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的疯帽子 第614章

作者:言峰皋月

据说那是以前的戏剧部成员制作的。手工粗糙,但是内衬的棉花不少,坐上去还挺舒服的。

“稍微有些心不在焉啊,比企谷君?”夏彦打了个响指。

将对着没有翻动的轻小说封面发呆的比企谷小小地吓了一跳。

“不,没什么……”比企谷连连摇头。

佐仓关切道:“是不是考试不太顺利呀?”

“不,多亏前辈们帮忙复习,这一次的考试很顺利。”比企谷笑了一下,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回笑得有多难看。

“那就好。”佐仓兀自点头。

“既然不是考试没考好,而现在期中考试也结束了。”夏彦对比企谷招手,“不如过来陪我练习一下《哈姆雷特》的片段?”

“哦……哎?!”比企谷讷讷地答应下来,又忽然意识到问题所在,“我来?!”

“比企谷君的记忆力很好,我打算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场里面,哈姆雷特跟好友霍拉旭交谈的片段来练习。不算很长,如果是看着台本的话,比企谷君也能很快记住台词。”夏彦抖了一下手里的剧本稿。

不知道是他什么时候准备好的。

“……”比企谷在想了想,正打算拒绝。

“比企谷君没有登台表演的经验吧?正因为如此练习才不能错过。”有栖开口了。

“这是部长命令吗?”比企谷咧了咧嘴。

“仅仅是建议。既然比企谷君主动提交了申请书加入戏剧部,就注定了要参与进社团活动。”有栖淡然一笑,“又或者说,果然戏剧部的活动项目不太适合比企谷君,所以产生了退却感?”

“啊啊——,我知道啦,坂柳部长就不要用激将法了。”比企谷放下轻小说,站上舞台,接过了夏彦手里的打印纸。

内容的确不多,是这出悲剧临近结尾处,哈姆雷特与霍拉旭率先登台后,加起来不超过两页纸的对白。

“看到新闻了对吧?”夏彦笑了笑。

“……看到了……”

比企谷一边嘀咕一边默读台词,尝试进行记忆。

夏彦说的新闻是指午休结束时,出现在本地新闻官网上的紧急通报。

岸和田会的老大由于洗钱被警视厅立案调查,由于岸和田会本身又有更加高级的黑道帮会庇护,东京方面还派遣了特别搜查本部的调查小组赶来神山进行调查。

调查是从三四天前就开始的,新闻公布时,岸和田会的老大已经在相对清晰可靠的证据下,被警视厅拘留。

“那件事跟——”比企谷想要问。

“现在是社团活动时间,就不要讨论无关的事情了。”

夏彦断了问话,然后走开几步,站定位置。

“……我大胆地拆开公文,在那里面,霍拉旭——啊,堂堂的诡计!——我发现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借了许多好听的理由为名,说是为了丹麦和英国双方的利益,决不能让我这个险恶的人物逃脱,接到公文以后,必须不等磨好利斧,立即枭下我的首级。”

他已经开始进入表演状态,表情、眼神十分投入,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落难的王子哈姆雷特。

精湛的演技令比企谷微微错愕,迅速打起精神去应对。

“有这等事?”

他尽可能“惊讶”地讲出霍拉旭的台词。

————————

岸和田会的首领岸和田敬一今年已有六旬,从二十年前起接过上一任首领的位子,开始管理这个在当时整个千叶县屈指可数的大型黑道帮会。

这些年黑道白道的事情岸和田会没少涉足,洗钱则是近两年才开始的。因为国税局的那群家伙鼻子实在敏锐,为了开辟新的洗钱渠道也花费了不少精力。

本来应该万无一失,即便被发现也应当只能查到田原组头上。

但现在他却被“请”进了警视厅里接受调查。

每一条摆在面前的证据都足够充分,牢狱之灾免不了。

好在岸和田会已经培养出了足够可用的干部,新海和小泽。

两个人比较年轻,做事风格迥异,新海比较稳健保守,小泽则激进好斗。两人难免存在冲突,但都有能力,故而颇受到岸和田老大的器重。

这名老大也足以压制住冲突不会扩大,然而现在……

“我们应该想办法把老大捞出来!”小泽拍着桌子,对召开会议的新海说。

新海皱了皱眉,“小泽你考虑得太简单了,岸和田老爹哪有那么容易被捞出来。我可是派人打听过了,这一次警视厅和特搜本部是有备而来,几乎是精确打击。”

“难道你是想置岸和田老爹于不顾吗?!”小泽厉声质问。

“比起做毫无可行性的捞人,不如赶快集结弟兄们。”新海说,“日下部会不可能放过老爹被抓进去这段时间。他们绝对会跟我们动手,趁老爹不在的时候争夺地盘。”

“来就来,谁怕他们吗?整个千叶县尚且不论,但在神山市,岸和田会说了算。”小泽根本没有听进去新海的冷静分析。

“小泽……”新海还要说什么。

但这时候门被手下人推开了,“大哥!日下部会纠集了大概有两百人,开到了镰池区。”

“带刀了?”新海捏住眉心,确认一件事。

“确实有看到刀!”

小泽破口大骂,“这群杂碎,真会挑时候啊!”

随后便冲了出去。

新海冷冷地对房间里的人吩咐。

“召集我们的人,尽可能别让小泽死在那群家伙手上。”

第50章 雨幕下的骚动

午夜时分,一场倾盆大雨降临在神山市境内。

雨水如注,冲刷着路面、建筑和灯柱。

镰池区最高的大楼顶层露台上,NEET侦探事务所的小小侦探紧紧抱着布偶,双眼死死地盯着数百米外的街区中心。

数百人默默站在瓢泼大雨里面,分为左右两拨,手里提着钢管或者球棒。

隔着暴雨,不死不休的气息遥遥传来,两边领头的人左手还紧握着刀鞘,雨水顺着伞檐滑落,有一些打在了他们的手背上。

精心打造的刀最怕这种雨水天气,如果不及时的避雨并进行保养,刀很快就会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