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11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赵晗正在吃着晚餐。

看着两个穿警服的在巡逻,其中一人正是赵晗的副所长大侄子赵松,便喊道。

“叔……”赵松显得有些尴尬,“我同事在呢,你能不这么喊吗?”

“往好了想!我小时候,喊你大侄子,岂不是更尴尬?”赵晗说道。

“行行行!叔,我真有事,先走了。”赵松一副想要尽快脱身的样子。

“什么事,这么急啊?”

“乡下派出所,抓住了一伙人,怕团伙首恶跑了,准备送到我们城里的看守所关押。”赵松解释道,“这事,起因还是叔你朋友,张梨花上门报的案。后面还有更多的受害人,参与公诉!可以说,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犯的事情挺大的!”

“多谢松哥!”张梨花在旁不断的感谢。

“不用!”赵松笑了笑,“我这人有个爱好,老喜欢抓坏人了!”

貌似,赵松这厮当初当警察,原因居然是,看电视里面警察能抓坏人,特别酷!特别羡慕,于是……后来就考了警校,当了警察!

算是不忘初心吧!

赵晗说道:“行,你忙吧!”

赵松点了点头,随后行色匆匆的离去。

柳梦程在旁干饭,没有插嘴,旁观了整个过程的前因后果。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应该……可能是安心和可靠?

写网络小说方面,赵晗像是一个百晓生,各种事情都略知一二。

今天,却是看到了赵晗的另一面,不仅仅仗义助人,而且,几乎像是没有做什么,但似乎轻易就将一股为恶乡里多年的恶势力给铲了。

能有这样的人脉,赵晗在本地,做些其他什么生意,也不是不能做?

为什么,他偏偏要找上门,拉着她一起写小说?

图什么?

一系列的脑补之后,赵晗的形象,突然变得高深莫测起来。不像是平时厚脸皮,油嘴滑舌,有一副什么都懂的懂王形象。

当然,这是柳梦程的脑补……

实际上,赵晗真的什么也没做啊,他倒是觉得,张梨花手腕真强,也是真黑,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仇人连根拔起,斩草除根了。

难怪,后来张梨花能开一家网红餐厅,能让外地游客,络绎不绝过来打卡。

所以……

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

张梨花还以为是赵晗的能量,让赵松火速的把案子办了。

赵松以为张梨花是赵晗朋友,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报恩,找个机会,帮赵晗朋友把上门报的案子给办的漂亮。伸张正义彻底一点,又能有什么错呢?

而赵松通过县里面派出所的电话,让乡下派出所查汪胜财,有证据就抓人。乡下派出所也脑补,认为乡下的村霸汪胜财,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县城的某号人物。上面通过这种拐弯抹角的暗示,让他办了汪胜财!

得,得办的漂亮,让上面看到成绩,这样才有机会从乡下鸟不拉屎的地方,调到城里。

过去不办,不是不知道这伙人,而是没有积极性!上头有人让其办,那就不一样了!

真要办了,别说是一伙村霸,就是在大山里面准备称帝的团伙,几个民警上门也直接能随手灭之。

……

晚饭结束。

赵晗和柳梦程各回各家。

回到家中,赵晗没事瞎逛,看看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了,流量红利距离见顶,还有多少倍的空间。

根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位。

至2003年的年底,中国网民数已达到了795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

和2002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040万人,增长率为34.5%。

在网民特征的调查方面,中国网民还是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但女性、已婚者、35岁以上的网民分布显示出很好的增长势头。

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用户看起来有逼近8000万人。但是,上网的电脑总数也就3000万台,这是包括网吧的电脑数量。

意味着,绝大部分用户,没有自己的上网设备,通过网吧上网是这个时代主流的上网方式。

而网吧群体作为互联网用户主体的环境下,不用想,这年头互联网市场最主要的应用,就是网络游戏。

网吧用户,其实并不是看网络小说的主体。毕竟,网吧游戏一小时,即使是县城最便宜也要1块钱。而此时不少县城的职工,月薪也就几百块。所以……这么贵的网费去网吧看小说,也是极少数。

只要去网吧扫一扫,就知道了,网吧主要的用户是以游戏、QQ或者是论坛冲浪等等活动为主。

某种意义上,现在看网络小说的主体,主要是在校的学生。以及一些使用电脑办公,能摸鱼的白领。

第二十一章 读者李墨的小震撼

在网络小说商业化之前,《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之类的远古时期的网络小说,创作和阅读的群体,也是学生和白领居多。

这类小说,写的比较短,主要给读者一种,这书是网络上写的,不是传统作家写的那种既视感。出版商对于这类早期网络小说的卖点包装,也主打,这书在网上有多红……

但初期的网文受到更大的影响,其实是繁体出版市场的影响。

在VIP时代之前,很多作者在网上的连载小说的目的,就是冲着被出版商看中,获得出版机会而发在网上。

而简体出版社比较高冷,看中的网络小说较少。繁体书商不少倒是看到了商机,开始专门盯着网上写的好的作品,签下繁体出版合同。

因为,这年头,繁体出版市场主要是以玄幻、异能、仙侠修真为主。被看中出繁体的网络小说,自然也是那些题材。其他作者一看,这么写能出版,于是,更多倾向于写玄幻、异能、仙侠类型。

所以,网络小说初期,铺天盖地的玄幻、仙侠和都市异能类型的。

之后,才是(非异能)都市、军事、历史、网游……

就读于魔都交大的李墨,在同学眼里,是个很怪的人。

平日里,既不泡图书馆钻研知识,又不去打游戏,还不泡妞。课余时间,就抱着笔记本电脑,一个人在冲浪。

时不时的发出傻笑,室友一开始觉得他怕不是傻了?

傻子能考上交大,自己难道读的是假交大?后来发现,这厮是迷上了网络小说,看小说读到情深之处,忍不住做出各种情绪表露。

李墨好读网文,不求甚解,平日里,一目十行,一天扫几十万字。

原本这厮是玄幻的书迷,但是,连续两三年看了几百本类似的,也遭不住啊。

所以,李墨现在反倒不太看玄幻类,而是在其他被忽略的冷门题材找书看。

比如,架空历史和都市……不过,以此时糕点中文网的书库,都不够他看的,很多值得一看的老书,他都看了。严重的书荒,所以,一些字数少的幼苗新书,也开始被他盯上了。

“咦?《重生1990文艺时代》?”李墨看到这个书名,不禁一愣。

虽然,一开始不了解,重生是什么鬼?

但是,结合1990,很快理解了,类似于架空历史题材,穿越到了古代?

文艺时代?

意思应该是,主角是准备从事文艺相关的?

整个书名迅速让他懂了!

正是因为懂了!

所以,他感觉到浑身激动!

因为,从没有人写过类似的……

有的是人,写穿越到清朝、明朝、三国!

但没人写现代人,穿越回到几年前十年前,还是现代背景下的小说!

光是想想,就觉得激动!

当然了,这题材,不是完全没人创作过。其实,好莱坞电影,乃至于港片里面,回到过去的电影,也是有一些的。

只不过,暂时中文互联网上,这类题材的长篇小说,却是空缺的!

仅仅冲着这一点,李墨就觉得有意思了!

再看书的简介:

“赵小帅一觉醒来,从2003年回到1990年。年轻的赵小帅,满脑子只有小姐姐,小姐姐,小姐姐。小姐姐哪里多,文艺圈的特别多。那当然是风骚的搞文艺,提前创作《大唐双龙传》被誉为复兴武侠第一人。再创《飘渺之旅》开创仙侠修真潮流……”

《大唐双龙》和《飘渺之旅》他都看过,也知道两书的牛逼!而现在看的书,作者居然写,主角回到回去,去写《大唐》和《飘渺》!

这岂不比,架空历史,穿越古代背诵诗词更有意思?

一瞬间,李墨仿佛身体某个开关被打开了,不由连连吐槽:

“沃,草是一种植物。沃,草是一种植物。沃,草是一种植物……这作者,太懂YY了吧?简直了……无法形容了!若是,我回到过去,创作《大唐》、《飘渺》这两本书,那简直就是功成名就,红得发紫啊!”

在2003年甚至是再过几年,问姓萧的作者谁最牛逼,很多人不认为是《诛仙》的萧鼎。

原因是,写《飘渺之旅》的萧潜红的时候,比《诛仙》的萧鼎要红的多!

那种全网热议的话题度,堪比后来的《斗破苍穹》!

而后来写《诛仙》的萧鼎,又变得更红了。原因是《诛仙》改编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的知名度加成!

但毋庸置疑,这几年其实最红的网文,不是其他的书,而是《飘渺之旅》。

而《重生1990文艺时代》是懂人性的,直接说去1990年抄《飘渺之旅》,一些懂行的读者,就秒懂,这主角是要在文艺圈逆天啊!

如果还不懂,那就加上《大唐双龙传》!

《大唐双龙传》的作者黄易,本质上是武侠小说时代最后的一代宗师,金庸封笔古龙逝,也就黄易的小说,在武侠下坡路,还能每集大卖数万本。

黄易的成绩,是在武侠走下坡路的时候取得的,若是武侠巅峰时期出版,还不知道到要卖多少本呢!

可以说,即使是在很多读者对武侠审美疲劳的年代,黄易的武侠,还是让不少传统武侠迷们激动不已。

李墨是懂网文的,一瞬间就脑补出主角赵小帅的牛逼画面。而且,还有小姐姐、小姐姐、小姐姐……

仅仅牛逼不行,仅仅小姐姐也不行!

牛逼,再加上小姐姐呢?!!!

李墨仅仅是脑补,身体就酥了……太爽了,这是何等的YY啊!

看完后,李墨流下了动情的泪水:

“作者,你不是人啊!你简直不是人!创意这么牛逼,简介那么勾人。

作者……作者,你一定要写啊!

哪怕日更?不,两三天更新,周更,都可以……没有你的更新,我该怎么活啊?”

随后,李墨自己收藏,投票之后……感觉还不够。

于是……决定拉上更多人收藏投票,避免作者因为人气不足,缺乏写作动力,而更新缓慢,甚至太监了……

第二十二章 舔狗级的死忠粉

“老三、老四……你们可回来了!我跟你说,给你们推荐一本绝世好书,如果看了后觉得不好,我学狗叫十分钟!”李墨看到出去鬼混的两个室友回到寝室,上前就是大献殷勤。

“没事推荐小说干嘛呢?”老三看了看李默。

“其实,我更想要听你学狗叫。”老四坏坏的笑道。

心中暗自想,作者,我给你牺牲这么大,你可得努力写下去啊!

之前,短短的一章内容,就让李墨产生了惊为天人的惊艳!不是说,没见着文笔更好的。也不是没见着,创意惊艳的……

关键是,《重生1990》是创意、文笔、剧情都是一流,那种仅凭着一章,就勾的人心痒痒的小说,说真的,这还是他看网文以来,头一回!

“看看……”老四不废话,直接用李墨的电脑,点击观看。

实际上,同一个宿舍的四名舍友,除了老大在外头创业,不回宿舍是常有的事。

其他两人,虽然不像李墨那么痴迷网文,但多少也耳濡目染,看了一些网文。

某种意义上,早期的网文读者平均素质更高,原因就是大量的低学历的在网吧打游戏。

大半个网吧一起玩《传奇》,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互联网生态。

在线看网文的,很多都是高校学生和白领。

到了后面互联网更加普及,家用宽带的用户更多。甚至,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文才算真正普及到了大众。

在智能手机成了上网终端后,很多过去不看网文的村口大爷大妈,也都捧着手机看小说。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