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211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光是细纸坊,这每一日的营业额,便达到了三万两,再加上玻璃坊这边,接近了六万两。

细纸和玻璃的成本本来就很低,这日销售额刨除成本,利润几乎达到了四万两。

这一日四万两,一个月便是一百二十万两,一年突破了千万两大关,这个数字,在大明朝时代里,已经相当恐怖了。

当然了,这也是前期,细纸刚刚上市,还是个极为稀罕的玩意,大家伙都在疯狂囤积,所以销售才会如此火爆。

等到各家各府邸,都积攒了不少的细纸后,这往后,销量便会降下来。

不过,大明朝拥有上亿的人口,南方,更是富庶之地,等京城这边的市场饱和后,便可以开拓南方市场了。

到时候,一年赚个一两千万两,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下,炼铁坊,火枪火炮火药坊,这些都是吞银子的巨兽,光是打造一杆质量上好的滑膛枪,便需要近五十两白银,而一门新式滑膛炮,更是高达一千两白银。

更不要说,各类炮弹枪弹,以及新式火药了,这些都是流水的银子。

唐峰曾粗略的计算过,想要在辽东组建四镇(师)装备滑膛枪和滑膛炮的新军,光是装备上面,起码得五百万两白银。

更不要说,这五万新军的银饷,吃喝用度,这一年下来,只怕还得一两百万白银。

组建新军这是重点,而开发辽东,同样也是重要的事情。

修建城池,垦荒吞天,开发水利,修建连接各个城池关隘,以及各地村镇的道路,这更是需要海量的银子。

就这上面的投入,唐峰都不敢仔细算,要是仔细算的话,只怕不会少于两三千万两。

好在,大康商号已经开始运转开来,胡雪岩凭着他那在商业上的天赋,借助着那近百个掌柜,已经彻底的掌握了各地的分号。

如今,整个大康商号,已经有序的运转起来,一个个的商队,将北疆的货物运送到南方去,再将南方的丝绸茶叶等,运送到塞外去。

在这种跨距离的贸易中,大康商号,无疑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一年下来,上千万两白银是肯定有的。

光是大康商号和细纸坊玻璃坊的收入,便已经足够支持辽东的大开发,所以,对此,唐峰并不担忧。

辽东,这里是唐峰的大本营,只要能够让这里迅速的发展起来,就算是砸再多的银子,他都愿意。

一切,都按照唐峰最初的预想,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着。

宁远。

唐峰在这里逗留了五日,当大清洗结束,他迅速的从系统菜单里面招募出了一批低级的官吏和百夫长,连同着五百火枪手,交到李光地和冯子材的手里。

山海关,锦州,宁远,这三个入关出关的必经之地,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如今,经历了这场大清洗后,这里,已经是权利的真空地,是安插人手,抢占地盘的最佳时机。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不断的有流民拖家带口从直隶和山东过来。

这才不过几日的时间,山海关锦州,便已经聚集了三四十万的流民。

如此密集的流民潮,让唐峰有点措手不及,有点发蒙。

辽东,在关内的民众眼里,都是苦寒之地,除非是实在没有活路了,根本不会出关。

他之前,也曾从直隶迁移流民到辽东,可那是使用了强制手段。

如今,这些流民,都是自发的到辽东,而且还拖家带口,这就不由得不让他心生疑惑了。

等他命人询问过许多流民,发现了一件事情,之所以有这么大规模的流民潮,竟然跟直隶和山东许多州府衙门有关。

是这些州府衙门下的告示,说他镇北太监魏贤旨意,凡是迁往辽东的流民,到了辽东,就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而且,还会得到足够吃一年的口粮和种子。

第225章 百万流民

得知这件事情后,唐峰沉默了许久。

之前,他的确授意直隶几个州府,让他们安排流民,迁往辽东,但是,并没有直接动用官府力量。

而现在,直隶山东的各个州府,都张贴告示,打着他的名义,鼓励流民迁往辽东,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直隶还好,山东这边,特别是靠近南直隶的那些州府,当地官府,更是强制将流民向着北面赶。

也许,这是有人故意而为之的吧。

早先,直隶那边,便已经往辽东迁移了二三十万的流民,如今,直隶山东两地,又流出了三四十万流民,而且,流民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

到最后,出关的流民总数,怕是要超过百万之众。

这可是一百多万张嘴巴,光是每一天的吃喝用度,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面,想要养活这么多人,那根本就不是一州一府能够办到的。

辽东乃是苦寒之地,总人数也就一百多万,如今突然多处了一百多万人,粮食从何而来呢。

显然,这是有人想通过驱赶流民出关来做文章。

想想看,百万流民,因为某些人编造的他的旨意出关,若是辽东拿不出足够的粮食,维持这些流民的生活,这百万流民,势必会发生民乱。

等到那个时候,辽东局势,势必会糜烂,努尔哈赤不是笨蛋,必然会引大军跨过大凌河攻打广宁。

广宁沦陷,北镇丢失,那么这个罪名,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这明显的是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啊。

会是谁呢!

还能是谁呢,唐峰只是想了一下,也就想到了。

这铁定了是东林党那群牲口干的好事,因为也只有他们有这么大的能耐,指使山东直隶的地方州府干这事了。

山东各州府张贴告示的时间大约是五月中低,那个时候,他刚离开京城,去了山西。

而京城中的探子回报,顾宗贤大概也就是那个时间离开江浙赶往京城的。

这么说来,这个阴损的阴谋,是出自于顾宗贤这位东林先生之手了。

麻痹的,这老头果然狠毒啊,为了要置他于死地,甚至牺牲百万流民和整个辽东。

单单是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来,东林党这些人的狠辣和自私。

这些人,伟达目的不择手段,至于家国安危,民族存亡,于他们来说,都只是他们获取利益的筹码罢了。

历史上,明末阉党专权,世人都说是阉党的专权,害了大明朝,可公正的评价,阉党专权始于天启元年,终于天启七年。

而在这七年里面,大明朝虽然也出现过几次民乱,但也只是一个小地区的暴乱,很快就被平息了。

同时,魏贤专权的这些年,他大力的控制地方士绅豪族的土地兼并,同时强制征收工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