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309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后来商业层面的折腾,其实是想要变现。

但是……用户都没了,变现个屁啊?

暂时而言,PC互联网时代的校内网,其实方向性还不存在问题。

甚至,移动互联网初期,还是借着游戏业务和广告业务,是有巨大的变现空间的。

其实……后期人人网的困境,主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抓住机会,找到新的流量蓄水池。

如果,在人人网上市后,抓住机会全力梭哈去做大用户规模,且在学生用户持续流失之前,想办法完成校内网的真正意义上,能留住更多用户,甚至发展更多用户的转型,那未来还是可期的!

毕竟,后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人网就是积累了上亿用户体量。这上亿用户体量作为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若是能重新定义一下人人网的APP,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且是用户离不开的,那么,自然就不存在,用户毕业即损失了用户的那种持续的不可恢复的流失用户的困境了。

……

2006年7月中旬。

江城县。

赵晗拿到了量产版的梨子MP3。

“依然采用的是联发科SOC的方案,然后,增加了WIFI模块,30万像素摄像头,足足2GB的闪存。”

李晓军拿着量产版的梨子MP3,露出来激动神色,“最大的亮点,自然就是5英寸的屏幕!

这使得,我们的MP3,成为了市场上唯一一款大屏MP3。无论是用来看小说,还是插上键盘,用来上网交互,都是非常方便的!

内置静静读书、收音机、静静音乐、微博网客户端、相机,还有电子邮件、WAP浏览器……

简单说,我们这款MP3除了声音垃圾,听音乐不行,其他哪哪都行,尤其是上网功能,简直相当于简化版的上网本了。

拆开键盘,用来读书和只浏览网页,是很舒服的。如果想要输入内容,插上键盘,简直就跟功能受限的账上电脑一般!”

赵晗拿着梨子MP3,进行了一番使用。

嗯,按照他的感觉,这玩意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是触摸屏啊,所以以前触摸屏时代的手机。

平板的操作方案,都是不可行的。只能用一些按键,进行简单的操作,那种便利性,只能说触摸屏时代之前还算可以的解决方案,后续等到电容触摸屏手机问世之后,这么设计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恐怕是会被吊打。

“屏幕的供应商,解决了?”赵晗问道。

“我找了多家的厂商,国内京东方愿意配合,给我们专门供应对应尺寸的产品。”

李晓军说道,“目前,京东方已经很有诚意的,对生产线进行了调整,专门生产5英寸的屏幕。只要后续,我们一直给订单,甚至,后续还能降价!”

“嗯!”赵晗把玩了一番梨子MP3,说到,“现在产能大概多少部?代工厂是哪家?”

“比亚迪电子代工的。”李晓军说道,“相对于富士康,比亚迪电子给的报价更低一些。”

赵晗点了点头,比亚迪代工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

很多人熟悉比亚迪,是在后来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牛逼起来了,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电动车品牌,产量是两个特斯拉。

又或者,是因为比亚迪的电池,了解到比亚迪。

但事实上……比亚迪是什么都能造的企业,从95年成立之后,先从电池起家。

一开始,比亚迪甚至没有钱搞生产线,王传福重新吃透了电池生产线流程,把昂贵的自动化生产线,分解成为,手工操作流水线。

起步资金少,穷有穷的办法,这种把原本高科技生产线,一己之力弄出了门槛极低的手工生产线,就可以知道,其对于技术原理的掌握程度,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境界。

穷则手工组装。

而随着早期原始积累,靠着这种人工代替自动化生产线的方法实现,良品率和成本还比自动化生产线更高。

然后,比亚迪没有满足于初期的那种小机灵,而是,反倒是持续的投入研发和迭代技术。

随后的比亚迪很快在电池领域,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和技术都有一定优势的大厂。

后来,凭着电池业务的成功,先港交所上市。

上市之后的比亚迪,原本可以一心一意的做电池这个前途还算可以的行业。

但是王传福做了新的决定,做汽车!

先传统燃油汽车,逐步过度到电动车!

实际上,现在的比亚迪已经做燃油车了,甚至销量还可以。

只不过,做燃油车并不是王传福的目的,其本意是要做电动车,只有电动车,才能跟电池产业挂钩,从而让其产业格局,再上一个台阶。

后来比亚迪的成功,其实……王传福要造电动车,是早有预谋的。

在90年代末期,王传福参观了北汽生产的电动车的展品,就萌生了生产电动车的念头!

嗯……90年代生产电动车的北汽,后来起了一大早,赶了个玩集!

反倒是,北汽做的电动汽车,深深的影响了比亚迪,某种意义上,北汽早期的电动车,就是被比亚迪买了下来,拆了七七八八。

让王传福彻底吃透北汽在90年代末弄出的电动车,然后,过了五年后,才是比亚迪收购汽车公司,开始转型造车。

在正式的进军造车之前,王传福自己,就是反复的研究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技术原理,由于他自己就是工程师,自己吃透技术后,再跟手下的那些工程师交流和沟通的效率,就显然比一般的老板,随便布置一个任务,任务交代的不明白,导致效率高不起来。

比亚迪早期的成功的原因,很大原因是王传福自己就是公司最主要是研发人员,带头进行研发,这才是,比亚迪的企业文化的根基。

在此基础上,持续的迭代,最终,才出现了厚积薄发!

至于,电子代工业务……这其实是比亚迪很早就开始做了!

早期,比亚迪自己弄出人力电池流水线之后,对于工业流水线和代工的研究,已经很成熟。

而珠三角又是电子代工产业发达的地区,于是,比亚迪自然也染指了电子产品代工业务。

甚至,在做汽车产业之前,比亚迪的电子代工业务的规模已经在国内属于比较靠前的了。

王传福在做选择题——是向电子代工业务的上游,芯片制造业迈进,做芯片厂。还是,去做汽车产业。

由于上市之后,比亚迪募集的资金,只有选择一个方向。于是,王传福选择了汽车!

倘若,选择的是芯片,应该就是另一番传奇故事了。

即便是比亚迪当初没有选芯片作为产业升级方向,但是,其电子代工,还是颇有实力的。

举个例子,苹果、华为都找过比亚迪代工手机和平板产品。

……

2006年7月18日。江城县。

在微博网的人脉号召下,几十家科技媒体,以及上百名科技产品自媒体,受邀参加了梨子科技的梨子M1终端发布会。

目前,梨子M1的库存只有5000台,与此同时,月产能目前在2万台。

库存是比较少,产能也是比较低的。

但是……

由于公司资金是有限,尽快发售回笼资金,另外,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后续生产,也是正常的。

科技产品让CEO来推产品,弄发布会。这种模式,在后来的消费电子行业,是再平常不过了。

但在这年头,却是比较的新鲜!

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一般不是走这个流程,大部分没有啥特别隆重的发布会环节,也很少是产品的CEO专门去介绍产品。

更多是,参加一些会展,或者是随便发布介绍。然后,主要就是靠着广告推广,以及销售渠道的铺设来推广。

比如,霓虹和棒子的不少产品,就是这种模式。大部分产品要么就是针对B端客户,只要B端采购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度的弄隆重的发布会。

另外,更多的传统的企业,也更侧重明星代言、媒体硬广等等推介。然后,就是重视传统线下渠道,搞定了渠道,配合电视广告,基本上就传统的企业的主流的营销模式。

至于,利用互联网媒体的特点,找一堆自媒体,参与新闻发布会,然后,弄出一堆评测文章,各种角度的吹产品。

那是需要再乔布斯发布苹果手机之后,被各路的手机厂商老板高管模仿这个模式,弄成了行业规范一般。

后世的这类发布会,属于烂俗的套路!

但现在,一家公司的CEO,亲民的介绍产品,着实是一种时髦!

至于,赵晗不亲自上台去介绍梨子M1,原因是,赵晗想要淡化自身在梨子科技的存在感。

自己如果又是互联网巨头,还是硬件巨头……

那么,两头总会有一头受到负面影响!

比如,硬件竞争对手,将来可能会针对自家的互联网产品,进行暗戳戳的打压。

互联网行业的对手,也有可能对赵晗的硬件产品,进行一些的不配合。

比如……不配合进行优化,负优化之类的,逐渐让其硬件产品,用户体验降低。

所以,赵晗虽然是梨子科技的主要股东,但是后续还是会淡化存在感。

让外界认为,梨子科技公司是李晓军创立的,文文静静科技公司是投资有股份,是股东。

这种稍微有点距离感,也是为了双方的发展着想。

软硬件两头靠在一起,大概率梨子科技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不长久的。

后世智能手机时代,也是有科技巨头做手机的。

比如,谷歌就是一开始想要自己做手机,但确实卖的不太好,才渐渐的只做原生态样品机,大部分市场让给了安卓手机各大品牌厂商。

原因……就是谷歌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安卓系统的主要话事人,别人会忌惮,为了避免别人忌惮,谷歌初期是让出了大部分的安卓系统的利益和话语权的。

后续……虽然逐渐开源神话被打破了,开源的部分是AOSP,只用开源代码,是不完整的安卓。

拿到谷歌的一系列授权之后的安卓,其实才是安卓正式的版本。后来大部分的安卓手机,还是跟着安卓版本迭代,不完全是AOSP的开源代码来开发UI的。

不仅仅是谷歌,做不成手机大厂。

其他的,鹅厂、阿里。度娘、360、乐视网之类,一堆都尝试过做手机的,也都没有成功。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很难成大器,原因除了缺乏技术积累之外。很大程度上,跟自身互联网业务有关。如果,自家手机做的太强了,那么,作为跨不同平台的互联网厂商,自家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就会受到各大硬件厂商的针对了!

强如苹果,也只能是IOS生态里面横,出了IOS生态,很难做出一款爆款。

原因,就是因为……其IOS系统,是安卓手机和其他手机的对手,自然不可能让其那么轻易的捞过界。

第561章 梨子M1发布会

“很高兴,各位科技爱好者和媒体朋友们,能参加初创企业梨子科技公司的首款电子产品,M1终端发布会!”

李晓军作为梨子科技的CEO,颇有点拘谨的站在前台,但最终还是没有露怯,“这次发布会,我们的首款产品。

虽然,名义上还是一款MP3,但我们的MP3可能跟其他的MP3不一样……”

在场的媒体,纷纷开始有点精神了。

新闻就怕同质化。

不一样,才有新闻亮点。

“怎么不一样呢?

市面上多的是,各种的听歌为主的MP3,音质显然是很多MP3竞争的主要的卖点。

但抱歉的是,我们的音质很普通,我们是梨子M1,虽然能听歌,但恐怕音质很一般,评测音质的朋友应该失望了。”李小军很是自曝其短。

在场的媒体,纷纷的哗然。

音质不好的MP3?

这特么的,发布会的这位大佬,不是开玩笑的吧?

一般情况下MP3主打就是听歌功能,如果音质不好,几乎不可能有音乐爱好者购买。

“之所以,还把产品定义为MP3的原因,主要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的产品。

说它是一款电脑终端吧,性能也不太够。说它是一款电子书阅读器吧,功能不仅仅这一点。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的终端是能上网的。

用WAP浏览器上网,或是安装的一些互联网应用,也都是可以胜任的。

还有,它拥有勉强够用的30万像素的摄像头,可以拍照。”

在场的众多媒体,随着介绍之后,越发的期待起来!

“有没有实机演示?”

“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梨子M1,似乎有点东西!”

随着媒体的期待拉满了之后。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