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10章

作者:天风黑月

  倒是顾顺之仿佛看出了章嗣成的心思,微笑安抚道:“你也莫要多想,玄门三宗同气连枝,说来,天师府,也并非是无根浮萍啊……”

  也不待章嗣成询问,顾顺之一边落子,一边随口问道:“继顺,当年未和你讲过这些吧?”

  “先父去的突然,还未来得及布置后世……”章嗣成面带沉痛之色的接口道。对此,他心中也是早有猜测,已经认定了定是自己父亲有许多话没有交待。

  不过回想当年的情况,章继顺在世时,其实更喜欢次子,而非长子,故而,天师府中一直有势力也是投其所好,支持次子,想要搏一个未来的“从龙之功”。哪知道张继顺去的突然,未留下任何遗嘱,那么按照宗法制度,身为嫡长子的他,才会在此后的争位大战中胜出。对此,他一直看的明明白白,不过此时,自然无需多言。

  顾顺之闻言点了点头,显然也是早有预料,叹了口气:“此中内情本该由上代天师告知于你,不过事已至此,便当从权,你既为当代天师,也是应当知晓。”

  “还请叔公不吝赐教!”章嗣成端容拱手道。

  顾顺之点了点头,随手一挥袍袖,章嗣成忽然觉得,周围陷入了一片寂静,刚才远近可闻的虫鸣、鸟叫、微风吹拂树叶等等声音,瞬间消失,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一瞬间静止了下来。

  紧接着他才意识到,这不是整个世界静止了,而大约是眼前这位以某种秘法隔绝了周遭声音。

  还没等章嗣成反应过来,便听顾顺之开口道:“仙神之事,其来有自,非是虚妄。”

  “仙者,迁也。”说着,顾顺之伸出手指,随手虚写,一道银色篆字随着他的书写悬于空中,正是一个古体的“仙”字:“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顾顺之看了一眼正在恭敬聆听的章嗣成,继续道:“所谓玄门三宗,便是昆仑、蓬莱、方壶三宗,我诸夏玄门,源远流长,此三宗承继三清道统,绵延至今。”

  听闻三宗名号,章嗣成心中激荡,忍不住出言道:“可是古籍中所言海中仙山?”

  东海之中有仙山的说法,在本世界的大昭曾经极为流行,尤其是在地理大发现尚未来临的古代,史载多位皇帝都曾经派遣船队巡游东海,目的便是寻找所谓的海中仙山,以期获得不死药,自然,这样的寻访大多以失败告终。不过,在其后的各种野史和小说中,还是不时见诸文字。

  有关东海仙山的说法,各种不一,有所谓昆仑、蓬莱、瀛洲、方壶、钟山、流波、姑射等等说法。而各类典籍中,自相矛盾的说法也并不少见,

  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之后,诸如海中仙山、海怪之类的神话传说才逐渐无人提起。

  此时章嗣成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果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

  PS:上一章的赤虚子法号问题,再说一下,我根据前后文思考了,最终还是做了修正,前文有两处已经进行了修改,这里做一下说明。按照顾顺之自己的说法,他是不应该曾经出现在任何丹鼎山外的地域的。

  另外,听从读者的建议,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联想,三宗中的瀛洲派更名为方壶派。

第五百四十一章 玄门三宗

  “确有此一说,不过,时人以为仙山存于海上,谬已!”顾顺之微笑摇头:“何谓山?山者,宣也。宣气散生万物;山者,隐也,仙人隐居之所……”

  章嗣成闻言顿时便有些明白了顾顺之的意思,显然,这三处“仙山”不在海上,而在某些特殊的所在,那里也是仙人隐居之所。

  他若有所悟道:“叔公的意思是,仙山不在海上……”

  “三宗道场,居于洞天之中,常人无可探究……”顾顺之也不卖关子,直接了当道。

  章嗣成顿时做恍然状,他作为当代天师,自不可能不知道“洞天”这个词,此乃玄门词汇,所传甚广,一般指的是神话中,神仙所居之所,也指仙山福地。有趣的是,后人多有用名山大川,附会洞天之说。

  不过此时听顾顺之如此说,章嗣成顿时明白,洞天是存在的,也确实是仙山福地,只是此山非彼山,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就在章嗣成浮想连篇的时候,便见顾顺之伸手在虚空一抚,紧接着,章嗣成便觉得四周倏的黯淡下来,头顶的天空、四周花草树木、山川岩石、脚下的土地,开始化为虚无,除了他面前的顾顺之与面前的棋盘外,周遭一切都化作了一片广阔深寂的虚空。

  一种下意识方向错乱感油然而生,章嗣成一把扶住面前棋盘,好悬没有摔倒。而下一刻,更为壮观的景象在他面前出现。

  那是一枚巨大无比却又依稀有些眼熟的星球,在他的脚下虚空中旋转,星球之上,蓝色的海洋在涌起潮汐,天空中,大片的云气漂移旋转,一种自身与之相比,无比渺小,如同蝼蚁的感觉油然而生。

  好在,章嗣成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不多时便从最初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紧接着,他便意识到,眼前的星球,似乎便是地球。

  只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地球周遭的空间,并不如普通人认知的宇宙空间那般静匿,而是遍布湍流,如同暗流涌动的海洋深处一般,让人凭空产生出一种如深渊海底般的惊悚之感。

  “且看……”便见顾顺之向旁一指,章嗣成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紧接着便见到了星球的外部,有着一枚如同卫星般的所在,周围被层层云气所笼罩,若隐若现,他初时以为是月球,很快,却又觉得不像。

  “那便是洞天。”顾顺之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心中惊叹,章嗣成注意到,那洞天中,似乎有某些锁链样的东西延伸出来……他想要仔细看个清楚,忽然觉得脑中有些晕眩,下一刻,一切虚空、星球全都化为乌有,周围的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周围绿树成荫,偶尔有飞鸟掠过,就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虚幻一般。

  深吸了一口气,章嗣成揉了揉有些鼓胀的太阳穴,此时,童子法生无声无息的来到棋盘旁,为二人端上了茶水。

  章嗣成正觉喉咙干咳,便随口取过便抿了一口,顿觉一阵凉意直冲头顶,方才那股晕眩之意顿消,心知这茶必是好东西……

  心中对于自己这位叔公的手段愈发的惊叹,章嗣成再度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方才拱手道:“叔公道法通玄,嗣成叹为观止!”

  此时,章嗣成对于那些隐藏在历史中的宗门又多了几分小心于敬畏。

  正想着,前方顾顺之落下一子,将章嗣成连在一处的五枚棋子吃下,便见他笑道:“天师,大意了啊。”

  “叔公棋艺高超,这一手真是神来之笔……”章嗣成故作懊恼,顺便又捧哏了一句。

  顾顺之笑着点了点他,也不多言,示意他继续落子,于是两人你来我往又连着下了几手。

  “叔公方才说,那云霄山的背后……是昆仑?”章嗣成一边下,一边做随意状开口道,其实想问的是自家的背后是谁,只是不好那么直白询问。

  顾顺之微微颔首,却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可知,何谓三山符箓?”

  章嗣成微微一愣,他自然不会不知何谓三山符箓,毕竟那《诸真宗派总簿》便存放在天师府敕书阁中。

  所谓三山符箓,指的的便是所谓的“玄门三山”,即丹鼎山天师府、云霄山云霄观、玉华山纯阳宫。

  根据《诸真宗派总簿》记载当今玄门共有宗脉86条,其中传承有序的不过五十之数,若细究源流,诸宗派至少有一半直接或间接出自玄门三山。

  而这三山,也一直是大昭玄门总会,乃至大昭玄门的核心。

  “叔公所说,可是我丹鼎山天师府、云霄山云霄观、玉华山纯阳宫三家?”章嗣成问道。

  顾顺之,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此三家没错,不过你可知,为何称为三山符箓?”

  章嗣成微微一愣,细想起来,又有些迟疑,此前他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原本以为,所谓三山符箓,便是字面意思。三山,指的是三家都位于名山大川,丹鼎山、云霄山与玉华山,至于符箓,便是玄门的代指。

  不过想来,叔公不会用这么一个浅显不过的问题询问自己,再联想到叔公刚才所提的三家仙宗,忽然福至心灵,他深吸一口气:“叔公所说,可是三山背后,乃是那三家仙宗?”

  “不错,”顾顺之露出了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点头道:“所谓三山符箓,乃是上承三宗符诏之意。三山非是指此俗世三家,而是指三家仙宗,尊奉三清道统,其跟脚,也在于此。”

  (为叙述方便,此后文中称呼昆仑、蓬莱、方壶为三宗,称呼天师府、云霄观、纯阳宫为三山。)

  章嗣成闻言,心中顿时有种通透之感,千年已降,玄门不知经过多少劫难,有外族入侵,有禁毁玄门,有杀戮羽士……然而,无论如何,玄门传承至今,尤其是其中三山,无不是源流久远。甚至有羽士附会说,每当玄门衰微,上天自会遣人重光我教……

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赭碧峰

  当然,更多人将其视为历史的巧合……

  本以为,那不过是一些人,为了传教方便的附会之言。但现在看来,哪有什么历史的巧合!这是背后有人!靠山足够的硬啊!否则,为何历史上,那几位禁毁玄门的昏君,多无好下场?

  也难怪,当年祖天师建立天师府,却不自尊教主,而是遥尊玄元大天尊为祖师……

  这么一说,就都说的通了!

  “不知,我天师府上承哪一家……”章嗣成放下手中棋子,微微拱手……

  “天师府得蓬莱仙宗符诏,上承玄元大天尊道统……”说到此处,顾顺之亦是放下手中棋子,遥遥拱手肃声道。

  直到此时,章嗣成终觉心中块垒顿去,整个人都仿佛轻松了起来。虽然尚还不清楚那蓬莱仙宗究竟是何声势,不过单就历史上那些若隐若现的传说来看,其同样是能够追溯至上古,底蕴绝不可小觑。

  想着,脸上不由得也流露出了一些期盼之色来……

  似是看出了章嗣成心思,顾顺之的面色却是并未放松下来,而是肃容道:“天师可是觉得,这得入宗门,便可成仙了道,逍遥自在?”

  章嗣成很想回答一声“是的”,不过以他的阅历,自然能够看出,这位叔公显然是有着潜台词,这问题绝没有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

  不过,若是违心回答,也许会被叔公认为口不对心,若给人这样的成见,那便更糟糕了,于是略一思索,还是道:“侄孙自幼便曾读历代名家高真事迹,见那古之羽士,残霞饮露,朝游北海暮苍梧,不怕叔公笑话,当真是心向往之……”

  “世人皆道神仙好……”顾顺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却不知,神仙未必得逍遥啊……”

  章嗣成闻言一怔:“叔公何出此言?”

  顾顺之此时正看着棋盘,似在思考着下一步如何走,闻言只是默然,之后,便见他食指中指夹起一枚白棋,落在了期盘上。

  “啪!”便听一声清脆的落子声响起,周遭的景色顿时再起变化!

  在那一瞬间,章嗣成忽然觉得周围的景象仿佛便如同被固定住的相片一般,风不再吹拂,树叶也停止了晃动,就连不远处飞掠而过的鸟儿,也停止在了半空。

  紧接着周围的空间猛的崩溃碎裂成了缤纷的无数片。晶莹的碎片溅射向四面八方,发着光,翻转着,速度竟越来越慢,直到完全凝滞在了虚无里,在短暂的几秒内,章嗣成便感到一种窒息般的压抑。

  突兀的,那些四散的如同玻璃般的碎片再次运动起来,形成了无数飞旋的光线,席卷了整个黑暗虚无的空间。

  当光线再度减速时,重新排列组成了清晰的景物,但却有种隔着水看的漾动。漾动最终停止,章嗣成终于恢复了对身体的控制权。

  章嗣成就仿佛从梦魇中惊醒般大口喘息着,额头上满是冷汗,毕竟是上了年纪,这样的折腾,对他而言,实在是有些过于刺激了。

  待到他缓过劲来,方才发现,他此时虽然还坐在那石凳上,面前也依然是那张棋盘,然而周围的景色,却已完全换了天地。

  他头顶的天空,并非是原本那晴朗的天空,而是一片灰蒙蒙带着血色霞光的天空,那种赤红色的云层,压的极低,给人第一印象,便有一种极为压抑,且透着强烈不详的感觉。

  周围的温度似乎顿时降了许多,甚至带给章嗣成以一种寒冷的感觉。他周边依然是林木,只是此地的林木显得极为萧疏,树叶几乎落尽,枝干干枯,许多树木也显得有些张牙舞爪,以章嗣成的阅历,也没看出那究竟是什么种类的树木。

  自己,似乎来到了一处莫名的野外?章嗣成的第一反应便是如此,只是他转念便又想到,自己那位叔公,想必不会无缘无故将自己弄过来……

  果然,一旁的顾顺之掸了掸衣袖,站了起来,对着章嗣成笑了笑:“天师且随我来。”

  说着,也不见他做势,章嗣成便见自己下方冒出大股云气来,这云气如泉水一般涌出,几个呼吸间,便笼罩了周围方圆数米的区域,紧接着,便见这云气升腾而起,竟是载着他与顾顺之二人飞了起来!

  云气越升越高,不多时便升到了距离地面数十米的距离上。

  “腾云驾雾!”

  章嗣成的脑海中顿时联想到了这个词汇。心中兴奋之余,下意识的在那云气上跺了跺,只感觉脚下柔韧而有弹性。当然也是收着劲的,生怕踩重了万一踏穿了这云气,自己便要摔下去。

  那云气此时已经停止了升高,径直向着前方飞去,而此时,当初时的兴奋之情过去,章嗣成便开始有些心虚,毕竟这个高度,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你站在二三十层高楼的楼顶,而下方只有数米方圆的一小块位置可供站立,且这个高楼还以一种不慢的速度向前行进着,即便是章嗣成自认没有恐高症,但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万一站立不稳,一个不小心便要跌落下去。

  好在,这云气行的极稳,此外,许是有着某种保护措施,章嗣成并没有感觉到往常高空应有的烈风吹拂的感觉,这让他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去,渐渐也将注意力放到了观察周围景色上去。

  章嗣成此时注意到,前方不远便是一座极为巨大的山峦,而就在此时,云气开始下降,速度也开始放缓,章嗣成注意到,脚下的地形开始抬高,其中隐约可见一条通向山上的盘山道路。

  这山峦极为高大,直插入云霄之上,且越靠近,越是能够感受到其巨大,便如同神话中的天柱一般。向上看去,山峰的上部插入云层之中,高不见顶。

  随着不断靠近,章嗣成已经看出来,那盘山道路是以某种目测极为坚固的岩石整块雕琢,而在山道两旁,还摆放着一些石雕造像,大约是装饰品。

  “此山,才是真正的赭碧峰。”顾顺之的声音在章嗣成身边响起。

  PS:这几天黑月的大舅去世了,全家忙里忙外帮忙,我尽量保持更新,不过内容可能有些急,如有什么错别字之类的大家多包涵。还有,周日那一张为了配合榜单刷新,晚上12点前发布,也和大家说一声,请大家见谅。

第五百四十三章 受惊吓的天师

  章嗣成闻言震撼,想要再问,却听顾顺之道:“且看……”

  知道叔公带自己来,定有深意,章嗣成于是按纳下即将出口的问题,只是注意观察沿途景色。

  云气一直下降,越来越近,终于距离盘山路上方两三米处方止,就这么沿着盘山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速度向上行去。

  章嗣成大概猜到,这是顾顺之为了让自己看清楚,当下也是注意观察,在这个距离上,他能够看到盘山路上更多的细节,此时他发现,这道路远比远看时要斑驳沧桑,明显经历过久远的时光。章嗣成有着丰富的古玩鉴赏经验,一眼便看出,那是真的历经岁月的洗礼!而非是某种通过加工获得的做旧效果。

  此外,章嗣成还注意到,这山道上不时的可以见到一些极为显眼的破败与损坏,这些损坏并非那种因为年深日久侵蚀而造成的风化剥落,而是明显被某种暴力损毁,有的类似利器劈砍,有的似被巨力撞出巨大豁口,章嗣成甚至看到一处足有数十米见方好似弹坑的巨大豁口,也不知是何种力量导致……

  只是如此以来,在章嗣成心中便隐约升起某种猜测,此地怕是并不平静!

  此时,在他身旁一直双手负后不发一眼的顾顺之,忽然开口道:“一会儿,若看到什么骇异之事,天师切莫惊惧。”

  说着,顾顺之交过一块玉佩,吩咐道:“天师可将此玉握与手中。”

  章嗣成本来下意识的想要撑一下面子,毕竟成年人,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胆子小的,更何况一直身居高位的章嗣成。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在脑海中一闪,他便立即想起了此前一路遇到的种种足以打碎他此前三观之事,可以说,他活到这么大,此前一辈子接触过的神奇之事,也顶不过今天一天的数量。

  既然顾师叔如此说,想来,定是有的放矢,章嗣成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接过了玉佩。

  于是那云气承托着二人继续向上,自刚才嘱咐后,顾顺之便不再说话,过不多时,云气便上了一处平台。

  以整座山的高度而言,便是这个平台,大体上还是位于接近山脚的位置,由此也可见这山峰之高大巍峨!

  这平台极为宽阔,在上到平台的第一时间,章嗣成便见到有一座巨大的方形高坛立于平台中央的位置。

  那高坛极为宏伟,其中间立有一座高耸的建筑,远看便如一栋数十层高楼一般。

  在看到那高耸建筑的第一时间,虽然此时隔着甚远以章嗣成的目力尚看不真切,然而却已然能够感觉到一股极为压抑乃至颤栗的气息扑面而来,也不知道为何,他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心情无来由的感到不安,章嗣成无法形容这种感觉,硬要形容的话,就好像火山爆发之前的鸟类,有种似乎是基于基因本能的畏惧之意正在升起。

  云气载着两人,向着那高坛而去,而章嗣成感受到的那种感觉,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也愈发强烈了起来。心脏开始不受控制的快速跳动,肾上腺素开始分泌,章嗣成大口呼吸着,开始竭力平复着心境,一方面下意识的向一旁看去,却见顾顺之一脸平静,并没有看出什么异样来。

  而到此时,章嗣成也注意到,在那高坛之下四角的位置,都有一尊巨大的鬼神石雕,这些雕像每一座都有十数米高,身披形制古拙的东方式样金属铠甲,足踏战靴,面目狰狞凶恶,似在威慑四方。

  此外,章嗣成也注意到,这平台上此前应该也经历过一番破坏,地面上原本应该是由某种坚硬的石制材料铺就的,然而,就在这看似结实的地面上,却分布着许多破坏后的痕迹,这广场明显已经经历过修缮,不过还是可以看见,一些巨大的创伤,如刀砍斧凿一般没入地面数米深,甚至还有一些石板翻卷了起来,也不知是何种力量所为?

  云气不断靠近,从其中一座鬼神不远处行过,不知是否是错觉,章嗣成隐约感觉到,这巨大鬼神的眸子似乎动了一下,向他看了过来!这个发现让他悚然一惊,只是待到再仔细看去,却又发现那鬼神雕像似乎并无动作!

  随着云气距离那高坛越来越近,章嗣成的耳旁忽然听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哭嚎之声,这声音初时还不大,然而随着进一步接近那高坛,哭嚎声开始愈发凄厉起来,听得章嗣成脊背发凉,太阳穴突突直跳,心率不受控制的便往上升,心中发蒙,章嗣成心道不好……

  好在便在此刻,他手中的玉佩发出一股温热之意。这股温热顺着他的手臂而上,瞬间传遍全身,顿时让他整个人仿佛从一种被魇住了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此时他才长出一口气,只感觉冷汗已然沁湿了后背!

  此时云气已然来到了高坛之下,在章嗣成的耳中,那凄厉的哭嚎已然是震天动地,恍若传说中十八层地狱之下万千厉鬼哀嚎不休,充斥着一种不得解脱的怨毒、诅咒与祈求、哀嚎!

  只是此时此刻,章嗣成的心思已然不在那哭嚎之声上了,他的全副心神,均已被那座耸立在高坛之上的巨大建筑吸引了!

  这座方形高坛四面皆有数百级石阶向上,而立在高坛之上的那座巨大建筑,刚才离的远时,还以为是一座高塔之类的物事,而到了此处,方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座无比巨大的——京观!

  所谓京观,是古代为了炫耀武功,以敌尸而堆砌成的高冢。根据史书记载,诸夏先民曾以此震慑四方,只是到了近代,因为太过于野蛮,逐渐的便不再出现了。章嗣成也仅仅是在史书中见过类似的记载,当时也仅是一目带过,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亲眼目睹的一刻!

  眼前的这座京观,乃是层层堆叠而成,每一层仔细看去,都有着大大小小的不同头颅排列而成,这些头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望之不似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