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255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

“赵总,你好!早就久仰大名了,只不过,怕打扰赵总清净,所以一直没有太叨扰。”

江城县当地父母官于书记,一副笑脸没有什么父母官的官威,倒是充满对企业的讨好。

赵晗不卑不亢的握手道:“于书记客气了!你忙的正事更多,我就是小企业老板。”

“不小了,已经非常不小了!”

于书记说道,“不说互联网的估值,就说产值,文文静静科技公司贡献了县城五分之一的GDP!

没有贵公司,大概本县的GDP要少增长15%,增长速度,也没有30%这么惊人!”

虽然赵晗对本县的GDP是不太感兴趣的。

%。

这么恐怖的增速,主要是文文静静公司,在05年全年大概贡献了十多亿元的营收,算作是县城的GDP。

这里面其实有点水分。

毕竟,赵晗没细算,但大致上了解05年公司全年盈利应该不到1个亿。

很多项目,还未到利润释放期,主要是先圈用户,再增营收。之后再到利润释放。

当然,公司在江城县直接带动的就业应该不少于1000人。间接带动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应该不少于5000人。

简单说,还是利用了互联网红利,反哺了县城的经济发展。使得中部一个落后的县城,却因为吃到互联网经济增量,迅速焕发出了生计。

原本,现成没有什么拳头产业,主要就是农业和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的高质量的工作,甚至是进厂打工之类,的对不起,想得美,一般县城也没有多少个厂可以打工。

大部分进厂打工,也得去其他发达地区的工厂打工。

简单说,过去几十年内,国内大部分发达地区抓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机遇。县城并未抓住,最大规模的工厂的产值,一年不超3000万。

主要就是,农村种地的传统农业,少量的采矿业和水泥之类的工业。

其他的,主要就是你开店卖东西给我,我开店卖东西给你的所谓第三产业。

当然了,所有中部县城,也招商引资。

但内卷的厉害,各种让利也招不来引不来。

因为,你人工成本低廉土地成本低廉,但距离出海口或是其他的交通枢纽比较远,跟其他配套供应链距离较远,综合下来,依然不具备投资的性价比。

这也就是,仅靠着人工便宜,很难吸引到工厂入驻的原因。

吸引工业需要成体系的吸引,一个两个工厂没用,一整套工业体系,扎堆聚集,效率才高,成本才低廉。

工业化这玩意,对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链,太过于锱铢必较。本质上,皖省很多地区,发展不过苏、浙,原因很简单,人家有沿海港口地区,不仅仅通江,还达海,更是跟长三角接壤。

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些通江达海的地区先发展起来。

等江、浙都饱和了,才会溢出更多的产能到皖省。

那时候,皖省的供应链也会逐渐的健全,人力资源才具备性价比。而此时的霸都,之所以霸全省资源,各种工业优先落户霸都,也太简单不过了,先是集中来使得供应链成本降低,提升效率。之后,才逐渐扩散产业,以及靠着霸都打好的基础,才能迎接苏浙等长江流域沿海省份溢出的产业。

江城县后来,承接的不少产业,也就是霸都溢出的项目,落户到江城县。

但要等霸都分蛋糕,还有好些年头。

赵晗不由笑了笑,说道:“领导客气了!

我在本地创业也仅仅是因为,自己是江城县人,家乡居住更熟悉和更舒服。

所以,公司才会在家乡,目的也是把税收和就业机会,留给家乡。”

“好!真希望本地能多出你这样的优秀青年企业家!”于书记说道,“我看贵公司的总部太拥挤了,不知道,考虑扩建总部吗?”

赵晗一愣:“我们做互联网的,可以挤一挤。人多了,不行就买或租办公场地。”

“这样,县里面明年有一块100亩的商业用地,可以免费给贵公司。”于书记说道。

“有这好事?”赵晗一愣,虽然他知道,土地免费,经常是地方政府招商的手段,但一般是附加条件的。

“条件也很简单,贵公司10年内,总部不搬迁到其他地方。土地就免费赠送,如果,10年内总部迁址,要么补交土地款项,要么退还土地。”

于书记说道,“还有就是三年内要动工,建成总部园区,入驻的人员不少于1000人。”

“可以!”赵晗原本就没有迁出总部的计划。

另外,确实是缺一个更宽敞的总部。

在地方免费送土地,虽然是有额外条件的,但赵晗还是决定接受。

听闻赵晗同意之后。

于书记很高兴表示说道:“县里面,希望围绕为文文静静公司打造一个互联网产业集群。

也希望,贵公司能多指点一些,县城的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

“啊?”赵晗一愣,“县城有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

“原本是没有的!

自从贵公司的成功示范之后,仅05年内,县城有200多家新注册的互联网业务相关的公司。

电商的占据绝大多数,不少都是受到贵公司成功的鼓舞。”于书记说道。

赵晗不由秒懂,原来是电商公司啊。

估计,大部分是淘宝卖货的,也算互联网经济吧!

且是这年头,普通人最容易入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开网店卖货。

其他的做网站和平台,大部分普通人没有那个技术和本钱。毕竟,运营一个平台,即便是小平台型网站,也是需要大量的运营成本的。

做成功了,自然是躺着数钱。

但大部分做平台的,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属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领域。

第483章 新总部的规划

不久后,赵晗前往地段,实地调查,送给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的地段。

嗯,位置比较荒凉。大概是十年后,土地才拍卖给了地产商。

大概是15年之后,才开始陆续的开发。

一部分开发的比较顺利,甚至卖出了每平米一万以上的县城房价的巅峰。

只不过,好景不太长。

大概到18年之后,就开始逐渐卖不动,开发的周期逐渐延长。即便是竣工的项目,也有不少卖不动。

江城县100亩工商业用地,并不太值钱。

按照05年土地拍卖价格,大概值1000多万元,每亩应该不超出10万元。

后世地产开发的高峰时期,国内有名气的大地产公司,什么碧桂园、恒大、融创之类都出现在县城开发市场,土地出让价巅峰时期,住宅用地每亩到过三四百万元。

后来,随着地产市场转冷,土地拍卖遇冷之后,其实土地出让价格是不断的降价让利,逐渐回归到了两百万左右每亩的价格。

当然,商业用地比住宅用地便宜,后来顶多也就是100万每亩。

因为,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增加就业岗位的,能持续的给城市带来税收和经济,是顿顿饱的项目。

住宅土地则是一次性的卖出土地,后续不能带来持续的收入,反而有一系列的城市基建的维护成本。

也正是因为,工商业用地的可持续能带来利益的。而住宅用地是持续带来负担的,所以,很多城市都会低价出让商业和工业用地,以此来带动就业和税收。

随着工业和商业用地,带来就业之后,是会反过来带来住宅需求的增长。

就如,赵晗就发现了,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的周边,原本是死气沉沉属于城内的贫困带。

但是到了此时,原本的一些破败的老街道,突然多了一些门店。

有些门店,就是原本的国企的废弃的厂房和办公室,又或者是,早就废弃的了一些破败的老门店,也被人粉饰一番,做起了生意。

甚至,文文静静科技公司周边的房价,都比城内平均价格明显贵了一大截。

城内一般房价也就每平米1000元左右。而文文静静科技公司周边的商品房,很少有1600元以下的了。

原因也是简单,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的员工的购买力,比城内大部分人的平均收入高得多。

城内大部分单位,工资一个月四五百左右。低一点的可以到两三百一个月,高一点的很少有超过1000元一个月。平均工资低,自然支撑不起县城的高房价,所以这年头县城房价1000元每平左右,属于正常。

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直接带动就业就有1000多人。员工工资负担得起买房,加上,银行见到是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的员工,也愿意贷款。

仅仅这一两年之间,公司大概有几百名员工,买了房。可不就把周边的房价,给推动上涨了吗?

对此,赵晗不做评价。

毕竟,这不是炒房导致的涨价,仅仅是因为,员工买房的刚需,带动的涨价。

毕竟,正常情况下,上班族自然是选择,上班的公司距离不远的地方买房,这样上下班比较方便。

工作和上班的距离不远,其实也是增加了效率和幸福感。

大城市不少城市员工住在公司比较远的地方,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比较长,这其实是迫不得已。

毕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谁想要工作地点和上班地点,需要漫长的通勤时间?

需要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买不起公司周边的房,甚至租都租不起,才会选择,租或买比较便宜地段的房子,然后,每天接受上下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通勤的现实。

“领导,这地块真的白送?”赵晗笑道,“好歹上千万呢!”

“你们企业其实一年贡献的GDP和综合的利税,就不止1000万了。

县里面,原本讨论一些补贴政策,但是,囊中羞涩啊,退税之类的补贴,多了拿不出,少了怕你们笑话。

所以,才研究出,无偿赠送商业用地,也不值多少钱,就是县里面鼓励企业发展的诚意!”于书记笑道。

赵晗点了点,地方政府有大笔财政补贴企业,大部分是那种经济发达地区。

本来就是有大量的企业,贡献了不少财政税收,拿企业原本缴纳的税收,补贴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纳税大户,又或者是鼓励其发展的新兴产业,也算是一种策略。

但是江城县这种穷县,确实没有多少能力,拿出真金白银补贴企业。毕竟,县城本身财政,还是靠着转移支付呢。

“等到土地正式批复,我会尽快的启动,新总部建设工作。”赵晗说道。

“嗯,贵公司的总部建设,尽可以找银行贷款。相信,本县的银行都希望,贵公司能多贷款!”

于书记笑道,“不少银行,对你们找风投融资,都不太乐意贷款,有点小怨气呢。”

“嗯!有机会,我会跟本地银行,多合作的。”赵晗过去之所以不太找银行贷款,原因是因为,没有抵押物啊!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都是用户、流量、服务器之类的资产,这些资产怎么抵押给银行?无法评估出一个公允的价值。

银行要抵押物,这点没错。

毕竟,银行不是风投机构,利息只有几个点,能承担的风险自然是有限的。

不像风投可以拿到股权,大部分创业的公司会血本无归。但少数会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回报,覆盖掉风投的损失的那些部分。

银行贷款给企业也就赚两个点左右的利差,也就是说,如果形成1块钱损失。

至少得有50倍的业务正常获利,才能把一笔损失给弥补回来。

因为商业模式不同,银行最看重的不是收益率,因为,银行本身无法获得高收益率。

考验银行的是风险控制,也就是尽可能避免风险。

互联网行业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大概是只有1%的成功率。国内现在大概有两成以上的成功率。

以后逐渐会拉低到百分之几乃至于百分之一,逐渐跟硅谷的创业成功率看齐。

这么高的失败的概率,且,互联网企业普遍拿不出抵押物,银行疯了才是无抵押的贷款给这类企业,特别是刚刚创业的企业。本来,银行就是服务于成熟的产业。

而风投机构的分工,就是冒着最大的风险,赚取新兴产业的最大利益。

别看现在的风投基金收益率高。

实际上,拉长到未来十多年后,大部分风投基金,年化收益率其实不到10%。

原因,也是以后互联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获利的倍数越来越低。早期那种,一堆的鹅厂、度娘、猪厂之类回报率神话,渐渐的消失。

甚至,不少的互联网的创业公司的回报率,能比已上市的鹅厂、猪厂同期发展水平,已是凤毛麟角。

一级市场风投未必比二级市场头部大厂股权投资的回报率高,这逐渐成为后来互联网行业的现实。

……

“文文姐,你说……我把新的总部,建成一个八卦图,中心是一个太极,外围是八个方向的小建筑形成八卦图形,员工可以从八个不同的大门,离开公司,你说怎么样?”赵晗说道。

“嗯?”陈文文幽默说道,“棒子不会说,你大楼设计,偷学人家国旗?”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