应外合把城外围困的黄巾军和荆州兵马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