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90章

作者:天风黑月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6年1月22日21:58临州云山坊张宅

  正房书房的虚空中,忽然涌出了大团的雾气,紧接着,在雾气中,一扇凭空出现的青铜大门被打了开来,一个身影从中走了出来。

  这正是刚刚返回现实世界的张敬,回到书房后,他倒是没有多做停留,很快便再次消失在了书房之中,而他这次的目标则是——黎山洞天。

  此时的黎山洞天已经与最初时的一片废墟状态完全不同了。大量的新购买的建筑材料被整齐的堆放在空地上,而遗迹上的所有建筑,都已经被完全拆除,而拆除下来的建筑构件,同样分门别类的摆放在一旁。

  原本处处破损的遗迹地面,此时已经完全重新平整铺设好,按照张敬的意思,这一部分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而是直接采用原本遗迹的地面风格,只是对原本破损的地方进行了维修、替换与重新铺设。

  这样做的直接好处便是,保留了整个遗迹的历史感觉,那种数千年历史沉淀带来的沧桑感不会被简单的破坏掉。

  除此之外,周围的山墙、山道上的阶梯和那些巨大的牌坊也同样已经修复完成。

  按照建筑方案,整体建筑群的分布并没有对原有的遗迹做根本性的改变,还是沿用了遗迹的主体布局。即在山顶和山腰分别呈现两个建筑群,在张敬的预想中,山顶的部分是内院,而山下的部分则是下院。

  而目前,作为最先开工建造的建筑,藏经殿已经重新建造完成了。重建后,藏经殿的位置没有被改变,在整体分布上处于山顶的内院,之所以优先建造是因为目前张敬将其作为了重要物品的存放地使用,尤其是他收集到的大量法藏都被收藏在这里,毕竟目前为止,黎山洞天还是要比现实世界中他自己的住宅安全的多。

  藏经殿的建筑样式因为新的设计有所改变,虽然总体上还有些类似天坛祈年殿,但主体结构几乎都成为了砖石结构,从外观看去,更类似张敬前世的南北朝时期砖塔建筑风格。

  由于此前废墟中拆解出来的遗迹废料,尤其是石制的砖石构建,大部分都可以重新使用。而张敬此前在购买新材料的时候,本就打着新旧掺杂的念头,所以在材料和颜色上,都进行了倾向性的选择。

  而这也体现出了洞天仆从的优越性,它们那种堪称神奇的建造能力,在拆除建筑时,能够最大范围的避免二次伤害,毕竟,那些坚硬的砖石,在它们的异能操控下便如同积木一般。不但如此,张敬还发现,这些洞天仆从在搭建建筑时,还能够通过异能强化砖石的强度,这不能不说是意外之喜。

第一百九十六章 寻找死者

  故而,在重新建造时,他便指挥洞天仆从,将这些老材料和新购买的材料一起,混合使用建筑。

  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极大的节约了建筑材料的消耗,原本张敬还准备再让江善林购买一批建筑材料的,现在看来,似乎已经足够了,甚至还有些盈余。

  毕竟,张敬目前的建筑设计方案,比起最初的黎山洞天废墟而言,在规模上是有所缩小的,毕竟在张敬看来,至少在相当的时间中,无需保持太过巨大的建筑面积,目前的建筑面积已经足够使用了。

  按照张敬让人制作的设计图样,再加上洞天仆从那种强大的建造能力,黎山洞天的建造速度总体来说,是很迅速的,目前除了已经完成了地面、牌坊、阶梯、山墙与藏经殿外,还完成了位于下院的前殿的建造,下一步即将着手建造两边的偏殿。

  在张敬看来,洞天仆从的建造速度,甚至要比前世的基建狂魔更快。

  唯一的缺点,大约就是智能层面,这些洞天仆从无法直接阅读建筑设计图纸,从而自主建设,还需要张敬与它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利用以心印心的交流能力,为它们充分勾勒所需的建筑结构,这样才能进行建筑的建造。

  对于张敬而言,这就需要他不时的进入黎山洞天进行监工,以推进工程进度,否则,如果几天不进来,那么下一次进入的时候,他将看到三只无所事事的洞天仆从在那儿打酱油……

  这一次,张敬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已经完成了前殿建造的洞天仆从,正重新转入了维护与清理的工作中。

  花费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检查了刚刚建造完成的前殿,并与洞天仆从再次进行了沟通,将前殿需要调整的部分与部分偏殿的建造方案与洞天仆从进行了沟通,并看着它们再次开始了新一轮的施工。

  再此之后,张敬前往了已经完工的藏经殿,由于藏经殿的特殊性,连带内部的装修也已经一并完成。整体上,秉承了张敬朴实古拙的思路,并没有太繁复华丽的装饰,尽可能的使用天然石材。

  而藏经殿中此时拜访着大量的木架,都是用厚重的花梨木制作,其上放置着各类张敬收集到的法藏,张敬取出了储物珠,之后将大量的收获从中取了出来,大量的法藏,一些虽然不知道用途,没有经过辨别,但用塑封袋封存的材料和物件,都被他一一放置在了木架上。

  此时藏经殿中并没有通电,而张敬也不知道在数千年前,那些先民们是如何利用能源照明的,所以目前殿内还是一片漆黑,这也许便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处理好这些后,张敬走出了藏经殿,重新召唤出许愿书,查看了一下:

  “特殊事件,江陵海云大厦出现了某些诡异的事件…………

  您的行为,导致了一些人对于唯物主义与玄门的认知发生较大改变…………

  共计增加95919点许愿点。”

  “此前我曾许愿,在上古时代……可以由我自主进行设定…………

  该愿望已完成。

  扣除许愿点160000点。”

  “我许愿,在之后的24小时中,我会有好运气。

  该愿望已完成。

  扣除许愿点15000点。”

  张敬再次查看了一下许愿书的后封皮,目前的总体的许愿点数,再一次降到了26821点。

  张敬看了看时间,此时的时间已经是西历2016年1月22日23:38,自己的幸运时间也已经结束。

  张敬伸了个懒腰,全身骨结发出了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此时,他的心情并没有完成一件大事的轻松感,而是带着一丝紧迫。

  这次许愿的花费超过了自己的预计,依照以往许愿书的尿性,自己大概率将会在未来面对一次较为棘手的副作用。

  张敬深吸了一口气,虽然昨天一整天他都没有好好的休息一下,不过对于目前的他而言,这并不是太大的困扰,在必要的情况下,他可以连续一周不眠不休。

  张敬想了想,取出了许愿书,许下了一个愿望:

  “我在不久前的探险中获得了一具还未开启的‘俑人’,我许愿,我即将遇到一个,刚死去不久,处于中阴状态的‘魂’,用来构成这具‘俑人’的人格。具体选择的方向上,我需要其有着缜密的思考能力和智慧,并且对于玄门以及这个世界的宗教有着相当深入的认知,尽可能有助于我未来的计划。”

  很快,这个愿望变为了黑色的文字,在许愿书上显示了出来。张敬轻轻出了一口气,他现在亟待迅速开启那具刚刚获得的‘俑人’,毕竟,一个相当于四阶修士的战力,才是他目前最大的底牌。

  出了黎山洞天,张敬再次回到了家中。他先是在浴室里洗了个澡,换了一身便服,然后,径直出了家门。

  此时已经是深夜,街道上行人极少,偶尔才有一两个人行色匆匆的路过。

  张敬在僻静的街道上,漫无目的的游荡着,一边走着,他一边在腰间取出了一枚小把件,正是那枚“百变”面具缩成的腰坠。

  他走入了路边一条被茂密的行道树遮蔽的有些阴森的狭窄小巷,在走入小巷的同时,在他手中的把件已经恢复成了一张正常大小的面具,紧接着,便被他扣在了自己的面孔上……

  待到从小巷的另一头出来的时候,张敬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样貌无比普通的中年人。就像那些夜班归家的加班人士,属于丢到人群就会被人遗忘的那种。

  这正是易容后的张敬。

  张敬一路沿着街道向前行进,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这只不过是他在“撞大运”罢了。

  他不知道愿望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不过,总要给许愿书制造一些“便利”才好。

  张敬走的似缓实快,大约半个小时的功夫,已经把附近的街区全部逛了一遍,只是,依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从一条满是居民楼的街道上通过,前方有个三岔道口,张敬辨认了一下方位,随意的选了又边的岔道,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条长长的老街,街道上有一些辨别不出年代的住宅,这里的住宅有不少都已近是传了好几代人了,经过多次翻修甚至重建,风格各异。这种情况,在张敬前世的世界大约只有在农村才能看到。

  住宅之间,掺杂着一些商铺,只是这个时间点,商铺大多已经打烊了,只有一些做夜宵或是通宵营业的小卖铺还执着的亮着灯。

  张敬沿着老街向前走,又走出近百米,前方是一座石桥,跨过了下方的运河,看斑驳的外形,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临州是传统的南方鱼米之乡,市区内水网密布,沟渠纵横,类似的石桥较为多见。

  张敬走到石桥旁,还没踏上石桥的阶梯,便看到在石桥下方的河水中,有星星点点的火光顺流飘下。

  此时不是汛期,故而运河中的水流并不快,那火光缓缓的漂流而来,张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是一艘艘用红纸折叠的颇为精巧的小纸船,大约巴掌大小,而在每一艘小船上,都燃着一根点燃的蜡烛。那星星点点的火光,其实就是这蜡烛燃烧时散发的烛光。

  想了想,今天似乎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张敬于是便有些好奇,将视线上移,可以看见在数百米外的河岸边,有一些人正在那儿向水中放灯船。

  心中一动,张敬加快脚步,向那个方向行了过去……

  …………………………

  河岸边,十余名当地居民打扮的人,都是面朝河水的方向,双目微闭,双手抱于胸前,皆是念念有词的样子。

  他们中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此时却都是一脸虔敬之色。

  在他们面前,一艘艘红色的纸船,如漫天繁星灯火,渐渐顺流而去,一眼看去,至少有数百之多。

  在他们的身后,张敬已经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那里。他并没有立即打扰这些人,或是询问什么。而是静静的站在后方,以张敬超凡的感知,这些人虽都是喃喃自语,却也能让他听个大概:

  “……天尊庇佑,庇佑老住持逢凶化吉……”

  “……萧老真人遇难成祥…………”

  ……………………

  …………

  “……老住持长命百岁……病痛快快远离……”

  “天尊保佑老神仙早日脱离危险……”

  ……………

  ……

  在临州的传统中,放纸船也被称为放水灯,一般被认为是用来祈福的,尤其有着病魔、灾厄被水流带走、远去的含义。所以,除了某些特殊的节日外,一些人在遭遇亲朋重病的时候,也会采用放水灯的方式消灾祈福。

  而眼前这一出……张敬心中隐隐有了某种猜测。

  又过了一阵,众人的祈祷渐渐结束,张敬抓住时间,凑到一个站在后方的,看起来五六十岁的老妇人身旁,小声探问道:“大娘,你们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啊?”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尊的旨意

  那老妇人闻言扭头看了他一眼,看起来也是个健谈的类型,也不拿捏,面带忧愁之色叹气道:“大伙儿都是在为云霄山的萧老真人祈福呢……”

  “云霄山的萧老真人……”张敬回想了一下,对于帝国如今的宗教历史及现状,他一直以来,都在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恶补,故而,对于玄门的几位大佬,自是有些印象。还记得,这位萧道光老真人,便是帝国现存的,拥有真人封号的几位大羽士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一身经历了三朝帝王,堪称是玄门活化石一般的存在,在整个帝国,尤其是南方的玄门信众中,拥有崇高声望,其影响力甚至不下于丹鼎山的那位老天师。

  “是萧道光老真人吗?”张敬忍不住开口确认道:“他老人家怎么了?”

  “正是他老人家!”那老妇人又叹气道:“听说老真人得了重疾,正在临州永济堂抢救呢。”

  “怎会如此?我记得,前不久还看到新闻,听说老真人参加了宋天师祈福法会,还当众示讲了《清静经》……”张敬此前只是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当时也并没有多在意,只是因为涉及到了天师显圣事件,所以还是记在了心中。

  “可不是嘛,这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老妇人说着,便伸手拭了拭眼睛。

  “周妈你可别乱说,老真人修行高深,自可逢凶化吉的……”一旁另一名看着年轻些的妇女显然是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此时插话道。

  “对对对,看我这张嘴……”那老妇人闻言忙作势轻扇了自己一下,然后念念有词道:“天尊庇佑,天尊庇佑……”

  而此前插话的那名妇女接着道:“这可不,教内的一些兄弟姐妹听说了,都自发来这里放水灯,便是想给老真人祈福……这位兄弟,我看你懂的也不少,应该也是天尊弟子吧?”

  “自然也是。”张敬点头道。

  “那便与我们一起,也为老真人祈个福吧。”

  “也好。”张敬于是也不推辞,依着周围人的样子,双手抱于胸前,默然了一会儿。

  之后,张敬略作停留,便借口家中有事,离开了这里……

  待到离开了河岸,走出了百多米后,张敬拿出了手机开始搜索,在输入了关键词后,他很快便搜到了一则新闻。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定海云霄山云霄观主持萧道光老真人,目前因突发重疾,正在临州永济堂接受治疗。据称,截至发稿为止,依然处于ICU病房,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此前记着曾报道,萧真人此次以九十六岁高龄莅临临州,是为了参加天师宋守玄肉身墓祭陵祈福法会,并曾与本月19日上午,为广大信众当众示讲《清静经》……”

  “临州永济堂吗?”张敬直接用手机搜索了一下地址,距离此地大约十公里左右的距离。

  拐过一条小路,张敬走上了一旁的公路,站在街道边,用手机叫来了一辆计程车……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6年1月23日01:23临州永济堂

  手术室外,十几名身着羽衣的羽士各个皆是一脸凝重,有的愣愣的盯着紧闭的手术室大门,有的低头不语,有的闭目喃喃有词。

  一名年轻羽士从拐角的电梯间走了上来,来到一名方面阔口的老年羽士旁,低头小声说了几句什么。

  这老年羽士正是定海云霄山云霄观的监院李景信,此时他神情疲惫,闻言确是皱起了眉头,小声的询问道:“外面的记者还没散去吗?”

  “弟子偷偷去看了,不但没散去,反而还多了不少……”

  李景信闻言默然不语,少顷,叹了口气。

  便在此时,几名身穿白大褂的人快步而来,走在最前方的,是一名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微胖中年人。

  见到这几人走来,李景信也站起身来:“俞院长……”

  走在最前方的那名中年人,便是临州永济堂的院长周寒纯,此时他亦是面色肃然,见到李景信等人一直在等着的样子,先是拱了拱手,然后道:“李监院,老真人得手术还没结束,不如,您还是先移步隔壁的休息室休息一阵……”

  “俞院长,师父他老人家这个样子,我的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实在是……”李景信摇了摇头,叹气道:“确是不必再劝了……”

  “倒是安保方面,还要俞院长多多费心,务必不要让那些媒体打扰了老师……”

  那俞院长想了想,轻轻摇头,脸上却是有些惭愧之色:“这次的事情,说来也是我们院方的失职,实在没想到,竟然被一个清洁工将老真人的消息走漏了……”

  就在此时,手术室的灯忽然灭了。

  顿时,坐在一旁的所有羽士们都纷纷站了起来,而李景信也顾不得再与俞院长多聊,快步向着手术室走去,面容忐忑的等候在手术室的门口。

  过不多时,随着咔哒一声响,大门从里面被大开了,主治医生带着疲惫的神色走了出来。

  “医生,老住持怎么样了?”

  “医生,我师父怎么样了?”

  ………………

  一阵七嘴八舌的声音顿时响了起来。

  揭开脸上带着的口罩,主治医生看了一圈周围的人,最终将目光放到了一旁的院长身上。

  “王医生,老真人怎么样了?”俞院长同样面色紧张的询问道。

  “抱歉……我们尽力了……”却见那医生深吸了口气,有些艰难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