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994章

作者:黄金老五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

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与刘桢、应瑒、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刘桢也是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人,从小就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可以说有点凄惨。

建安七子除了孔融之外,基本上都是默默无名之辈。

孔融还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而名传千古。

不过对于扶苏来说,建安七子对于他没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扶苏让他们去治理地方。

特别是孔融,怎么说也是汉末的一位诸侯,而且还是孔子的后代。

让他治理一个郡城,完全是轻而易举。

而剩下的三个猛将,都是其中有一个水战大师,那就是周瑜周公瑾,三国时期的水战大师。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二十一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第1354章火烧赤壁 周天子兄弟

周瑜留下的故事有很多,最为响亮的就是“火烧赤壁”的故事。

可以说,让周瑜一时之间,名存千古。

建安十三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

大军压境之际,孙权本意与曹操一战,向下询问计策。然而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重臣谋士张昭和秦松更是支持投降曹操。

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

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

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感叹道:“曹操想要废汉自立很久了,只是忌讳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只留下我,我和曹操势不两立,你所说的话甚合我意,这是天把你赐给我了!”

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双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赤壁之战,也是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以少胜多”的大战。

可惜的是,在赤壁之战不久之后,周瑜便去世了。

周瑜留下的故事有很多,他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瑜人长得清秀俊美,十分地漂亮,所以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杜牧曾经对周瑜赞叹: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当然,最为出名的还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几人。

及至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周瑜是当之无愧的水战大师。

除了戚继光,郑成功和郑和之外,扶苏又多了一个水战大师,当然,甘宁等人不算,他们顶多算是水战大将,是用武力征服对手。

而周瑜是帅,更多的是指挥大将,去击溃对手。

甘宁,张顺,李俊等人是胳膊,是拳头,而周瑜等人是大脑,指挥众人,让众人力往一气使用。

扶苏给周瑜安排的身份也不简单,乃是周天子的一个弟弟。

只不过周瑜是庶出,而且还是丫鬟生的,所以十分地不待见。

周瑜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以“周”为名,多读书,看兵法,周游列国,学习了一身本领。

后来被扶苏发现,并且器重于周瑜。

可以说,周瑜身上流淌着“天子”血脉。

而扶苏的举动,更让众人佩服其——胸襟广阔! ..

第1355章 江东——周瑜 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