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40章

作者:天风黑月

  “希望银行”这个名字看起来有些中二的银行事实上却是一家建立在希望市的著名大型银行。

  作为地球通往宇宙的桥头堡,月球希望市虽然人口规模始终维持在10万人规模,然而产业发展速度确实极快的,尤其是在星舰制造领域的优势极为明显。

  并且由于希望市自由市的特殊性,希望银行甚至允许采用不记名账户方式存储资金,虽然有时也被诟病为“方便洗钱”但是由于资金量大,保密性好,往来方便,也确实受到许多大型财团的青睐。

  张敬想了想,取过一只从未使用过的手机,打开其中的一个小程序,拍了一张照片,传输了过去,附上信息,让森宝林查一下上面的账号。

  大概一刻钟左右,对面回来了一条信息,张敬看了一下,这个不记名账户是正常账户,不存在任何问题。

  张敬于是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上希望银行的网银系统,登入账户打开其中一个账户查看了一下,里面是整整齐齐1000万帝国卷。

  不得不说,虽然张敬如今身价早已经过亿,然而当他看到账户里一连串的0时,还是有些说不出的心情舒畅,毕竟是如此大的一笔钱……

  之所以要用五个账号存放,张敬大概也是明白,应该是担心单一账户金额太大,以至于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注意……

  至于其他的卡包,他便不准备拆了,稍后他准备将此按照李景信的想法交给张太和处理。

  毕竟,以张敬与张太和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张太和是不可能背叛的,真到了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想要调集资金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在此时,该分开的资金与账目,还是要分开。

  毕竟,在张敬看来,昆仑宗目前虽然仅仅只是个架子,然而在此之后,是要真正立起来的,这里面确实也少不了资金耗费。毕竟别的不说,单单说前些日子为了将长春观修整起来,购买各种物资变所费不斐,好在如今一来,这笔资金便可以直接走张太和自己的账了。

  毕竟张敬也没有三头六臂,目前昆仑宗的许多事,包括洞天的修缮,一些门规的编撰、历史细节的建构等等、礼仪、典籍的整理……其实相当一部分都是交给张太和来做的。而老先生倒显得颇为乐在其中。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4月1日01:37帕图西特邦联埃梅特州白莱市

  这里是位于新大陆帕图西特邦联埃梅特州白莱市,由于地处帕图西特邦联广袤的西部,再加上良好的环境保护,这个以户外运动而著称的小镇有着极佳的空气质量,远不像雷德费尔德等著名的大城市那样终年灰蒙蒙的仿佛蒙着雾,在这里,即便是在夜里,也可以看清远处山脉镶嵌的地平线。

  东大陆的凌晨时分,正是帕图西特邦联的下午,在幽蓝色的庞多雷湖边,扎着三个露营帐篷,而在帐篷外的草坪上,一个金发年轻人嘴里叼着热狗,正坐在简易桌椅旁摆弄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他的身旁还架设着一台硕大的“涡流6型”天文望远镜。

  由于天文学的发展,本世界的民用宇航观测市场远比张敬前世要发达许多,设备也要强上不少,类似这台“涡流6型”天文望远镜,便属于同类型中的高端型号,除了强大的光学系统外,还配备了电子成像辅助系统,能够观测到更遥远的星空。

  年轻人此时的电脑屏幕上是一张张的星图,看样子应该便是由他身旁的望远镜拍摄的,此时传输到电脑上,进行放大比对。

  年轻人一边看着,眉头一边皱起,口中的热狗看起来已然凉了……

  “嘿,乔恩!还在看星图呢?”一个有着褐色卷曲头发的年轻人,打着哈欠自一个帐篷中钻了出来,一眼看到正在聚精会神摆弄电脑的金发年轻人,于是招呼道。

  见自己的朋友看过来,他又意有所指的摆动了一下自己的腰肢,促狭道:“这么好的机会,别看了,你不知道,昨天晚上我们有多开心……”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要是能更安静一些就更好了……”那个被称呼为乔恩的金发年轻人嘴里嘟囔着,继续看向了自己的电脑。

  他们是埃梅特州立大学的一个天文学学生社团,6名年轻人一起来庞多雷湖旁进行社团活动,只是,原本说好是进行天文观测的,结果昨天晚上年轻人们不知怎么的,就将一切搞的有些向着露营狂欢的方向发展了,最后更是有两对男女直接滚了床单……

  当然,也有正正经经进行天文观测的,比如乔恩……

  又过了一阵,等到那些昨晚上折腾到精疲力尽的同学们都陆续出了营帐,有的开始洗漱,有的开始找食物填饱肚子,忽然,在一旁一直聚精会神的乔恩发出了急促的呼唤声:“米勒,安吉拉,你们过来看看,我觉得,我似乎发现了了不得的事情……”

第六百三十一章 扩散的波浪

  听到他的呼唤,刚才那个有着褐色卷曲头发的年轻人,嘴里叼着一片面包片走了过来,此外,另一边一个带着眼镜正拿着毛巾擦拭面部的棕发女生也走了过来。

  “什么事这么重要……”

  “你们看这里……”乔恩也不去管米勒口里含糊的嘟囔声,见他们过来,便把笔记本电脑转了过来,放大了一张星图的某个区域,用手指着道:“你们看这里,我昨晚在观测冥王星区域,结果意外拍摄到了这里……”

  怕他们看不明白,乔恩又进一步解释道:“这里属于古柏行星碎片带,你们看这片光斑……”

  “这不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你们看,这种明显的光谱……”

  两名同学此时也开始反应过来,毕竟还是有着基础的天文学知识,往日里也是看过不少星图,此时那名女生开口道:“这确实不可能是太阳系天体的自然反光,看上去倒有些像是某种爆炸……”

  “那可是在古柏行星碎片带,什么样的爆炸能够被我们观测到……”米勒有些不同意,他说的也确实没错,考虑到古柏行星碎片带距离地球有着遥远的距离,如果只是普通的爆炸,他们使用这种小型望远镜,根本观测不到。

  “至少是核爆等级的爆炸……”乔恩迅速道,说着,他迅速又调出了另一张图,伸手指向了星图中的某个位置,放大后询问道:“你们看这里……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两名同学发现,这个位置明显可以看到和刚才相似的光斑,见他们皱着眉头不搭话,乔恩便直接回答道:“这是烽燧堡。”

  “烽燧堡?”

  “是的,地球防卫军第一舰队母港烽燧堡!”

  “会不会是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会在烽燧堡外射击核弹?而且不止一枚?”几名年轻人互相争论了起来。

  “嘿!嘿!伙计们,听我说!”此时,米勒忽然双手交叉比划了一下。见两人停止讨论,于是便一脸兴奋的开口道:“你们知道的,我有几个自媒体账号,嗯,其实关注度还不错,我的club账号上有3万人关注我……”

  “你到底想说什么?”乔恩直接问道。

  “我是说,我把我们的发现上传到自媒体上去,我知道学校里也有几个玩自媒体的,我们互相炒作一波,说的耸人听闻一些,这种事情肯定能涨一波热度!”

  见到两个同学似乎还是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米勒干脆直接道:“你们知道的,各平台对自媒体现在都有扶持政策,关注度就等于钱,这笔钱我到时候捐出来作为社团活动经费,但是我需要你们的配合……”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4月1日02:12圣洛兰峰天文台

  拉西文天文台位于格兰德共和国境内古特提尔山脉海拔约为2100米的圣洛兰峰,这是一座白色的球形建筑,这是一座由多个西大陆民间基金会资助的天文观测站,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殖民的类地行星。

  此时正是当地时间的夜晚20:30左右,在观测站的二楼,天文学家安德烈.席尔瓦正在值班,他的耳中塞着随身听的耳塞,一边漫不经心的用鼠标切换着面前电脑的屏幕,电脑屏幕上是一副副放大的星图,这是通过望远镜直接接收到的观测数据。

  “唔?”忽然,安德烈的鼠标停了下来,他取下了耳中的音乐耳塞,仔细的盯着电脑屏幕。

  “这是什么?是昨天的星图……前天还没有……是某种剧烈爆炸吗?”安德烈快速的切换了几张不同角度的对比图,然后又调出了前几日相同位置的图片进行查看,犹豫了一下,拿起了自己的手机……

  “喂,博恩吗?对,是我……我这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我马上把资料传给你看看……”

  ……………………………………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4月1日06:03丹鼎山赭碧峰禁地永镇碑

  永镇碑前的广场上,张敬、张太和与顾顺之三人正站在那儿,抬头看向前方巨大的京观。

  只是此时的京观,并不像此前章嗣成看到的那样气势煊赫,虽然抬头看去,那层层叠叠的头颅依然让人感到极度的震撼,然而那种凄厉的哭嚎以及那种强烈的灵光,此时都寂然不见,就如同,只是一座死物雕塑一般。

  事实上,在章嗣成来此时,这里的许多布置,的确是特意增加的一些“效果”。

  “开始吧。”几人互相对望了一眼,张敬开口道。

  一旁的两人都点了点头,三人于是向着三个方向分别而去,不多时,呈等边三角形站定,而他们的中心,便是那巨大的永镇碑。

  张敬伸手一指,一直悬浮在他身后的天诛剑倏的飞起,来到也永镇碑的最上方,悬浮在那儿。

  下一刻,便见三人同时施法,似乎循着某种玄奥的术式,永镇碑的底部的巨大高坛上,开始出现繁复的阵纹,强烈的灵光开始闪烁光芒,这些灵光旋转着,互相咬合嵌套着,就如同一具古老的钟表,在经历了岁月的沉封后,再次开始了转动……

  这种转动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张敬体会着这难得的体验,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随着永镇碑的苏醒,它的力量开始向着虚空蔓延,同时,某些更为微妙的变化,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开始浮现……

  张敬体会着这些变化,对于他而言,这无疑也是一种少有的学习机会,让他能够直面古代术式的精妙深邃之处。

  当某些变化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却见张太和将手一挥,一只巨大且诡异的头颅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正是那只出现在烽燧堡的怪物的头颅!

  这只头颅还连着一截焦灼破碎的怪物身体,显然便是当时收集回来的战利品。

  却见下一刻,一条条燃烧着的锁链自虚空中蔓延而出,自四面八方将那头颅缠住,锁定,紧接着,向着那巨大的永镇碑拖拽而去……

第六百三十二章 永镇碑的火

  就如同一块积木被放置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一般,这枚巨大的头颅,在接触到永镇碑的碑体后,极为顺畅的被镶嵌了进去,紧接着,张敬便看到了,在那个镶嵌的位置,多了一枚体积庞大的怪物头颅,扭曲而痛苦,面目极度狰狞。

  然后,以此为契机,此时力量正与永镇碑链接为一体的张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有某种“火”,被“点燃”了。

  这并非是实物层面的“火焰”,而是涉及到了某种规则层面的力量,张敬不知如何来形容,但是他觉得“火”,是个较为贴切的词语。

  紧接着,永镇碑底部的篆字开始亮起,最先亮起的,是下方的“永镇”、“斯土”四字,这四字,便仿佛燃烧起来一般,越来越亮,闪烁着赤红如血的光焰。

  接下来,位于更上方的“妖、魔、戮、尽、为、京、观,玄、门、镇、土、万、万、年!”开始自最下方的“年”字开始,向着上方逐字点亮,直到最后,十四个字完全点亮,燃烧着血红的光焰。

  紧接着,血色的光焰开始向上蔓延,与此同时,层层灵光开始以整个永镇碑为核心向四周扩散,伴随而至的是一种极度压抑乃至颤栗的气息。

  若有若无的哭嚎之声开始响起,这声音初时还不大,然而随着灵光的扩散,逐渐变得愈发凄厉,直至最后,恍若传说中十八层地狱之下万千厉鬼哀嚎不休,充斥着一种不得解脱的怨毒、诅咒与祈求、哀嚎!

  张敬忽然有了一种明悟,这种“火”,是需要燃料的。而这种燃料,就是这些被镇压其中的头颅……

  ……………………………………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4月1日07:16临州云山坊张宅

  张敬正在享用今天的早餐,那些“供奉”已经被他交给了张太和,如今张太和在现实社会中同样有了一个正当的身份,是一位喜欢旅游的老年富绅,在各地都有一些产业,行踪不定。

  云霄观的这些供奉,也恰好给了他目前急需的大笔资金,之后的许多事情,张敬处的压力便小了许多。

  至于这些“供奉”能否保值增值,张敬也同样不会管张太和如何操作,毕竟曾经管理过一个大型宗派的方方面面,张太和在这方面也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菜鸟。至于说借助这次金融市场的机会,是否能够有所增长,这一点张太和同样是清楚的,张敬也不觉得一定都要自己来负责操作。

  如何将昆仑宗的架子真正搭建起来,在张敬看来才是需要长期经营的问题。

  今天的早餐是一些制作精美的包子,此外还有一些水果和奶制品。张敬对于食物的要求并不挑剔,他家中的仆人虽然手艺刻板了一些,但是在张敬看来,却也足够,他并不是那种要求食物要有“灵魂”的美食家。

  一边吃着,张敬一边听着今天的新闻,如今他每天关注的新闻并不是某个新闻台的特定新闻,而是一份每日新闻综述,这是一种付费服务,大昭国内有许多机构都在提供这种针对财富人士的定制服务。

  只需要一些并不算多的费用,每天都会有一份根据客户需求特别整理的全球新闻综述发到客户的邮箱以供查阅。

  当然,张敬并不会在这种服务中要求什么“特殊新闻”的收集,他所需要知道的,是公开渠道获得的消息。在他的预想中,等之后森宝林的团队构建起来后,一些更为隐秘的消息收集将会交由他们来进行。

  一名侍女站在他的身旁,为他阅读着今日的新闻综述:

  “一些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在3月31日夜间观测到位于烽燧堡区域出现了异常天文现象,甚至有网络媒体称那是‘疑似核爆闪光’……”

  “知名网络科普作家博恩.费特曼,在他的博客上披露,他的好友,拉西文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安德烈.席尔瓦向他透露,在31日晚上,在烽燧堡区域拍摄到了‘不同寻常’图片。他表示,晚些时候,他将公布更多证据……”

  ………………………………

  ……………………

  “2016年4月1日,著名社会活动家、牧师、作家、慈善家雷尼.德尔沃子爵的仪容瞻仰仪式正在格兰德王家学院圣安德罗教堂举行。

  3天前,雷尼.德尔沃子爵以90岁的高龄安息主怀。格兰德王家学院公布了他死亡消息,他自1978年起便在那里任职,1999年,被聘为文学院荣誉院长……”

  “等等,这则简讯,详细的说一下。”张敬忽然出声道,一边又夹起了一个包子。因为每日发生的新闻太多,所以一般而言,他都只是听一下简讯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有某条新闻引起了他的兴趣,那么这些综述也都附带着更长的详细资料。

  那名侍女点了点头,之后开始阅读更详细的资料:

  “雷尼.德尔沃出生于格兰德一个圣启教贵族家庭,早年在哈庭顿神学院学习神学,同时,在这个阶段,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启发和影响,开始广泛阅读阿尔拜、亨利、海格尔等作家的作品,并且在这个阶段,他尝试创作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黄金国度》,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受到了圣启教改革主义的深刻影响。

  1950年,雷尼.德尔沃决定成为传教士。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圣启教一直是我的生活重心”,并且认为这是他生涯应当要做的最重要职业。此后,他辗转西大陆多个国家,当了五年牧师。

  在1956年回到了格兰德,担任汉普顿大教堂的神学研究者。而在2068年到1978年,他受聘成为王家学院文学院特聘教授,5年后,获得终生教职。

  在此期间,他极为多产,撰写了21本书,并翻译成18种语言,其中有15本主要深入探讨现代社会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有多本小说被拍摄成电影。

第六百三十三章 雷尼.德尔沃

  其后期的多部作品因为极富争议,甚至在教会内部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甚至有人批评他是“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批评他的作品,试图解构教会的传统价值。

  1981年,他发表了讨论进化论的作品《起源与道德》,受到伦巴德王国教会的指责。而他随即发表小说《门徒》予以反击。

  1989年,他最富争议的小说《与主对话》发表,在这本书中,他构造了一个打破传统认知的圣子弥迦,并对一些教会宣扬的传统观点进行了隐晦的嘲讽。这部书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甚至有人对他发出了死亡威胁。

  5年后,这部书获得了亨利.卡勒文学奖。

  1999年,雷尼.德尔沃子爵被聘为格兰德王家学院文学院荣誉院长。

  在写作之余,雷尼.德尔沃子爵也是一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慈善家,他建立的“雷尼.德尔沃基金会”致力于救助罕见病儿童的工作。此外,他与多国的诸多政治人物都有着极好的私交……

  …………………………

  张敬听完后,默默的喝完一杯牛奶,伸手在桌上敲了敲,做出了决定,有关于西大陆的布局,其实相关的调研和前期工作早就已经开始了,为此他也与张太和私下里讨论了许多次了。

  而为了完善方案,他目前正需要一个懂得西大陆相关问题的人物,同时可以作为执行者与智囊。之前他准备使用许愿书的,现在他觉得,这个雷尼.德尔沃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4月1日10:32格兰德王家学院圣安德罗教堂

  在医生的报告中,雷尼.德尔沃子爵,死于过度衰老导致的多器官衰竭,按照东方人的话说,就是寿终正寝。

  雷尼.德尔沃子爵没有子嗣,所以按照他的遗嘱,他的财产一半由家族基金继承,一半捐赠给格兰德王家学院,而雷尼.德尔沃子爵的后世,也由格兰德王家学院负责处理。

  棺椁被安放在学院的圣安德罗教堂,这是一个有着两百余年历史的教堂,据说德尔沃先生生前常来这里祈祷。

  仪容瞻仰仪式在早上9点便已经开始,因为雷尼.德尔沃子爵生前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今天前来的各界宾客众多,许多宾客路程遥远,学院干脆安排了整整一天作为仪容瞻仰之用,以供世界各地到来的宾客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追思与交流。而真正下葬的日子,则将会放在明天上午。

  白色鲜花簇拥着雷尼.德尔沃子爵的棺椁,一个个花环贴靠在教堂四周的墙壁上。

  学院准备的较为完备,如果有宾客饿了,还可以去偏侧的餐厅自己取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