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235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当然,若是电影票房一般般,那么,这就是这个系列的全部了,后续原著剧情,也不需要改编拍续集了。

电影结束后,影院突然有观众喊道:“好电影!爽的一逼!这几年从未看过如此爽的电影!鼓掌!大家鼓掌!”

“好!”

“真好看!”

一瞬间,在场响起一阵掌声,虽然……电影剧组不在这个电影院中,但观众确实被这部电影打动了,觉得票价太值了。

走出电影院时,刘飞不由握着林雪的手。

林雪稍微脸红,挣扎了一下,随后就由他了,其实她也不反感同事刘飞。

“电影挺好看的!感觉不虚此行!”刘飞感慨说道,其敢于行动牵手,也是因为被电影里面的主角后来的改变所吸引。

重生前的主角唯唯诺诺,沦为渣女的提款机,榨干了钱包后一把踢开。

重生后的主角,那个几乎的精神面貌一新,就连追求女孩子也主动了许多。

“嗯!”林雪问道,“你说,人能回到过去吗?”

“以后科学发展,或许能吧?”刘飞也不太清楚,只能模糊处理。

“如果,你回到过去,会追求青梅竹马还是邻家的女孩?”林雪问道。

“那个……我!”刘飞忽然看到杨雪的表情,知道这是一道考研题,说道,“我如果回到过去,我选择留级两年,追求你!”

“你……笨蛋。”杨雪不由被他反击的猝不及防。

总而言之,刘飞感觉到,这电影真特么的追求女孩的神器。古人诚不欺我!

……

8月28日,《重生回到十年前》15家影院首映票房,最终达到67万。

可以说,放映的影院基本上上座率都可以达到八九成,部分影院上座率爆满。

到了晚上更是几乎是场场爆满。

8月29日,上映城市开始增加到十多个,银幕数量开始超过100个,

这年头国内进行院线改制的银幕的总数量,也就2600多个。不是说,国内银幕只有这么一点点。

而是很多的老电影院,比如江城县的电影院,其实根本没有纳入院线发行体制。

主要是大城市的院线,发行之后,多余的拷贝卖给县城的影院,主要就是赚个卖拷贝的钱,比如,一个拷贝1万块钱,有些拷贝二手的或倒手不知道多少次了,价格更便宜两三千就卖了。

小城市没有纳入院线市场的影院,分成极其有限,能给多少,是影院自己说了算,若是只给几千块钱,也就那几千了。

所以这年头的国内电影票房市场,统计的主要就是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其中几个一线城市的电影票房市场,就占据国内的票房的半壁江山了。

后来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确实发展了,另外,其实就是院线制下城到了小城市,扩大了票房分成制银幕的数量。

随着电影放映的银幕数量增加,29日票房也是大增到了576万。

中影集团的韩三平,专门打电话给麦小玲:“麦总,两天票房数据是67万和500万,恭喜了!”

“同喜啊!”麦小玲笑道,“中影也是30%的投资分成和发行分成!”

电影国内发行的票房收入,一般减去电影基金和相关税费之后,净票房是实际票房金额的91.7%。然后,净票房再按照,影院50%、院线7%和制片发行方43%的比例分成。

实际上,制片方拿净票房金额的33%,当然了,如果制片和发行都是自己一家,那么可以做到43%的净票房收入。

总的来说,一部电影想要盈利,至少得是投资成本和宣发成本之和的3倍,才能通过票房分账回本。

电影上映才两天,其实,已差不多回本。按这进度,第三天,应该就回本了,后面就是利润了。

其实电影想要赚钱的难度,对于大部分影视投资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主要是制片的成本不低,加上还要宣发。

当然,中影负责了线下的各种宣发的成本,不算白拿了发行分成。

“麦总,贵公司电影这么火爆的秘诀是什么?”韩三平问道。

“也没有什么秘诀,我们就是改编网络上有人气的小说,小说题材火爆,说明故事有一定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观众为什么喜欢,找相关作者问,你这个题材卖座的秘诀是什么,然后,我们把核心卖座的秘诀,融入到了电影里面。”

麦小玲说道,“这方面,我们老板才是行家,他一开始写小说的。

后来做互联网,他就是倾听市场的风声,感觉到风口来了,他就知道,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了。

卖座的秘诀,应该就是找到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

港片过去成功是这样,好莱坞也是。

不过,好莱坞的成功,是基于自己的市场,也就是鹰酱本土的人的审美,他们不可能为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审美服务,他们的接地气,拿到我们这边,有些可能已经不接地气了。

好莱坞是很商业化的,但其商业化不是基于我们市场的审美为主,差了一点。

我们基于本土观众的审美,迎合本土主流观众的审美,应该就会有市场。

其实,看看微博最新讨论的话题,应该大致上,能了解,当下的年轻人,关注的一些话题。

电影是年轻关注主导票房市场的,年轻人的审美和他们关注的话题,往往酝酿着爆款电影的机会。

所以,不能以得奖评委,不能以外国人喜好,不能以老年人喜好去制作。

老一辈电影人委委屈屈,为什么我明明拍了十年前二十年前年轻人喜欢看的,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不喜欢了呢!

主要是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有些电影题材,有时效性!

拿十年前流行的文化区迎合现在的年轻人,结果怪市场,是没道理的。

现在年轻人流行的题材,如果一年内不能改编出影视作品面世,可能就就过气了!

我们在题材上,讲究一个新鲜和速度!最快的研究出题材的新颖,时代年轻人关注的话题,然后,我们根据这个,快速的拿出年轻人想要看的故事和题材。”

韩三平不由感慨:“你们成功果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对了,还有我们的微博!”麦小玲表示,“电影上映后,微博网热度很高,每天几百万人讨论,日点击超过几千万,大量的围观的网友,会被吸引到影院看电影!”

“微博网这么厉害?”韩三平不由惊叹。

“目前,微博网已经是国内最大流量的网站了,每天有上千万用户在微博网分享和讨论话题。”麦小玲表示说道,“以后,电影宣传,少不了互联网这个环节的。”

第449章 票房狂飙猛进

《重生》在暑期末尾,理论上是垃圾档期,几乎是嘎嘎乱杀。因为,同期的对手太弱了。

既然没有特别能打的好莱坞大片,也没有华语大片。所以,上映后的票房,一直是在狂飙。

8月30日,票房639万。

8月31日,票房745万。

票房数据出炉之后,原本对《重生回到十年前》这部几乎没有重视的媒体,后知后觉的疯狂的开始补上各种影评报道。

“200万元制作成本,没有任何一明星。《重生回到十年前》电影上映四天,斩获2000万票房。”

“电影导演钟继昌,坦言电影的成功是题材是故事,而不是他的功劳。公司拿着小说,让其执行,精髓是重生小说,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声。”

“主演李二狗表示,自己是业余的,没学过表演,电影拍着好玩,主业是写小说,小说收入,远超过电影。主要是因为,原本公司推荐两部小说改编,他的小说落选了,于是,退而求其次之,演了对手的作品里面的主角。”

“电影女主演左晓雯表示,本职工作是网红模特,但从小就有演戏的想法。

公司也曾经说过,如果有朝一日,会让其圆上演员梦,后来果然实现了梦想。

今后事业规划,还是以公司的工作为主,如果有一些适合的电影,可以考虑参演角色。”

大量周边新闻被挖掘之后,新闻热度蹭蹭上涨。

其中,左晓雯的微博粉丝飞速从原本的30万,暴增到了100多万。

李二狗的微博粉丝数量,也从2万多,直冲到了50多万。

某种意义上,两者都算是一炮而红,具备了一定流量明星的底子了。

再拍一些热门的作品,估计就会被当做是流量明星了。

其中,原本是舔沈春花的李二狗,居因为电影里面的演出,被无数的女粉,疯狂的舔起来,各种GIEGIE、老公的肉麻叫声,蜂拥而至。

左晓雯的微博下面,则是各种晓雯老婆,老婆的称呼。

这也是难免的,各种网上用户,舔公众人物还行,要是骚扰到普通用户,那就是不礼貌了。

……

9月1日,《重生回到十年前》登陆港城发行。

这年头,大部分港片的从业者,其实没有啥出路。真正在港城本土制作的纯港片,一年估计也就十多部二十部左右的样子。

比如,有些港片电影人跑去韩国手把手教人家拍电影,韩片崛起后,一脚踢开了手把手教其拍片的港片师傅们。

然后,港片电影人又想要跟日本电影行业合拍,同样日本电影开始有起色后,港片在日本市场进一步萎缩。

大陆的市场,虽然有不少港片大卖,但受益的是少数头部的大导演和大明星,中低层像钟继昌那种,几乎很难混上电影拍。

结果,现在钟继昌在内地大卖,衣锦还乡回到港城宣传电影了。

“这次大陆之行,我收获满满!

以前那种电影合作,是大陆的头部电影公司,跟我们的头部知名导演和明星合作,普通的电影人,似乎没有多少合作的余地!

港片本地市场萎靡,海外市场在好莱坞冲击下,基本上很难有什么起色。”

钟继昌表示说道,“但此行,我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港片的优势,不是我们过去的那些拍烂了的题材,已经老套了,迷信大陆不能上映。警匪题材太老了,帮派不能上映。

其他各种题材,也都老掉牙,没新意。特效大片打不过好莱坞,一溃千里。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我们是熟练的电影技术工种。带着技术,参与大陆华语片更广阔的电影院线市场初期阶段的创业?

我们过去几十年港片的辉煌时期,积累了大量熟练的从业者,有些从业经验十多年二十年,这都是很多地方,包括大陆影视行业稀缺的熟练工种。

带着我们的熟练幕后团队,电影的题材找大陆十四亿人最流行还未过气的故事。演员其实也可以根据题材需要,因地制宜寻找一些廉价的新人。

这样我们不需要昂贵片酬的明星,也不需要跟好莱坞比特效,我们可以比拼故事的题材的新颖和观众喜好。

我们过去港片辉煌,不就是市场流行什么,观众什么什么,我们拍什么吗?功夫片、喜剧片、武侠片、僵尸片、赌片、黑帮、警匪……

现在我们可以开拓视野,不以我们一城一地的题材为主,而是更广阔市场,最流行的题材进行创作。

按照我们公司的方法论,不懂流行话题,其实可以在微博上看最火爆的话题,你进行押注,如果赌对了,这个话题和故事,就是最火爆的,那么,有可能会出爆款电影。

网络上时时刻刻都有新题材,这些新题材可以变成电影的故事题材。

只要有新故事,我相信,我们这些有经验的电影人,一定是可以较低的成本,打造出大卖的电影!

我不是一个一流的导演,仅仅是运气好的导演!

这是我当导演第二部电影,我希望港城的观众和同行,也能感受一下,全新的题材,这种新风向的小成本电影!”

在场不少都是港城电影从业者,主要也是想要从同样扑街的导演,一炮而红的题材里面,找到一些灵感。

电影发布会结束后。

港城当天足足给了50多家影院放映,各家的电影院,都给足了资源。

原因主要就是,港片确实衰落不堪。不少的院线,对于一些所谓振兴港片的电影,大量的资源支持。原因,主要是……港片关系着不少人的生计和饭碗。

而且,港片本土拍摄的电影少了之后,其实当地的票房也是进一步萎缩的。

好莱坞大片固然席卷半壁江山,但事实上,好莱坞是一套价值观和审美,粗暴的向全世界推销,其根本不会迎合全世界的各种文化。

即便是什么种花元素、中东元素、埃及元素、欧洲元素,也是鹰酱自己以为的,拍错了,人家不在乎。

有时候,其他文化和地区的人看了一些鹰酱文化霸权下,指鹿为马的电影剧情,觉得如同吃了便便一般难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本土文化,只有本土人才能创作出最适合的。

其实……以前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虽然是一些陈规陋俗的一些传统种花文化,但好歹还是大量的种花元素,向世界展示。其中,一些所谓封建迷信的民俗,这些东西,其实,港片是比较尊重传统的。

打击了封建迷信,是打击本土民俗封建迷信。外国传来的封建迷信,却是一个不少的接受了,仿佛人家的封建迷信,更加陋习,到我们这边就是高级审美了。

若是打击封建迷信,能一视同仁,其实也没有什么。但种花的僵尸鬼混不行,洋人的吸血鬼、狼人、天使、魔鬼、木乃伊又可以。

这种区别对待之下,港片不损失惨重才怪了。毕竟,港片里面可是一堆基于本土文化的封建迷信。

原本,市场就小,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又不够。过去很多擅长的题材,不能拍。

而赵晗对港片伸出的橄榄枝是创新!

旧的题材不行,那么……新题材不就可以了!

港片圈子太小,文化圈创新的能量有限,大陆的最新的创意源泉,才是活水源泉。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