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方舟当导演,不被封杀就算成功 第178章

作者:许氏子谦

  “什么?”

  陈祈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而魏彦吾几乎第一时间想到了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浙城首富私人没有钱,而他的职位又和政府企业有牵连,私人没钱,那这钱也只可能落入到一个地方去了……

  “他这是要把天都搅起来啊,‘侯非侯,王非王’,而首富非富,这可当真是讽刺到了极点了。”

  PS:今天第一章!

第一卷 : 第307章:被贪没了首富?林雨霞第一次的心生退意

  而正如陈祈所说的一样,伴随着接下去的拍摄,梁洵、宁辞秋和乌有三人饰演的角色,都是在高翰文抄家的时候,让禁军的人偷偷摸摸的将四大箱的账本,早早的转移了过来。

  “看起来,这是盘算着先销毁证据,而且如果沈一石留下来的家底厚的话,就再捞一笔啊?”

  而三人饰演的角色的想法,魏彦吾等人也都是早就看明白了。然而这一刻,早就已经从陈祈那里,得知了接下去的剧情的众人的脸上,都是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那么,就让我看看,大炎的官员们可以贪墨到什么地步吧,这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到底敢胆大包天到什么程度。”

  “我想,我那个胞弟肯定也很感兴趣。”魏彦吾如此的喃喃自语着,而很快,在第一个箱子被打开,一封很明显是沈一石留给三人的信被拆开,而关于沈一石留给三人的诅咒,也全都在这封信上写着了。

  “嘉靖二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间,这是沈某上交织造局和浙城官府最后一批账册。”

  “四任织造,五任巡抚,唯胡部堂胡宗宪,与沈某无账目往来。其余衮衮诸公,皆不足道也。”

  “二十年,织绸凡四百万余万匹,上缴织造局共计二百一十万匹;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匹,所余之九十万匹再买生丝,再产丝绸,艰难维持至今。”

  “诸公见此账册时,沈某库存丝绸仅一百匹,作坊可织丝绸亦仅一万九千匹。距朝廷所需之五十万匹,相差四十八万九千匹。”

  “朝廷追究之至,诸公之心惊可知。我大炎国土辽阔,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沈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

  信封中一行行的字幕,伴随着此刻已经杀青了的大帝的声音之下,娓娓道来。将沈一石这位浙城首富,实则家中并没有钱财的事实全部道出,并且有理有据。

  这一切,都如同魏彦吾所料想的一样。当他听到浙城首富居然并没有钱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浙城首富的钱,只怕是早就在一次次的贿赂,以及帮朝廷做事的过程之中,早早的便是已经投入进去了。

  对于沈一石来说,织造局的活,本来就是不赚钱的买卖,他只是代替朝廷管理织造局而已,实际上所谓的“暴利”,在地方政府,以及皇宫各个官员都抽了一笔之后,他还能剩下多少呢?

  到最后,所有人都认为是浙城首富的人,只不过是一个经理而已,一直靠着那点死工资,勉强过活罢了。

  这一刻,剧内的人们沉默,剧外的所有人也沉默了。虽然他们都知道了结果如何,但是当这白纸黑字的证据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大炎地方政府的贪腐,到底已经到了怎样的一种地步。

  官商勾结,官员层层抽利,竟然抽的连浙城首富都没了钱,这可还是浙城啊,勾吴最富有的移动城市之一,沈一石更是担任着利润最大的织造局的差事,这里的利润都只能勉强支撑官员们的剥削,那其他不那么富裕的移动城市的“首富”,会比沈一石的情况好到哪儿去吗?

  “这简直就是一场……官场现形记啊。”

  魏彦吾也是不知道多了多久,才是缓缓的吐了一口烟,将自己的面容完全笼罩了一刻后,才是闭上眼睛,慢悠悠的对着身旁说道:

  “……把这一段发给皇上看看吧,让皇上也知道一下,我大炎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如果再不管治,到底会把地方的水搅得有多浑。”

  “是。”

  然而,魏彦吾话音刚落,一道黑蓑的身影缓缓显现之后,便是立刻退去。显然,这就是去将这一条录像交给大炎皇帝了。

  而没过多久,就在现场一阵沉默的时候,却是看见一直坐在鼠王身边的林雨霞,一言不发的缓缓的站了起来,面对众人淡淡的说道:

  “……爸,魏长官,我不想做官了,我现在请辞,还来得及吗?”

  “雨霞?”然而,林雨霞突然要辞官,也是让鼠王和魏彦吾略显诧异的一问,不过相较而言,陈晖洁以及左乐等一众年轻人,却是似乎可以理解林雨霞的这个选择是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如此的一幕,改变林雨霞心中一直以来对于“官”的形象。身为一位黑道家族的女孩,林雨霞从小被鼠王灌输着洗白,朝着白道靠近的思想。而之后她所接触的人,不是魏彦吾这样的好官形象,就是陈晖洁这样刚正不阿的高级警司。

  因此,在林雨霞的心目里,官员虽然不一定都是好的,但大部分都是好的,尤其是大炎盛世之下,自己身边的人又都是为国为民的代表人物,这让林雨霞更坚信了这一点。

  但如今,陈祈的这一幕剧情,却是狠狠冲击了林雨霞心中对于“官”的形象。虽然自从《大炎王朝》开拍以来,她就做好了自己的世界观会受到冲击的心理准备,但如今面对这一幕,她依然还是难以说服自己。

  尤其是……一想到自己如今就置身于泥潭之中的时候,就更是让她觉得,这个官,自己或许当不了。

  “雨霞,你不用担心,你的心性我还是知道的,你不会变成这些衣冠禽兽的模样的。”而魏彦吾和鼠王见状,也是在一番对视后,由魏彦吾主动开口宽慰道:

  “更何况,你是在龙门当差,是在我魏彦吾手底下做事,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不允许龙门出现贿赂、剥削商人百姓的行为,就算犯错的是我的亲戚,我也一定严惩不贷。”

  “……但是我只要一直当着这个官,我不可能一直都在龙门,魏长官和爸,你们也不可能一直护着我。”而林雨霞的眼眸却是微微的低垂,她看了这一幕后,如今只想从官场之中脱身。

  不只是林雨霞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想沦为和这些人一样的衣冠禽兽。她更不想自己和剧内的高翰文、马宁远一样,被人当做棋子一般调来调去,要是自己孑然一身倒也罢了,但她还有父母啊。

  “况且,你们一直护着我,那我还做什么官呢?当官就是要独当一面,但是我不能接受……独当一面的代价竟然是变成如此……”

  “我不知道自己当不当的了胡宗宪,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这条路上走一半就没了。与其当这种左右为难,不能保一方百姓周全的官,还不如当一个平头百姓,至少,到了关键时刻,我还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喜好去做事、帮人。”

  林雨霞的一番话,却是不自觉的说到了一旁陈晖洁和左乐的心里面了。二人都是大炎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也都是虽然有着官职,但很大程度上会被自己的善恶观驱使着出手。

  陈晖洁还好,她有一个好舅舅,更何况她是警察,除恶扬善的事情她做起来也基本符合警察的形象。但左乐身为司岁台的人,这样的性格却是大忌。更何况林雨霞一个原本出生黑道的人?虽然是洗白了,但是案底是在的,要攻击你的时候,她的出生绝对是大忌!

  他们终究是官,不是侠。而仅凭个人善恶,以武犯禁的人,在官府眼里,一般都叫“匪”。

  “——当一个好官虽然很难,但是倘若做到了,你可以救更多的人于水火之中。”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静静的听着林雨霞的话语的陈祈没有开口,直到魏彦吾和鼠王等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口的时候,他才是终于对林雨霞宽慰的说道:

  “当一个侠客,固然快意恩仇了。但是你一己之力,可以救多少人?十几人?一百人?这在真正的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也不过是螳臂挡车。”

  “但是你如果是一位好官,你就可以召集许多像你这样的力量,所有人跟随你的调令一次发力,到时候,你可以救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当然,前提是你坚持下来了。”

  而说到这里,陈祈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当着目光略显呆滞的林雨霞的面,也是相当自信的说道:

  “但,别人我不敢说,但是我对你是很有信心的,雨霞,你的成就不会比胡宗宪低的。”

  “……我就把你的话当真的听好了。”而得到了陈祈的宽慰,大抵也是因为,陈祈在林雨霞的心里比较与众不同,是少数自己的朋友,又是自己需要仰望、崇拜的存在,他的宽慰对林雨霞来说还是很受用的。

  “但,就算我能当胡宗宪,朝廷里有吕芳、严嵩……那么多高高在上的贪腐之源,我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林雨霞一说到这里,也是不禁泄了气,她可以说完全把陈祈的《大炎王朝1566》当做一部预言的电视剧来看了。如今,很多人,包括大炎皇帝都隐约相信,陈祈所描绘的1566,就是500年后的大炎。

  如今,大炎皇帝为了不让大炎真的走上这样的道路,倍加努力的执政,而且还试图立下更多的规矩以告后世,不就是担心这一切会发生吗?

  “谁说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然而,陈祈闻言却是微微一笑,当着林雨霞、陈晖洁等一众沮丧的年轻人的面,他也是不得不小小的剧透一下,免得这么一部,搞得他们对大炎朝都没信心了,那他不就成“五十万”了?

  “别忘了,这部剧的主角可是海瑞,要是他一点作用都没有,我怎么会选他来当主角,在我这里,他可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嘉靖皇帝刚正面的存在啊。”

  “……你是说,剧内的大炎朝还有希望?嘉靖皇帝还会幡然醒悟?”

  然而,陈祈的一句话,却是点燃了如今被《大炎王朝1566》压抑的环境差点逼疯的人们的希望。而对此,陈祈也并没有说太多,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算是说了一句违心话道:

  “会有希望的,之后你们会见到的。”

  “只是现在,我们得先把手头的戏拍完了,几个月后,我们就动手拍摄严党倒台的戏份,到时候,你们就会慢慢看到,海瑞是怎么从一个七品小官,成为连嘉靖皇帝都觉得心悸的存在的。”

  PS:今天第二章!照例晚上还有一更!(强忍着头晕脑胀码出来的,熬夜越熬越晚了,呜呜呜呜,码三章好累啊……瘫……)

第一卷 : 第308章: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到大炎朝亡了吧!

  几个月后,在大殿之上,百官照常在早朝的时候前来议事。不过这一次,朝堂上的气氛着实有点严肃,而这一切来源于此刻脸色阴沉的大炎皇帝。

  “欺天啦!”

  “砰!”

  突然之间,看着手中呈上来的奏疏的大炎皇帝,却是唐突暴怒的一脚踹飞了面前的御案。顿时之间,满朝文武百官立刻感觉到了,那股真龙之气对他们的绝对血脉压制,纷纷诚惶诚恐的跪拜在地上,立刻齐声说道:

  “臣该死,请陛下息怒!”XN

  而大炎皇帝如此暴怒,毫无疑问和几个月之前,魏彦吾送来的那一段剧情有关。沈一石堂堂浙城首富,竟然被各个官员上下齐手,把家底都给扒空了,以至于抄家抄了个寂寞。

  大炎皇帝见自己兄长特意把这段剧情发给自己看,也是心领神悟的觉得这是在警示他,他当即顺着这条线索,开始派遣顺着各个移动城市的富商,开始调查起了“官商勾结”的可能。

  而这一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大炎皇帝通过大理寺、禁军以及御史台等多方势力涌入地方政府,开始新一轮彻查的时候,居然还得让他们查出东西来了。

  在各地多个移动城市的地方官员,都与当地的富商,甚至商业联合会有着利益往来。就如同陈祈剧中拍摄的一样,只是尚且还没有出现上下铁桶一块的情节。

  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确实将一些看似很好的政府企业交给了富商去打理,然后从中抽取利润,把富商当做了打理他们的盈利企业的经理人。不过并非没有官员去举报他们过,但这些举报的奏疏,大部分半路就被扣下来了。

  而让大炎皇帝愤怒的是,这些敢于揭露真相的官员,不是被这些人用各种方法罢官免职,就是调离去了边境。而这些人事调动,这些地方政府竟然做了文章,每个人的供词和判决理由,都是盖章画押,以至于掩饰的连吏部都看不出端倪,而呈给皇帝看的时候,就更看不出来了。

  也就是大炎法律严明,他们还不敢干出官员暴毙的命案,不然吏部那边绝对会有所反应的。但光是如此欺瞒,如此贪腐,就已经让大炎皇帝忍无可忍了。

  对大炎皇帝来说,这就是《大炎王朝》这部“照妖镜”,现在真的照到了妖怪了,而对于如今神经紧张,生怕大炎真的变成剧内的那副模样的大炎皇帝来说,这些旧案,毫无疑问成了他要打的出头鸟。

  “凡是奏疏上所陈列的贪官污吏,给朕千刀万剐,抄没家产,以儆效尤!”

  “凡是被诬陷发配边疆的官员,朝廷皆平反其罪名,让他们顶替空缺之位,以表朝廷补偿与嘉奖。被这些地方官员贪墨过的治下百姓所在管辖区,皆免赋税一年。吏部上下罚俸禄一年,莫要再犯!”

  “陛下圣明!”XN

  大炎皇帝的命令也是立刻被执行了下去,显然,百官都很清楚他们这位皇帝的脾气。他并不算是暴君,平日温和待人,待官员和百姓都是相对比较宽容的,但一旦他要是抓起刀来,那杀人可是真的不眨眼。

  就连对魏彦吾,这位百官都知道的改名换姓的皇兄,当今皇帝在对方犯了原则性错误,哪怕知道魏彦吾没有叛乱的心思,杀鸡儆猴的时候也是一点都不手软的。

  所以,可以落得个如此的判决,不至于殃及无辜,已经算是让他们松一口气了,要换了先皇那时候,只怕是朝廷上下都被要罚个遍了。

  百官心有余悸的退下了,独留下满脸疲倦的大炎皇帝揉了揉自己的眼眶,而在不远处,魏彦吾的身影却是缓缓的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只听见胞弟幽幽的问道:

  “皇兄……我是不是很无能,很昏庸啊。为何我手底下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我都丝毫没有察觉,甚至连我调任的吏部的人都没有察觉,我甚至还需要陈祈一个导演提醒,才注意到这些盲区。”

  “我莫非没有识人之明?沦落到狼狈至此,真是难堪啊。”

  而魏彦吾听从小一起长大的胞弟,一下子流露出那么苦闷的神情,心里面也多少有了几分愧疚和酸楚,当下不假思索的便是回答道:

  “别这么想,陛下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人,哪怕是活了几万年的人都不敢说无所不知,何况陛下一直都在皇宫内,为国为民,勤勤恳恳,对于地方的事情,自然少了几分认知。”

  “是啊……地方的事情,朕是不知,毕竟和皇兄不同,皇兄想必是两边都通晓吧?这皇位换你来坐,肯定要比朕更好吧?”

  然而,魏彦吾的回答,换来的却是大炎皇帝一句幽幽的埋怨,又或者说疯狂的暗示。而魏彦吾见自己这个胞弟还是没放弃让他坐那个皇位的打算,当下也只好默默的回答道:

  “陛下慎言,在下现在是镇国公魏彦吾。”

  “呵,有两个名字就是好啊,一会儿就是另一个人了。”

  而大炎皇帝也是嘴角一抽,他知道自己这样穷追猛赶,只怕是会让自己这个兄长更加警惕,当下也是换了一个话题,转而问道:

  “几个月过去了,朕一直都在忙着大炎的事情,鲜少去陈祈导演他们那里转悠了,不知道陈祈导演那边的拍摄还算顺利吗?”

  “很顺利,这段时间,一个月拍两集,陈祈那小子已经把不少录像带都送去给那些国家的君王了。”魏彦吾一提起陈祈最近拍摄的剧情,脸上也是浮现出了几分激动的笑意,毫无疑问,他这段时间看的相当过瘾。

  “不得不说,这几场戏当真是精彩,正巧陛下你最近也没看,臣就陪着你再看一次好了。”

  “朕记得,后面的这些戏份是快要倒严了吧?倘若浙城的案件全部牵扯出来,那么严党必然要倒,朕就看看陈郡君(陈晖洁)饰演的那个海瑞,是如此推波助澜的吧。”

  而大炎皇帝本人这段时间也确实没功夫休息,先是国宴,后面便是这样的贪腐大案,他也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于是乎,在魏彦吾的陪伴下,这对兄弟重新坐在了一起,暂时褪去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开始在寝宫内看起了堆积起来的录像带,打算用接下去的几个小时,好好的把这段剧给补了。

  而剧内,梁洵和宁辞秋饰演的郑何二人,在抄没沈一石的家产无果后,不得已之下,打算将织造局的产业卖于一众徽商,让这些徽商去负责五十万匹丝绸的产量。如今对于二人来说,只有将这笔生意谈成,然后将赚来的钱充作胡宗宪剿灭海嗣的军饷,他们才能躲过一劫。

  至于为什么卖于徽商,也就是小小的恶心一下胡宗宪而已,毕竟胡宗宪本人就是那里的人,他们找的都是胡宗宪的老乡,这样可以把胡宗宪也拉下水。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以为焚毁了对自己不利的账册,就可以逃出生天,但沈一石居然留下了第二份账册,和他们烧毁的那份一模一样,这四箱账册,以及杨金水的秘奏,一起送到了皇宫。

  而魏彦吾饰演的嘉靖皇帝,在这一刻终于展露出了,他是凭借什么掌握百官的讯息,并且可以明确知道谁贪谁清,谁忠谁腐的底气——一支庞大的算数小队。

  只见十几位仆从围绕在计算机旁敲打着键盘算账,而另一边的几十位仆从,却是用古老的算盘的方式算着同样的数据,科技与人工,算同一笔账,以保证绝对不会出差错。

  “看起来,这个嘉靖皇帝,皇帝只是兼职,当巨兽和当户部尚书,才是他的本职啊。”

  而大炎皇帝看到如此一幕,也是忍不住的嘴角微微一抽,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确实好使,只要抓住了财政数据,把自己算好的账和六部的账一对,哪个部门出问题可以说相当醒目。

  当然,剧内的嘉靖要牢牢把握财政,当然不只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他毕竟是一个想要成为巨兽的君王,炼丹还是要花自己“内库”的钱的,国库和内库是两回事,所以他需要一支会计队,为他算明白一些账。

  而最终,嘉靖也是终于得出了浙城官场这么些年,各个官员贪腐的账,少说也有七八百万两白银。

  而这也让嘉靖再一次升起了倒严的念头,但最终,左宣辽饰演的胡宗宪却是将嘉靖的这个想法暂时打消了。如今胡宗宪在东南剿灭海嗣,就快到了决战的时期,而且大炎当时内忧外患还有很多,要是这个时候倒严,大炎失去了一根虽然腐朽,但是承载着重任的柱子,还是很危险的。

  最终,嘉靖的解决方案,是让严世蕃退出内阁,但为了平衡内阁的势力,不能让清流一家独大,他还做了一些调整。

  “严世蕃退出内阁,其他的人朕也不护短。高拱、张居正也退出去,内阁的班子要调一调。”

  “首辅还是严阁老,实事让徐阶去办,把李春芳和陈以勤补进来——这个旨意叫徐阶去宣布。”

  “记住了,先让那几个人看看誊录出来的烂账,看完了账再宣布旨意。然后商议一个人选,去浙城担任巡抚,立刻拿办郑泌昌、何茂才,追缴沈一石被贪墨的财产。”

  “果然,嘉靖的权衡之术……当真还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这一幕,让大炎皇帝也是看明白了嘉靖的用意,不禁喃喃自语的说道:“严世蕃退出了内阁,严嵩几乎约等于架空,实权落入了清流党的徐阶的手里,而就算张居正和高拱也被清理出去,徐阶还是那个实际掌权的人。”

  “但这个旨意却让徐阶宣布……嘉靖是想要让清流内部互相起疑,分化清流的内部啊,这是一举让严党和清流都乱了,都只能各司其职,却可以让另外两个加入内阁的人熟悉内阁,逐渐担当重任。”

  而一切也正如大炎皇帝所说的一样,伴随着镜头一转,内阁,三人看完了账册,徐阶也宣布了旨意,三人同时退出了内阁。

  “严世蕃、高拱、张居正,议政处事,缕缕浮躁,且互相攻讦,怡误国事。朕听纳,严嵩……徐阶谏言,着将严世蕃、高拱、张居正,除去内阁阁员一职,各回本部,仍任其职。”

  果不其然,徐阶宣布完这条旨意后,白天师饰演的高拱的表情一下子就严肃了,带着颇有攻击性的眼神一出来,所有人都知道,嘉靖的目的达到了。

  而在浙城巡抚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严世蕃还是清流一派推荐的心腹,都没有被采纳,嘉靖早就有了定夺。那便是令所饰演的“不粘锅”赵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