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第228章

作者:青bird

  他下令驻守喜峰口和冷口关的191,领直率大炎龙骑和铁血骑兵出关北上,攻打卓索图盟二部五旗,剩余一万五千义勇军攻打距离沈阳较近的昭乌达盟,两部人马最后在敖汉部玛尼罕城会师。

  此次西征蒙古的军事行动代号为:捕鼠行动。

  自大明开国以来,蒙古这个邻居一直让大明头疼不已,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大元朝被打成了北元,由正规军被打成了杂牌军。

  北元又被打成了鞑靼和瓦剌,后又分为漠南、漠北、察哈尔、卫拉特等等各种蒙古部落,杂牌军被干成了游击队,光大汗就断断续续跳出来几十个。

  大明和蒙古打了无数次的仗,也和谈了无数次,打完称臣,称臣后又反,打不过就跑,明军走了又回来抢,来来回回折腾了二百多年。

  现在,大明都没了,到自己手里,还是要征蒙古,这鬼地方就跟打地鼠一样,按下去又起来按下去又起来,始终没办法归心。

  此次西征蒙古,姜寒就准备不玩什么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准备来次狠的,给漠南蒙古一个致命的打击。

  吊水第三天,感觉状态开始好转了,但是吃饭和睡觉依旧有些苦难,难以下咽,夜不能寐,睡得断断续续,这些天只能每天维持这个更新量,等后续好点再加吧,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裙①溜吧贰壹7妻壹⑥

第一卷 : 第429章四百二十章:君臣谈话

  盛京景福宫(原朝鲜王宫),思政殿。

  北国之主多尔衮缩在龙座中,盯着书案上的两份奏折,眉头紧皱。

  这两份奏折,一份是大炎筹备西征蒙古一事,一份是吴三桂的谢罪折子。

  大清已然没了趁机出兵辽东的能力,不管对方能否征服蒙古,蒙古打成什么吊样,已经与他没关系,他现在最愁的是怎么处置吴三桂。

  自大清和炎国双方议和成功后,躲在阿拉赫图老寨中的吴三桂终于带着自己的人马走出深山,回到朝鲜半岛。

  锦州之战,吴三桂消极避战,率三万关宁军率先溃逃,以至西线正黄旗和锦州军没了侧翼,惊恐溃败,祖大寿和旗主苏克萨哈最终被杀。

  这种有意保存实力的狗奴才,罪不容赦,放在以往多尔衮绝不会轻饶,说咔嚓就咔嚓了。

  然而此时......却不能这么做,大清的满洲兵数量太少,已经不敢轻易压制汉军旗了。

  他刚刚尚未,立足未稳,轻易就动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总兵,容易引起哗变。

  多尔衮想削弱汉军旗的实力,但又不想影响清军的战斗力,更不能让投降的汉将感觉清廷对他们不放心。

  毕竟满洲兵现在太少了,需要借助汉人的力量,才能让大清在这天下间立足。

  如今洪承畴、吴三桂、李国翰、李率泰等汉军旗共有将近八万兵力,满洲兵不到两万,蒙古兵也不到两万,朝鲜三万,如今正是奴强主弱的态势。

  其中满洲兵分别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掌管,蒙古兵由费扬果和阿山,大清的权力争夺人员主要集中在满蒙各旗,汉军旗和朝鲜都是需要拉拢的对象。

  因为满洲势弱,汉军旗和满洲老八旗已经产生了嫌隙,想要稳住汉将,必须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让步,给他们更大的权利,最好能让双方互相牵制,自己从中掌握。

  想到这里,多尔衮苦笑一声,自己之前给胸口扎那一下还是下手太狠,到底是落下了病根,现在感觉都有点虚弱,登上皇位之后,也必须得考虑自己的继承之事,他没有子嗣,自己那个二傻子兄弟又死在前线了,现在就剩自己孤身一人,哦,还有一个费扬果,这人也是个重量级,脑子跟阿济格不相上下,纯纯的二傻子,也不知道多尔衮是怎么从这一对卧龙凤雏的小唐人里面脱颖而出的。

  多尔衮又想到了两个养子:福临和多尼。

  “福临是皇太极和布木布泰的崽子,如果让他继位,长大后得知是我杀了他阿玛,还不得刨了老子的坟?”

  想到这里,多尔衮再度摇了摇头,又考虑了另一个养子多尼。

  豫亲王多铎有两个儿子,长子珠兰十岁,次子多尼九岁,**十二年,多铎在扬州被机甲直接碾碎了,后来多尔衮篡位后,让多铎的长子珠兰继承豫亲王爵位,将次子多尼收为养子。

  相比另一个养子福临,多尔衮更喜欢多尼,毕竟这是自己亲弟弟的儿子,比皇太极的儿子亲近多了。

  “多尼是个好孩子,只是他的年龄太小,底子太薄了,支持他的人也不多,要是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能支持他就好了......”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命人传召定南王洪承畴见驾。

  受封定南王,洪承畴可谓是春风得意,距离自己的人生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内在得意,外在低调,这是洪承畴苟且的为官理念,在迈向人生目标的路上,他变得更加的小心翼翼。

  洪承畴进殿参见礼毕之后,多尔衮他挥了挥手,屏蔽左右侍奉的太监宫女,指了指书案上的吴三桂谢罪折子,开门见山道:“定南王,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吴三桂。”

  洪承畴也知道这位新皇喜欢直来直去,不想听废话,当下直言道:“回皇上,臣以为,时下国势艰难,大炎依旧还在在辽东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攻打咱们大清,吴三桂手中握有三万精兵,不可动他,当以安抚为主。”

  多尔衮自然清楚,虽说八旗军满洲兵比汉军旗精锐,但如果真把吴三桂逼反了,也是件**烦,说不定还会引起一场连锁反应。

  他又问:“如何安抚?”

  洪承畴像是早有准备,回道:“皇上当初招抚吴三桂,封他为***,列亲王位,现在可把他降为郡王,小惩大诫。”

  多尓衮沉默了片刻,道:“仅仅降爵又有何用,他的兵还在,下次再违反军令当如何?你当着我的面也不用隐晦什么了,直言了吧。”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要玩什么聊斋了。

  洪承畴微微一笑,道:“皇上的担心不无道理,吴三桂的三万关宁军,其中有部分是祖家的,皇上可以提高祖泽润的地位,让其自成一旗,将他们分化散开.......”

  多尔衮眼睛一亮,吴祖两家一向抱团,如果把祖泽润也封了王,任汉军一旗固山额真,既做到了分化兵力,也能趁机收买祖泽润。

  在这些汉奸眼中,有奶便是娘,吴三桂表面上是祖大寿的外甥,祖泽润的表弟,实则他们没一丝血缘关系,祖大寿的妹妹是吴三桂的后妈,完全是利益捆绑在一起的。

  只要有更大的利益取代,别说假亲戚,真亲戚搞不好都得翻脸!妙啊,妙啊,这当狗这一块,还得是你们汉人熟!

  洪承畴又道:“依臣之见,莫如让吴三桂提兵驻守釜山,令祖泽润领兵驻守平壤,将他们一南一北的拆散,相隔一千里不能轻易合兵,如此一来,他们各自人马不过万人,也不足为虑了。

  多尔衮脸上露出了微笑,洪承畴果然是老谋深算之人,此计不仅表面小惩了吴三桂,又分了他的兵,好啊,狗上加狗,正合我心!

  多尔衮笑了片刻,忽然冷不丁的问:“定南王,你觉得朕大行之后,谁最适合做这大清之主?”

  洪承畴心中一震,你这三十多问我你没了怎么办?你什么意思,试探我撒?难不成他看出什么来了?脸上却平静道:“臣已五十多虽了,而皇上正当盛年,您大行之后,臣都不知道埋哪去了,如何知道未来的人杰有哪些......”

  多尔衮盯着他,接着道:“费扬果、多尼、福临,你最看好哪一个?”

  洪承畴一本正经道:“皇上看好哪一位,臣就看好哪一位。”

  多尔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莫名其妙的转移了话题:“这大炎西征蒙古,我大清未来该如何应对?”

  洪承畴沉吟道:“依臣判断,大明未来几年主要会对付蒙古,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他们就会平定蒙古,包括漠北喀尔喀三部。”他还是往保守了说了,其实按照洪承畴的估计,一年估计都够呛。

  多尔衮暗暗点头,洪承畴的判断和自己几乎无异,大清能轻松征服漠南蒙古,目前的大炎自然也不在话下。

  至于漠北喀尔喀各部,只是表面按时纳贡,从未真正的臣服大清,因为距离太远,大清也没能力征讨,那大炎想要收拾掉他们,天高皇帝远的,估摸着也要上花几年时间。

  多尔衮沉思了一会儿,才道:“定南王有何高见?”

  洪承畴道:“大炎的北方有罗刹鬼,南方有红番鬼,大炎如今崛起,靠的无非便是火器之利,我大清可以借助红夷的力量,南北夹击制衡大炎!”

  跟红夷人联合?

  多尔衮抬头看着他,微微张嘴,有些震惊洪承畴的想法,最终什么话也没说,这显然已经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红夷人是干嘛的?能好使吗?

  他压根不知道这些红夷人是什么品种的动物,又有何特殊能力,洪承畴竟将提出与他们合作,这事靠谱吗?

  大清虽与尼德兰人和西班牙人合作购买火器,但大清整个满洲高层,都没把红夷人当人看,看着荷兰人那一脑袋红毛看着就不像正常人类,都觉得他们是蛮夷,以后有机会抓来当炮灰的那种。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而泉州曾经是大明对外海贸仅有的三个关口之一,他从小就看过不一些海贸的老外,对大海也很了解。

  洪承畴满怀思念的讲述着泉州和红夷人,然而多尔衮压根没兴趣听这些蛮夷的相关信息,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寄予厚望的红夷人已经在近海被人干碎了,要找回场子都得等好几个月之后了。

  虽然搞不懂红夷人是怎么回事,然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多尔衮还是懂的,他当即对洪承畴道:“定南王老成持重,朕就将联络红夷之事交给你来主持,告诉他们,差事办好了,我大清是不吝赏赐的。”

  洪承畴一阵无语,垂首道:“臣领旨!”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朕有些不舒服,跪安吧。”

  洪承畴认认真真的磕了个头:“臣告退!”

  看着洪承畴离开的背影,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自语道:“你想当司马懿,却不知有没有那个命!”

第一卷 : 第430章四百二十一章:入蒙古

  说是要西征蒙古,自然不是直接把人拉出去就算完了,打仗这种事,要真说起来确实非常复杂,尤其是蒙古这种,地形广袤,物资匮乏的地区,就更加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所以,姜寒派遣了不少铁血侦查部队进入漠北,开始逐步侦查地形,摸排各地的水文分部情况,这不仅仅是作战,哪怕是在后续的治理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了,前期侦查部队也不只有这些铁血人形,依旧是有不少的义勇军骑兵部队在内,进行一些机动性的接应,和关键节点上面的联通。

  然而,这些天以来,这些前期侦察部队,遇到了糟糕事。

  出了河水蜿蜒、绿郁葱葱的阿古拉草原,行进一路都是茫茫的黄沙,景色说不出的萧瑟,满眼都是稀稀拉拉星点着草木的沙地,还有一些石头和沙土垒成的敖包。

  这里曾是一片绿洲,是一个部落的聚居地,他们在海子边放牧,然而此时海子干涸,这里的蒙古人早已迁走另寻谋路了。

  恶劣的环境倒在其次,主要的问题,还是小股蒙古骑兵的伏击。

  蒙古骑兵骑射娴熟,战术非常灵活,他们远远地观察着在草原进行侦查的义勇军骑兵部队,在发现义勇军有攻击意图后马上分散逃跑,很难被包围歼灭。

  尤其是在臊皮几次,被火枪头都打烂了之后,前来骚扰的鞑子也变的鬼精了,一见侦察部队拿枪就分散而走,过了一会又像狗皮膏药一样贴上来。

  随着侦查军队的行进,这些蒙古骑兵的袭扰频率越来越多,派出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最先的十几人一组,增加到上百人一组,他们突然出现杀来,一见义勇军持枪射击又迅速跑开,来来回回的像群苍蝇,搞得士兵们头疼不已。

  虽没什么伤亡,但行军速度已经受到抑止。

  他们这次出来,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找到蒙古人的驻扎地,像这样的小股部队根本没有剿灭价值,只有找到敌人的老巢,才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年冠军侯霍去病之所以能够精准地对战匈奴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汉军沿着河道找到了匈奴老巢。

  蒙古人,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在连续几天之后,义勇军们也开始发现不对了,在经历过短暂的修整之后,他们决定将部队整编,跟后方的机械部队汇合。

  大帐里,不少将领们正在针对此次西征交流彼此的经验。

  一名将领挠着头皮道:“这些天以来,这些蒙古鞑子猥琐阴损,占不到便宜就跑,不断来回袭扰,阴魂不散,吸引我军追击,试图把我们引入他们设好的埋伏中,真的是,烦死人!”

  “成吉思汗的鸦兵撒星阵?”

  说话的是参谋长郎文乐,他年近四十,留着一把短须,显得很利索。

  鸦兵撒星阵利用骑兵的灵活迅速,分散作战,来如天坠,去如电逝,在场的大多将领都听过此战术,毕竟当初成吉思汗所率的蒙古骑兵太出名了,横扫天下时经常使用此战术,搞的敌人狼狈不堪,斩获巨大。

  鸦兵撒星阵一般以十分之三兵力为前锋,摧坚陷阵,三五骑一组,决不簇聚,以防被包围,敌分立分,敌合立合,聚散出没,极为灵活,往往能以较少骑兵击溃众多敌军;

  若敌阵坚固,纷扰使敌疲惫,敌阵一动,即乘乱长驱直入,鲜有不克。

  或兵力少,则布疑兵以恐敌,或用设伏之法,佯败而走,弃辎重金银,诱敌逐北中伏,常能全歼追兵。

  听着从前线传来的战报,在场的将领们纷纷确定,蒙古人使用的是正是他们老祖宗最擅长的鸦兵撒星阵和拉瓦战术。

  蒙古骑兵最擅长的是骑射,自诩以骑射打天下的满清八旗军,其实在骑兵方面大多倚仗蒙古骑兵。

  满洲八旗最擅长的是重甲步兵和盾车组合,除非遇到自以为很弱的敌人,才用骑兵的方式进行无脑冲锋,严整的战术都是下马步战。

  蒙古骑兵的组合式弓射程很远,杀伤力也很大,射程达到四百米,有效杀伤距离可达二百米,如果在箭头上装备锋利的金属箭头,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相比于什么鞑子,蒙古人的战术才是真的脏,他们遇到敌人的步兵方阵或者队列骑兵之时,往往并不是直接的冲锋,而是派出轻骑兵用弓箭远距离攻击。

  然后撤退,再攻击,再撤退,用车轮方式不断的削弱敌人,扰乱敌军的阵型,最后再派出重甲骑兵进行冲锋收割(十三世纪)。

  这种类似打游击的战术,及其针对重甲骑兵,会像放风筝一样放走敌人的最后一点点体力,最后将其一锤定音。

  十三世纪时,蒙古军西征欧洲,速不台和哲别率三万蒙古军对战以俄罗斯为首的八万欧洲联军(多是重骑兵),便是采用了鸦兵撒星阵,连退九天九夜,示敌以弱,骄纵敌人,引诱欧洲联军追击。

  最终蒙古军一直退到迦勒迦河,采用拉瓦战术将八万欧洲联军一举歼灭,迦勒迦河之战中,欧洲联军七万余士兵丧命,六名公爵战死,十二名王公贵族被俘,七十余名贵族被杀。

  蒙古军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用兵如神的独到战术,小到百夫队,千夫队,大到几万人的部队都能巧妙地运用这种战术。

  此外,蒙古军在突然袭击,长途奔袭,翼侧进攻等方面都创造了一套成功的经验。

  不过蒙古军再强,也是成吉思汗统一时期的,现在的蒙古军即便是传承了一些战术,战斗力也远不如当年。

  在大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中,蒙古骑兵早已不是当年驰骋在马背上的汉子,战斗力自然不可能和之前相比。

  情报部队已经收集了不少这些蒙古人们所绘制的狼骑图案,如今全都临摹在桌面上供大家参考:“从这些旗帜上看,哲里木盟其余九旗已经联合汇聚在一起了,还有建奴残部正红旗的旗帜,我们要当心了。”

  蒙古人骑射再优秀、战术再脏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团结的蒙古人,统一的蒙古。

  历史上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让他们展出了强大的力量,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然而元朝覆灭后他们再度分裂,众多部落为了当老大,彼此之间经常发生争斗。

  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大明北面的漠南、漠北,西北的准格尔汗国,叶尔羌汗国,还有西边的和硕特汗国(西藏),都是蒙古人的天下,他们不仅不团结,反而互相攻伐。

  蒙古人数要比八旗军多的多,却被满清轻松拿下,追根到底是很多蒙古部落积怨已深,互不相助,一盘散沙,一个部落只有兵力几百上千人,怎么玩也挡不住新兴而起的八旗军攻伐。

  甚至有些部落为了获取对方的牛羊和八旗军联合起来,自愿为先锋当带路党,大家都是七星龙渊,谁也别说谁。

  蒙古帝国末代大汗林丹汗,他一辈子想要再次统一蒙古,重新拿回黄金家族的荣耀,结果耍炸了,威胁到蒙古诸部封建主的利益,上下离心离德,小弟跑的差不多了。

  科尔沁部主动抛弃林丹汗,献媚投靠了刚称汗的努尔哈赤,这二十年来,满蒙双方上下互相送女,早已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唐人姻亲关系。

  重要的是,科尔沁部的位置非常重要,地处辽东和漠南、漠北蒙古之间。

  失去清廷管束的科尔沁部乃至整个漠南已经玩野了,但凡有人实力大增,都有野心想要统一蒙古,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最起码能自己当主子。

  在一番研究之后,郎文乐丢下了标记的炭笔

  “向朝廷求援,让上面派遣机动部队过来吧,既然这些人铁了心的要死硬到底,那咱们就好好看看,到底是他们骨头硬,还是咱们的子弹硬!”

  今天感觉有点卡文,我好好捋一捋后面的脉络裙一溜吧②17妻1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