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159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但没有官方宣传,以至于,700万装机量,市场还是一片静悄悄。

按照赵晗自己的看法,还是根基不稳啊,不能太过于张扬。

这就是苟道吗?不苟成天下无敌,都不敢暴露自己。

还有,现在的文文服务网,以外卖业务作为一开始的市场敲门砖,最终是要做本地化的服务,甚至实体商品的电商。

格局明明很大,却是低调的一点不声张。

根本就不拿PPT出去忽悠风投。

主要是没必要……

暂时这个赛道忽悠不到多少风投资金,不如自己做起来。真正到,规模做大了。

其实才能忽悠到更多风投资金。

这赛道,其实真的井喷,还不是PC互联网阶段,而是到了移动互联网阶段。

“东哥,等到测试结束后,大概正式的上线,对外服务,要等什么时候?”李墨问道。

“12月份吧!”韩晓东表示,“文文总那边,会有一些配合,比如,在线点外卖,客户得是有电脑才能点餐吧?

所以,我们的外卖服务,先在网吧一条街那边,弄一个自营的店铺,客户点餐,我自己的店铺做好,送到客户面前。

等到订单市场培养出来了,再以订单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

先争取,让县城绝大部分餐饮业,入驻我们网站。

等到县城市场搞定,下一个目标就是省城。我们这网站,难就难在,需要跟打天下似的,一个个的城市去经营。”

“难而正确!”李墨咀嚼一番,觉得这是项目以后的立身之本。

难是相对于电商。

正确,则是这一块市场的前景和需求理论上是无限大的!

第二百九十章 陈文文的新想法

李墨送上门的外卖,赵晗也就吃了一点点,剩下的盖好,留作下午零食。

然后,到了中午时间。

赵晗和柳梦程还是按时到公司的食堂报到。

食堂的人数,比平日里少了一些。

主要是因此,文文服务网展开测试之后,有些员工就直接回家去点外卖,跟家人一起分享,中午没在公司食堂吃。

还有,就是外卖服务开通后,食堂也可以将外卖送到办公室了,有懒人直接在办公室等着外卖送过来。

赵晗进了食堂,看到了陈文文在用餐,凑上了一桌。

然后,就自然而言,聊到了业务上了。

现在的文文服务网开始进行测试,预计一张O2O大网,开始进行布局了。

比现在互联网上的最热门的电商模式C2C和B2C而言,O2O想象空间更大。

缺点就是布局的时间长和慢,此外,过去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因为,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主流的创业者和风投,并不愿意投资。

现在风投最愿意投资的方向,是鹰酱有什么网站,种花家的创业者,直接告诉风投,我要在种花家做这个,于是,风投就投资了。

很多领域,鹰酱没有人做,于是,在种花家就没有风投愿意大把的投资。

网络文学为什么没有风投参与?除了赛道未来的市场空间缺乏想象力之外,更大的原因是……鹰酱硅谷找不到类似的成功案例啊!

因为,是种花家互联网独创出来的商业模式,风投找不到鹰酱那边的成功案例,于是就不投了!

这年头的风投,额,种花家境内的风投,懂的屁的创新。

本质上,就是鹰酱有成功案例,然后,找种花家市场的模仿者!

你原创不模仿,人家就不投了。

idg资本、红杉资本、软银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这么投资的?

吹目光长远,还是算了吧,到种花家投资的那些外资风投,一个字,谁抄的快,谁抄的好,投资谁。

孙正义早年比较实诚,说出了时光机理论,也就是先从最发达的市场,出了一种商业模式,之后,在其他地区找模仿者,打一个时间差。

早期孙正义的投资,就是跟风为主。所以,比较成功。后来孙正义有些投资,渐渐飘了,投了一些有创新的,然后,持续的溃败溃败再溃败。

嗯,某种意义上,以成败论英雄,最稳妥的投资方式,还是看到有成功案例,再到其他地区,找复制品。

O2O模式后来鼓吹的最起劲的,其实是错过了C2C和B2C电商红利的传统零售商。比如……零售老大苏宁,逮着了O2O概念,不断的吹。

然而,苏宁的O2O也是稀烂,别说跟美团比吧。就是京东和拼多多的O2O,也比苏宁像回事。

某种意义上,传统的商业巨头,遇到互联网时,一面倒的以为互联网就是PPT,结果PPT搞的比互联网企业还震天响。

真正低调的大佬,比如后来的美团和拼多多的创始人,很长一段时间,你甚至感觉不到其老板的存在。

尤其是,拼多多的老板,企业上市了,短暂成了首富,人家决定退休了,还分了一些股票给员工了,才开始密集有人报道。

然后,很快人家又低调了,低调程度,几乎有早年的腾讯小马哥之风。

某种意义上,赵晗有着感觉,互联网企业的老板越是神秘,神秘到普通人都不知道企业老板是谁,这种企业一般执行力都很强!

这就是赵晗发明的,会咬人的狗不叫理论!

整天在媒体放炮,PPT震天响的互联网公司,并不可怕,就算强大也是一时的,牛逼吹的越多,企业其实也会越拉胯。

而在媒体没有存在感的互联网企业老板,则是悄然的闷声发大财。

“赵晗,我计划把三环路那个店开电脑城,你怎么看?”陈文文忽然提了一嘴。

“三环路,那个大门店你准备开电脑城?”赵晗有点惊讶。

陈文文确定道:“是的!电脑城,现阶段卖电脑,很有搞头!

我阅读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国内每年的电脑装机量,仅台式机应该就有1000多万台,确实是每月100万以上的销量。

DIY装机的市场需求,极其火爆!

全国各地都有专门的DIY装机的电脑城,江城县是没有的!

只有一些品牌电脑的门店,以及商场里面的品牌机的柜台。

有些DIY装机的,连自己门店都没有,而是,拿到了订单之后,跟省城的DIY电脑商合作,把硬件寄到县城来组装。

DIY装机地推,搞的就跟卖保险似的,遇到个邻居就介绍,自己做DIY装机的,有没有装电脑需求之类。”

“你碰到过?”赵晗惊讶。

“当然!”陈文文说道,“城里有个亲戚,陈世杰,应该算我堂弟。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建筑公司大院、农机公司大院,挨家挨户的推销DIY装机。”

“生意怎么样?”赵晗问道。

“很一般吧,每个月也能装个几台。”陈文文说道,“一般都是预算三四千一台的,一台赚个五六百,比品牌机的配置高一点,卖出去的电脑,都找他售后。主要就是靠着包售后,能做成一些生意。”

赵晗笑道:“还可以啊!你是不是招揽他过来上班?”

陈文文摇头说道:“上班就算了!他自己单干一个月也赚两三千块钱,没必要招进来上班。以后,文文服务网站开张,倒可以让他在上面开店,网上有更多的订单。DIY装机的,电脑维修的,都是很大一块市场。”

“嗯!”赵晗听的出来,陈文文是避嫌。

因为,是亲戚关系,如果招到公司之后,仗着这层关系,胡作非为的话,会破坏公司团结。

一个公司如果安排了大多亲戚进来,有些亲戚仗着跟总经理、老板等等高层有关系,并拿出来炫耀,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坑公司的老板,以及当高管的亲戚。

尽可能少招亲戚,对公司是好事情。

当然了,陈文文和陈静静两姐妹,这不算。两者能力能服众,而且,是参与了公司的创立。

第二百九十一章 周期思维

“那就做吧!DIY装机现阶段还行,毕竟电脑还在普及的过程。”赵晗笑道。

“哦?你的意思是,过几年电脑市场会见顶?”陈文文很敏锐的发现了赵晗的潜台词。

“那是肯定的,你看看电视机的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就知道了,一个路子!目前,电视机国内存量电视机超过3亿台,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它除了更换需求,本质上,它不会有增长空间了。”

赵晗笑道,“电脑的宿命,跟电视机差不多!

繁荣到了一个顶部之后,比如,国内存量PC用户到3亿台。就开始渐渐成为类似于家电和办公属性的工具!

现在的PC销售,仅仅是用户第一次买的狂热阶段,很多用户现在还在网吧上网。这些网吧上网的用户,迟早会选择自己买一台电脑。”

“那到时候,网吧生意就不行了。”陈文文笑道。

赵晗说道:“网吧肯定是先于PC市场见顶。现在PC市场销售,你看网吧电脑上网要排队就知道了。网吧爆满的用户,是潜在的购买PC的蓄水池。等到这一块蓄水池枯竭了,都转移到自己家上网了。网吧渐渐空了,其实……电脑销售市场后面潜力就耗尽了!”

“我之前,甚至考虑把三环路的那家大店铺,申请开网吧。”陈文文说道。

“幸亏没有!”赵晗说道,“电脑城的衰退,比网吧要晚几年。”

现在国内PC市场的风光,也仅是暂时的,原因是PC市场消费起步晚,存量PC用户不多,新用户的购机热情比存量用户更高。

欧美等等发达国家市场,80年代就开始做PC零售,用户早就是以存量为主,所以,PC市场早见顶,成了类似于电视机一般的周期性的行业。

国内市场的PC,现在呈现高速增长,本质上,是电脑普及率不高,很多用户还是第一次购买电脑。

而电脑本质上是一种耐用品,比手机的使用寿命要长的多。

即使PC硬件厂商,各种噱头来让用户升级硬件。似乎,每次升级都是有不得了的技术迭代,但通常普通用户没必要那么频繁的更新换代。

等到电脑装机量见顶之后,渐渐只剩下电脑配置过时或者坏了之后,才有更换需求。

到那时候,电脑的市场利润越来越薄,市场持续萎缩,就连现在如日中天的英特尔,以后也是开始持续亏损和裁员。

英特尔后来的颓势是连续几轮市场大转型的技术红利风口,它都没有抓住。

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芯片市场,英特尔那能耗,自然是不能用在手机上,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英特尔市场地位日益萎缩。

一次风口没抓住,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英特尔因为是CPU为主,而CPU虽然是PC和服务器的核心硬件。但在AI算力时代,它并不是最好的算力硬件。

严格意义上讲,CPU肯定能作为AI算力,但它能耗比不划算,GPU跑AI绝对比CPU要省电。

所以,后来各种游戏玩家带来的需求是英伟达赢麻了,CPU不是核心的硬件了。

显卡挖矿时代,英伟达又赢麻了。再到后面的AI时代,最大赢家还是英伟达。

相对而言,英特尔被自己跟X86,也就是PC业务捆绑的太深,固然构建了PC市场的护城河,但是,也阻碍了英特尔自己抓住其他的机遇。

就连PC时代的老大哥,英特尔后来都一年不如一年,就可以知道,未来PC市场前途多暗淡。

即便如此……

赵晗至少知道,现阶段的PC装机,应该是挺赚钱的。

投资一个PC装机的电脑城,现阶段既可以有利润,也可以为其他的业务服务。

比如,线上的电脑DIY装机和维护等等业务。这一块业务,还能为文文服务网的发展做贡献。

总体上,大概未来五六年时间,PC生意应该还是可以的。

一般意义上,现在国内各种生意其实都挺好做的,主要就是一个普及率的问题。

什么产品,先普及了,逐渐就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市场就不再容易做了。

而市场一开始普及率不高,但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用户还在高速增长,生意则是非常的容易做。

比如,过去的彩电、冰箱,一开始普及率很低,供不应求,闭着眼睛捡钱。

而随着普及率提升,该买的都买了,市场就逐渐见顶了,渐渐的,厂商就开始疯狂的内卷,价格战来熬死对手,逼迫对手退出,等到对手大量的减少之后,还活下来的就日子好过了。

现在的PC还会出现销量走高,从2004年一年出售1300多万台PC,逐渐到2011年国内PC销量达到1亿台。然后,就见顶了,跟全球的PC市场一样,逐年下降。

原因很简单,PC到了2011年该普及的都普及的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就是2011年之后,手机市场爆发,预算用来买手机了,电脑能凑合用就继续用着,自然就减缓了PC换机的频率。

手机市场也是类似的逻辑,未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到一定程度,大致上在2016年差不多就见顶了,5.6亿部销量创造了奇迹,到2017年,国内手机销量就跌破5亿台,此后,逐年下降。

随着手机销量见顶不久,大致上18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也随之见顶。

这也是万事万物的规律,繁荣是有极限的,不存在无限量的变得更好。

当繁荣到了极限,后面就会盛极而衰。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