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164章

作者:黄金老五

“哦,孔明知道”,扶苏不禁问道。

“恩,了解一些,传闻之中,尉迟敬德是兵家,秦国尉迟一族之人,一根竹节钢鞭纵横天下,没有敌手,但是尉迟家族十分地低调,名声不显,在七国之内,很少有人知道,不过这个尉迟敬德却不一样,据说脾气火爆,武艺高强,很多兵家高手都不是他的对手,被称为尉迟家族的中兴人物,没有想到,他竟然也来了”,诸葛亮虽然也知道尉迟敬德的信息,但是知道却不多。

扶苏听到诸葛孔明的话,不由点了点头,脑海里面不禁浮现出历史上尉迟恭的信息。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是唐朝著名的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被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为人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在玄武门之变时,他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很受李世民的其中。

尉迟恭在显庆三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在昭陵。

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尉迟恭与秦叔宝“门神”守将。

尉迟恭作为唐初大将,自从归附了李世民之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

特别是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力挽狂澜。

尉迟恭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在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

在性格上,尉迟恭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

当是尉迟恭有些居功自负,十分地好面子,特别是万年,因为年轻时候的功劳,经常有些不知轻重。

《旧唐书》曾言:“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籞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对尉迟敬德评价都非常的高。

就在扶苏沉思回想的时候,一个黑脸大汉走了进来,在他的手中拿着一根竹节钢鞭,抬头挺胸,器宇轩昂。

第241章 鱼鳞甲 雌雄鞭法

扶苏看着面前的黑脸大汉,站起身。

“敬德,你终于来了”,扶苏抱了抱拳,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只见尉迟敬德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铠甲,如同鱼鳞一般,头上带着一个头盔,威风凛凛。

这铠甲正是鱼鳞甲,全身上下,如同鱼鳞一般紧密,可以在密布所有空间的条件下,而不丧失任何的活动性。

可以说,鱼鳞甲是集防御和柔软为一体的铠甲,在不影响四肢活动的条件下,可以保持最大的防御力。

尉迟恭手里拿着一个明晃闪闪的钢鞭,正是扶苏送给其的竹节钢鞭,因为有九节,所以又称为“九节钢鞭”,又有开山裂石之威能,十分地强大。

尉迟恭皮肤黝黑,如若黑炭,但是身材异常地魁梧,特别是双手,起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公子,我来了”,看到扶苏,尉迟恭十分地激动,双手抱拳。

“请坐,快请坐”,扶苏让尉迟恭急忙坐下。

“敬德,这位是孔明,诸葛孔明,你别看他年轻,却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即使在城主府,也可以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局”,扶苏对诸葛孔明的评价十分地高,事实证明,诸葛孔明当得起这个评价。

“公子谬赞了”,诸葛亮脸颊一红,没有想到扶苏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这么厉害”,尉迟敬德深深地看了一眼面前的“小白脸”一眼。

“孔明,这位就是我们刚才提起的猛将——尉迟恭尉迟敬德,拥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根钢鞭,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死在上面,特别是一手雌雄鞭法,攻防一体,雌鞭,可以抵御千斤重力,雄鞭,可以势若雷霆”,扶苏紧接着,向诸葛孔明和焱妃介绍了一下尉迟敬德的信息。

“哪里哪里,粗鄙功夫,万幸能够入公子的眼”,尉迟敬德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的脸比较黑,所以根本看不出来脸红。

“敬德,你谦虚了,你的本事,我相信一定会大方光彩的”,扶苏淡然一笑,“敬德,这位是我的未婚妻——焱妃,你们可以称呼他夫人”,扶苏将焱妃介绍给尉迟恭。

“哎呀,尉迟敬德拜见夫人”,尉迟恭急忙站了起来,对着焱妃拱了拱手。

“呢”,焱妃略带微笑地点了点头。

“敬德,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想你也知道北方的狼族侵略我们九州的事情,所以我想让你亲自去北胡城东面的东胡城,和秦琼东西一起驻守城池,防御北方的狼族,你觉得怎么样”,扶苏不禁将目光看向尉迟恭。

“公子,我愿意,我来投奔你就是因为如此,我要北上抵御狼族的入侵,我要保家卫国,为炎黄子孙而奋斗”,尉迟敬德十分认真地点了点头。

“好,说的好”,扶苏十分地高兴。

“敬德,以后我就将东胡城交给你镇守了,你也千万别给我丢了”,扶苏一脸地笑意,东胡城虽然没有北胡城重要,但也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地方。

“公子,城在人在,城毁人亡,我一定会将东胡城守护好的”,尉迟敬德十分郑重地说道。

“不,你比东胡城重要,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我希望你能活着,人活着,什么都有,人死了,即使城守住又有什么意义”,在扶苏的心里,人比城池重要。

听到扶苏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

焱妃看着面前的扶苏,她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投靠他了。

魅力,这是一种无可诉说地魅力,一言一行感染着周围的众人,让人忍不住信服,敬佩。

诸葛亮手里的天机扇不由轻轻一顿,他感觉自己没有看错人,扶苏绝对会成为一代雄主,君临天下。

尉迟敬德十分地感动,这一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孔明,既然你们同一天而来,说明你们有缘,所以东胡城的政务,就由你先效劳了”,扶苏一脸笑意地看着诸葛孔明。

“我知道对你们来说有点大才小用,但是现在的我只有一个东郡,我向你承诺,等我取得了天下,一定对得起你们的本事”,扶苏十分认真的说道。

广阔的亚欧大陆,即使再多的人才扶苏也感觉不够用。

“公子多虑了,亮从微末中崛起,学有所成,也想从小地方开始,等未来,能够配得起自己的身份”,诸葛亮淡然一笑。

对于现在作什么,诸葛亮一点也不介意。

随着尉迟恭和诸葛亮两人前往东胡城,扶苏带着焱妃直接走出城主府。

第242章 万人敬仰

在东郡的都城东郡城中央,有一个建设十分精美的酒楼,价格公道,被很多人喜欢。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酒楼中有一种酒,如同琼浆一般,一旦品尝过,永远难以忘怀,被很多江湖人士喜欢。

这个酒楼正是沈万三的——四方酒楼。

扶苏带着焱妃,两个人走出城主府,向着四方酒楼而去。

“城主大人好,城主夫人好”,两个人在走在路上的时候,被街上的群众纷纷认了出来,十分热情地喊道。

“好,大家好”,扶苏和焱妃一脸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