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304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后来到2008年,易趣网应该是凉了,买不起流量了。

雅虎直通车改名为淘宝直通车,开始也在淘宝网的站内,卖直通车的流量广告。

淘宝直通车,后来就比较容易被商家接受了。

除了这些之外,后来淘宝网还有推出天猫,每年天猫是有收取店租的,相对于免费的淘宝网商家,天猫的商家,其实是有更多的流量倾斜。

总的来说,就是变现的步伐,虽然推迟了……但是后来淘宝网还是要变现的。

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淘宝网已经是大势已成。

2006年的国内C2C电商,七八成的卖家,都是在淘宝网上卖货。其他的电商平台的卖家数量,加起来也不如淘宝网多。

比如,拍拍网号称是百万注册涨价,真实的商家数量,也就几万人。

另外一家易趣网,现存的商家数量,也就只有几万活跃商家。

绝大部分易趣网的商家,已经充分感受到易趣网的日薄西山,此时的易趣网的交易量,一天也就五六百万。

虽然还是占据市场第二,但却是跟淘宝网的差距,已经是拉到了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程度了。

在04年,易趣网还是占据半壁江山。

淘宝网也就做到了四成的市场份额。

到05年,首次出现淘宝网占据半壁江山,两者行业地位虽然颠倒,但差距还不是那么明显。

但到了06年,显然淘宝网还是在持续的扩张。而易趣网不仅仅没有发展,甚至,成交量比05年而言,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退步。

某种意义上,06年的C2C电商大战,表面上是拍拍网乘着淘宝网暴露问题,乘机的弄了一波蚂蚁搬家。

但事实上,也就是5月份到六月份,淘宝网的增长放缓了。

拍拍网则是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易趣网的市场萎缩的更快。

看起来是淘宝网和拍拍网的争霸,事实上,吃亏的反倒是易趣网!

按照目前态势,年内易趣网行业第二的位置,可能都要拱手让给拍拍网了。

现在想要去做C2C电商,做大而全的全品类。大概率是在SKU方面,比不过淘宝网的。所以,现在的同类型的网站易趣网最先会受到冲击,逐渐市场规模会萎缩,曾经的江湖第一,渐渐的变成其他。

另外,拍拍网也就是暂时,鹅厂的流量加持,给的资源较多。但是,如果一直不能打造出自我造血的生态,那么,最终拍拍网市场会逐渐的枯竭的。本质上,拍拍网缺的不是流量,鹅厂未来多年都是给足了流量。

拍拍网缺乏的是,相对于淘宝网的优势,如果,跟淘宝网类似,又毫无优势,那么……既吸引不到消费者,也吸引不到卖家!

某种意义上,鹅厂投入拍拍网来做电商,本质上就是一个没想明白电商是什么的问题。

假设,鹅厂真的弄明白了电商或者是零售,就不会再淘宝网擅长的C2C的SKU数量上,跟淘宝网较劲了。某种意义上,若是鹅厂的拍拍网,是以B2C为主,即便是自己亏本,低于成本价,烧钱打出性价比,以此来培养大量的复购消费者,从而把市场培养成熟。

商品的数量不需要多,只需要比较精。比如,只要一些大品牌的商品,确保商品是正品,且,要么在性价比上,做到比淘宝更优,要么则是在服务上,比淘宝做得好。

淘宝网弄出几千万未来甚至上亿或者更多SKU,这是人家以量取胜。

量上已经很难做到比淘宝网强大,那么,就做精少数SKU的性价比或服务,聚焦的有效流量和买家,也是极有竞争优势的。

原本历史上,京东网就是这么做起来的,其实,京东在线做电商很早了,不过,一直到2007年,获得了今日资本的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之后,京东才算真正的开始拥有跻身电商江湖前列的机会。

而在07年才拿到1000万美元的风投的京东,并未盲目的做大而全的电商网站。而是一开始,就是以少数城市建立物流,主要是做3C产品。

围绕着3C产品的送货及时、售后服务以及性价比,逐渐的开始打响了口碑。然后,持续获得多轮的风投,一路高歌猛进,在B2C赛道上,杀出一条格局!

京东后来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就是遵循差异化的打法。商品数量上比不过淘宝网后,京东聚焦少数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商品,建立了口碑和用户群体之后,逐渐的扩大SKU的种类。

嗯……

某种意义上,现在的微博电商,看起来网站的风格不像京东,但是,本质上,就是走京东路线。以品牌公司作为主要的卖家,提供正品保障和最好的售后服务口碑。

京东是到07年那么晚,才逐渐开始发力的。所以,赵晗丝毫不担心,微博电商的格局!

暂时微博电商现在的格局,至少应该是2010年左右的京东的格局!

要是……

后面找机会,战略投资京东。那么……B2C赛道上,差不多可以无敌手了!

某种意义上,赵晗对于彻底的超越淘宝网,没兴趣!

只需要保证,自身在电商市场,有一定规模,生态不会萎缩,那就足够了。

第555章 不做C2C,只做B2C

2006年6月。

淘宝网VS拍拍网,进行C2C电商争霸战,各种口水战,打的不可开交。

其实,两大C2C网站在争夺市场份额。

最受伤的反倒是易趣网。

原本是C2C电商的龙头易趣网,目前的存在感,不仅仅低于淘宝网,甚至还比不上拍拍网。

可以说,6月的互联网眼球,大部分都是绕围着电商行业。

格局之争,也从过去的淘宝网和易趣网的新老龙头之争,变成了淘宝网成了龙头,而拍拍网则成为攻擂的。

6月12日,淘宝网的“招财进宝”宣布无疾而终。被平台下架了,似乎是回到了5月份之前的状态。

截止到6月12日,拍拍网的日访问用户规模达500万,PV浏览量超3000万。就连最难的SKU也做到了1000万。

大致上,拍拍网的SKU方面已经达到了淘宝网的20%!

而在年初的时候,拍拍网的SKU甚至不到淘宝网的5%,两者几乎不具备可比性。

现在,淘宝网则是把拍拍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仅仅台面上,双方互相的比拼内功,争夺商家和消费者。

在口水战方面。

随着招财进宝下架后,淘宝网从原本被动挨打,逐渐到了防守反击阶段。

“你招财进宝,变相收费!”拍拍网。

“我下架了招财进宝,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反倒是你,蚂蚁搬家,几个意思?”淘宝网。

“我是屠龙者,你变成恶龙了,商家支持我,愿意到我这边来。”拍拍网。

“得啦!谁名声好,网民心知肚明。而且,我知错就改,现在淘宝又回到当初的模样了。

你呢?

拍拍网骗过去的商家,能赚到淘宝网的十分之一的交易额?”淘宝网。

“我有鹅厂的QQ流量,我迟早会碾压你!”拍拍网。

“得了吧!成交不行,一切等于零。”淘宝网。

两者核心的焦点,是在争夺中小商家方面。因为,中小商家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如果太多中小商家去了对手网站卖货,还是会影响到自家的市场地位。

拍拍网是趁着招财进宝整个活动期间,一个月内大致上增加了十万卖家,千万的SKU。

但是,成交量确实跟淘宝网没法比,这是客观的事实。

除此之外,就是拍拍网还有很多的缺陷。

比如……客服!

能解决问题的客服,数量是极少的。

遇到问题了,大部分找不到人工客服,找到人工客服,业务也不那么精通,也不擅长解决问题。

对比之下,淘宝网相对业务也精通的多,遇到问题之后,很快能找到在线客服。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发现问题反馈之后,好歹会有人去处理。

这种问题……

暂时,拍拍网还未意识到。

淘宝网甚至也不会告诉拍拍网,其最大的破绽,是服务的不好。

论对商家的服务,还是对消费者的服务,都不太行。

而早期的电商市场的消费者,影响其体验的,主要还是对平台的信任。

如果不能把客服做好,那么用户担心,纠纷没人处理,自然就不敢放心大胆在这样的平台购物。

……

2006年6月13日。

江城县。

文文静静科技公司总部。

赵晗专门召开了一场文文静静科技公司电商会议,除了总结过去,公司电商的经验之外,就是明确公司,不做C2C,而是专攻B2C市场。

“现在的C2C电商和B2C电商。

看起来区别很大,但归根结底,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个卖货的地方。

区别可能是,C2C电商是一个场地更开阔的大卖场,卖场吸引规模不等的商贩前来卖货。

等到卖场的规模大了,生意起来了,卖场的开发者后面是要通过抽佣金来获利的。

而B2C电商,我们不外乎是设立了门槛,要么是我们平台自营,自己进货卖给消费者。

要么是一些品牌、企业,他们自己在我们的商场里面租柜台卖货。

C2C可能场地特别大,商家特别多,但是商品重复的也多,同质化的很多,同一个商品,可能不同的摊主都在卖。

而且,质量上,也很难监督。因为,数量太多了,太杂乱了,商品溯源,成本上做不到。

我们的B2C模式,SKU注定会很少,人家几千万的SKU,现在我们的SKU也就二十多万。

甚至,很多SKU还是一些,图书之类的。

正儿八经的商品种类,我们大致上提供了几万种不重复的商品。

由不同的品牌企业,提供给用户,各类的服装、化妆品、家电、电子产品、电脑、玩具等等。

他们比SKU数量尽可能的多,做到应有尽有。

我们现在已经错过了那个机会窗口,且,既然别人已经做了,投入了很多成本,做的很好了,我们就没必要跟他们比了。

做C2C,我们要面对是几家头部的C2C网站,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头部企业一年是可以烧钱10亿,背后都是有资本可供持续的烧钱的。

卷起来,我们不具备优势。

稍微看看,拍拍网要资金有资金,要流量有流量,看看现在的格局,估计也很难达到淘宝的程度。

我估计,现在的淘宝网,今年应该就是160亿至两百亿一年的成交量。

加上其他的C2C电商,今年至少是200多亿元的体量。

体量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方面,我们入场的话,重复建设,不具备太大意义,对手体量也大,拼起来两败俱伤,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而B2C电商的头部,像是当当网虽然成立的很早,去年才4.4亿元的销售额,今年当当网大概能到10亿规模,若没有什么微博电商,当当网就是B2C电商龙头。

就交易规模格局而言,当当网只有淘宝网的6%左右。

所以,选择当当网所在的B2C市场,几乎是碾压局,不存在什么竞争。

我们单纯就是流量比它大,且当当网非常的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轻松的做到碾压!

仅仅到6月12日,我们的微博电商上线4个月不到,已经获得了20亿以上的销售金额了。

按照这个势头,到年底我们即便没有太大增速,五六十亿一年的销售额,应该是能做到的。

跟淘宝网竞争,我们是选择远比我们强大的对手,一直是会在对方的阴影下发展。

商家会考虑,我们市场大,还是淘宝网市场大。

一旦商家稍微思考这个问题,最终觉得我们不如淘宝规模大,那么多半更重视淘宝。

市场已经有的模式,一堆巨头抢着做,都认为这一块肉最肥!

这是我不做C2C的原因!

我没有意愿,打败淘宝,这在成本上不划算,概率上胜率也不是很高。

C2C市场容易形成一家独大局面,一站式购买绝大部分商品的平台,只有做到第一才有意义,其他的,随着时间发展,市场格局,越发不利于市场靠后的!”

“把赛道定义到B2C之后,我们接触的商家,不再是几十万商家,而是7000多个品牌企业的商家。

他们会站在B2C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平台,很快得出,我们是B2C第一的结论,于是,更容易重视跟我们平台的合作关系。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