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352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攻人之策,虽然导致了大量青壮年的死亡,造成了无尽的杀孽,但是,这却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所谓攻人之策,便是以掠杀对方之人口为主,攻城略地为辅,因为这样做,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削弱敌方力量。

在华夏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部落进行过数以百次的战争,试图彻底平定北方草原。

可为什么,上千年过去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却一直没有被消灭,还时不时蹦跶出来,威胁中原汉民族呢。

根本原因还是,各个王朝,虽然对草原部落进行了战争,也曾先后打败了同时期内,那些草原上的霸主。

但问题是,草原实在太大了,这里生活着太多的草原部落,今日,你击垮了这么草原霸主,明日里,又会有另外一个部落发展起来,成为新的草原霸主。

想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这个威胁了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威胁,那么就必须实行攻人之策,将草原上所有的部落清理一个遍。

如果这草原上,再也没有了异族,那么,哪怕是中原汉王朝出现衰败,也不会再遭到北方草原而来的威胁了。

广袤的草原,将会成为华夏汉族永久的牧场。

就在这接下来的几天里,系统时不时的跳出一个提示来。

要么是蔡锷,要么是冯子材,在某一天里,摧毁了哪一个部落,这陆陆续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毁在明军三路大军手下的草原部落,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个。

也就在同一时间里,察哈尔部那几位王爷彼此间的血战,也彻底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双发的近十万大军,搅在一起,在的整个草原都血流成河。

在这个过程里面,察哈尔草原上的不少小部落遭了秧,被愤怒中的草原大军,夷为平地。

整个草原,生灵涂炭,到处都是鲜血,到处都是尸体。

对于这些祸害了华夏数千年的异族,唐峰不会有任何怜悯,他巴不得,察哈尔的那几位王爷,将那片草原上的所有草原部落全部毁掉。

这几个察哈尔王爷为了察哈尔汗王之位,拉帮结派,大打出手,却全然没有察觉到,在草原的东边,这里的草原部落,都已经被大明的军队吞噬掉了。

明军的三路大军,从东方而来,齐头并进,最终的终点,就是这漠南草原的中心。

那里,被草原部落视作黄金家族的圣地,也就是察哈尔部落的王庭所在。

富饶的察哈尔草原,那里有着最富饶的草原,有着宽阔的河流,有着一条被察哈尔人视作神山的山脉。

而如今,在经历了惨烈的大战后,这片圣地,早已经千疮百孔。

冬日的草原上,随处可见被丢弃的人类尸体。

随着唐峰的中路集团进入察哈尔草原,蔡锷的北方军团,以及冯子材的南方军团,也同时踏入了察哈尔草原。

这三路大军,昼伏夜行,迅速向着察哈尔几位王爷决战的战场所在地逼近上去。

唐峰要做的,就是一口气,将这两方的主力,一口气全部吞下去。

只要将这股有生力量吞下去,那么这漠南草原,便再也没有能够与他抗衡的势力了。

第374章变故

“报。”

北方,一匹快马奔驰而来。

到了近前后,战马上的骑兵翻身下来,半跪在了地上。

“启禀千岁,蔡锷军团长命我回报千岁,我军北方军团,发现漠北喀尔喀部有异动。”

战马上的唐峰,停下战马来,当听到这个传讯兵的话时,眉头微蹙了起来。

喀尔喀部,那跟察哈尔一般,是这草原上的霸王,不过,察哈尔是漠南草原的霸主,而喀尔喀部是漠北草原的霸主。

根据探子的情报,如今的喀尔喀部,总人口达到了四十五万人,其中,光是可上面作战的战士,便多达十万人。

可以说,这个漠北草原的霸主,绝对算得上是大明的一个顽敌。

本来,在唐峰的计划里面,先扫荡了漠南草原,然后再一点点向着漠北渗透,最后完成对漠北草原的攻略。

但现在,察哈尔覆灭在即,可喀尔喀部却跳了出来,这让唐峰很是怀疑,喀尔喀部的意图。

“蔡锷军团长可有什么话带给咱家?”唐峰望着那传讯兵,开口询问道。

“是的千岁。”那传讯兵从衣服里面取出一份密信,恭恭敬敬的递到了唐峰的面前去。

唐峰翻身下面去,将那密信接过来,随手打开。

看完这份密信后,唐峰的眉宇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来。

就蔡锷的推断,喀尔喀部的大军此时进入漠南草原,显然也是探听到了察哈尔部内斗。

喀尔喀部的意图,竟然也跟他一样,是想要一口将察哈尔部吞掉,彻底占据这漠南草原,以及察哈尔部那庞大的财富。

蔡锷在密信中提到了建议,建议三个军团在中路集合,给喀尔喀部让开一条路。

如此一来的话,喀尔喀部势必会跟察哈尔部发生大战,那个时候,辽东军,又可以坐山观虎斗。

看完这道密信后,唐峰再次陷入沉吟之中。

他这个时候率领大军远征漠南草原,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扫平漠南草原,而且还要通过对草原部落的战争,获取声望。

征服察哈尔部,这是既定战略,同时,也是系统给予的重要任务。

如果能够直接毁灭掉察哈尔部,那么,光是系统给予的各项声望,就相当可观。

可如果说,察哈尔部被喀尔喀部灭了,到最后,他顺势歼灭了喀尔喀部的这支军队,得到的声望,怕也会大打折扣。

想到这些,也不免让他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当下,声望于他来说,太重要的,能够多得到一万声望,那么就意味着,他手中,就能够多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

目前的大明,只要能够有十艘左右的战列舰,以及若干的武装商船,那么就可以牵制葡萄牙和荷兰人。

为了声望,那么,他就必须把握一个度。

放喀尔喀部过来,让喀尔喀部跟察哈尔部残部展开决战,等到喀尔喀部即将歼灭察哈尔部残部的时候出手。

这个时间,要把控好,出手不能早了,也不能晚了。

“传咱家旨意,命令北方军团和南方军团向中路靠拢,命令各军团游骑兵,命令锦衣卫厂卫,全部出动,遮掩大军痕迹。”

这一道道的命令下达出去。

当日里,蔡锷的北方军团和冯子材的南方军团,迅速向着中路军团移动过来。

数以千计的锦衣卫厂卫和游骑兵分散开来,将大军移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以及沿途出现的牧民全部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