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但是真实世界 第157章

作者:陈的书

“您对眼狩令是怎么看的?”

姜青随口问道。

“一个没什么用的命令。”北斗回答道,“如果你真的在询问我的态度,我觉得万叶也许能够给伱一个更好的答案。”

“神之眼一直被称作是神明的馈赠,人们无法拒绝这份礼物,现在又要被莫名其妙地收走,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站在一旁的枫原万叶话语平静,并没有任何激烈的情绪,“我觉得,这应该并不公平。”

按照剧情暴露的,神之眼和七神没什么关系。

起码,不是什么神明的馈赠。

但在提瓦特大陆,大家接受的都是这种说法。

也没差就是了。

“神之眼是不能够被放弃的。”姜青想了想,“我在璃月认识了一个人,她曾经多次想要破坏神之眼,将自己和神明做出割裂。”

这个人当然是刻晴了。

刻晴多次尝试过破坏神之眼,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而在蒙德,迪卢克也曾经舍弃过神之眼,随后在北境经历了数年的流浪生活。

等到他回到蒙德,神之眼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上。

这些人并未因为【失去】神之眼这个举动而损失什么,充其量是暂时无法驱动元素力。

但也决然不会像稻妻的这些倒霉蛋一样,直接就跟失了智一样。

“据我所知,单纯因为【失去】神之眼,就要付出失去记忆乃至是死亡代价的,稻妻这边的情况很特殊。”

特殊的地方,恐怕并不是拿走神之眼这个行动,而是雷电将军和祂所修建的千手百眼神像。

这座神像多半有彻底隔绝神之眼和它的主人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而神之眼又和所谓的愿望联系在了一起,失去神之眼的时候,一个人也失去了和愿望有关的记忆。

这些人获得神之眼之后,本就是利用这份力量朝着自己的目标行进,可以说几乎都是在为自己的愿望奔波劳碌。

人生的记忆突然出现了大段的空白,也难怪他们突然都变得行为呆滞起来。

姜青并不纠结于将军的特殊,他绕过了这个话题,“我就直白一点说好了,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稻妻人,虽然我有神之眼,但假设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稻妻人······我想眼狩令并不算什么苛政。”

“当然可以这么假设。”北斗并不意外姜青的说辞,“你却是不是个稻妻人嘛。”

好吧,她觉得这说辞挺新鲜的。

但北斗还记得凝光的评价,姜青是很少会和强权斗争的人,他有和神明交易的胆大妄为,却对强权惯于权衡。

幕府对他不算强权,但将军一定是。

不过北斗还是很好奇,他打算从什么地方去为将军的政令加以解释。

“拥有神之眼的只是少数人,眼狩令当然不是正义的,但它的危害性并不大。”

“因为说到底,拥有神之眼的人太少了。”

“这群人之中,幕府要招揽一部分,而剩下的,才是眼狩令需要清理的对象。”

“以最残酷的结果来说,伤亡数字也颇为有限。”

失去神之眼也不会死,就是有点生不如死的味道了。

万叶思索了片刻,并不否认姜青的说辞。

他并不因为姜青的话而生气,因为姜青说话之前已经说了,他不是个稻妻人。

一个旁观者,当然可以无视情感因素,纯粹的从利益去考虑整件事情。

这么说来,眼狩令的危害确实还不如锁国令。

锁国令让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但眼狩令······眼狩令对普通人的生活干涉并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神之眼的价值多种多样。”姜青眺望着远处的离岛,“但对于幕府而言,不能够被纳入幕府武士体系内部的神之眼,其实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将军这么做肯定不是为了祂自己,反正就算力量如何庞大,祂也至少是当前七神体系的顶点之一。

但如果是幕府的统治的话······削弱稻妻的反抗力量并不算特殊。

“收拢神之眼最大的危害,其实就是降低了民间潜藏的力量,让他们面对天灾人祸的时候更加无能为力。”

“比如绀田村的周围有一群流浪武士,倘若幕府救援不及,村内有一位拥有神之眼的剑术大师,就可以让整个村子保持和平稳定,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而没有神之眼,什么剑术大师面对一群流浪武士,多半也只是被杀死这一条路而已。”

这也是神之眼对于幕府这个层面的唯一价值。

简单地应付一下普通的流浪武士或者魔物,降低幕府统治下可能存在的暴力问题。

这里的野伏众和海乱鬼当然不可能是那种“让我试试刀吧”这种等级的对手,手握利刃的武士们对于普通人来说固然棘手,可对于拥有神之眼,接受过正常训练的人来说,一个打十个并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而更往上,像是姜青和优菈这个等级,他们当然不可能一人敌军,但要抽身而退,多半是没问题的。

姜青姑且不论,优菈已经是常规情况下,天赋到了顶点的特殊情况了。

指望一人敌军······坦白些说,这不是光靠神之眼能够做到的。

如果努力修行就能够走到达达利亚、罗莎琳这个层次,那么这个世界的神明早就该准备退休了。

“这是神之眼的正面作用,但并不是说,拥有神之眼的人就一定会为善。”姜青说道,“能够获得神之眼的人,或许拥有强绝的意志,必然要实现愿望的坚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去做好事。”

神之眼只能算是一种力量,但人的选择会因为不同的遭遇而发生巨大的转折。

如果一个拥有神之眼的武士可以保护一座村庄,那么反过来,这个武士加入了流浪武士集团,他所能够造成的危害,远比他保护一座村庄要简单的多。

“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直接下达了眼狩令,这还真是······”

枫原万叶叹了一口气。

这倒也不算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无非是如何看待将军的分别而已。

倘若把将军视为暴君,眼狩令就是一项严苛而毫无道理的政令。

但倘若遵循神明爱人的逻辑,眼狩令就应该有更大的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真正怎么想的,还是要看将军自己的逻辑运行如何。

“倘若以将军的实力来筹算,神之眼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姜青语气轻松,“但统治这片土地的人是幕府,而幕府的实力和将军完全不是一个段位的。”

“收缴所有的神之眼,让天下能够掌握元素力的人全部收揽到幕府的麾下,幕府的武力就会获得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他们镇压敌人也会轻松许多。”

唯一的问题是,这是以牺牲战争潜力为代价的。

离开稻妻一看,外界有一千个拥有神之眼的【原神】,而稻妻可能只有六百或者七百个。

甚至还可能会更少。

削弱稻妻民众之中潜藏的力量,固然会让幕府更加容易地统治稻妻,但也会让稻妻变得疲软无力。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提瓦特的七国之间,是没有入侵战争的问题的。

幕府的核心武力是将军,将军能够解决的对手,幕府不必担忧;将军不能够解决的对手,幕府不用担忧。

只要雷电将军的神位不发生更迭,稻妻就永远可以自己玩自己的。

他们不必担心外敌,又不担心五百年前的那种席卷整个大陆的灾厄,只是应付稻妻内部的事务,那稻妻人自然是越弱越好。

“这么一说,对于幕府而言,眼狩令的结果确实是好的。”北斗两手一摊。

她也不是稻妻人,自然不必过多的体谅眼狩令对于拥有神之眼的人的残忍和不讲道理。

只从幕府和普通的稻妻人来说,眼狩令的危害并不大。

“如果没有海祗岛掀起的反抗军,那么幕府很快就能够完成眼狩令的推行。”

“这时候他们回过头来收拾一下这些野伏众和海乱鬼,幕府掌握了绝对的暴力,对于民众的统治自然也就稳固起来了。”

走到了这一步,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幕府内部的腐化和堕落。

“有些残忍的安全。”枫原万叶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仍旧反抗眼狩令,因为他和他的故友是眼狩令之下的直接利益受损者。

但这并不影响他理解姜青话里的意思。

并不是说拥有神之眼的就不是稻妻的子民了,只是相比较没有神之眼的,拥有神之眼的人太少了。

将军的做法等同于直接抛弃了大多数拥有神之眼之人的利益,单纯的为普通人营造了一个更加稳固的环境。

稳定不一定代表着幸福美满,但绝对是清理掉了诸多变数,让一切的反抗和灾难都在幕府的应对能力之内。

姜青点头附和,“确实残忍。”

眼狩令本质上只需要对拥有神之眼的人动手,但这并不意味着,幕府动手的时候,就是真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比如九条裟罗和神里绫华、神里绫人,他们拥有神之眼的消息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

但幕府军肯定不会把他们当作幕府的敌人,强行收缴他们的神之眼。

操纵幕府军的是那位天领奉行大人,他用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表明了自己对于眼狩令的态度。

“借助眼狩令削弱敌人。”

这就是很简单的操作了,算不上阳奉阴违,却也相差无几。

说到底,决定一个人的神之眼是立刻收缴,还是暂时算作幕府的战力,可以保留下来为幕府而战,这些都是一个人来划定的。

而这个人,就是九条孝行。

简单问一句,你是否愿意向九条家投诚并且效忠,供奉于九条家。

如果愿意,你们家的天才少年、门客都可以是幕府的战力,保留自己的神之眼。

如果不愿意,那你们就是眼狩令所要狩猎的敌人,是将军要进行狩眼的恶人。

幕府的贵族肯定也得有神之眼,尽管凝光也说了权力要比力量更加好用,但奥赛尔事件之后,她也会加上“大多数情况”的限制。

神之眼所代表的武力,幕府的贵族们可以不怎么看重,但绝对不能没有。

当然,九条孝行也不是真的横行无忌,这种借口用的多了,难免会被人攻讦。

但如果只是杀鸡儆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任何一项政令,哪怕它本意很好,但遇上九条孝行这种执行者,也难免公器私用,沦为野心家手里的工具和武器。

不过这就是姜青要面对的困难了,倒也没必要和枫原万叶和北斗过多的聊这个话题。

“稻妻的环境还真是复杂。”北斗耸了耸肩,“你这么说,我都有点不想接受海祗岛那位【现人神巫女】的委托了。”

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混乱果然也是一种秩序。

稻妻表面上看着混乱,不过是有人希望它混乱,并且从中谋取利益罢了。

果然是大人物们之间的博弈。

姜青微微叹了一口气。

真要说混乱,其实只要幕府下定决心,未必不能够短时间内平定反抗军。

最糟糕的情况,他也不看好反抗军能够赢。

再怎么说,幕府的大腿也是雷电将军。

祂默不作声的时候反抗军也许能够拖延下去,可祂认真起来······无想刃狭间的伟力还在提醒着所有人,凡人在神明面前的无力。

不过幸运的话,他只需要赢下一局就足够了。

第116章 115-有关目的

稻妻的大环境下,是幕府和海祗岛反抗军的双重势力。

抛开暗中搞事情的愚人众不谈,稻妻需要权衡的,也只有他们两家而已。

而这两家,海祗岛的反抗军是绝对的劣势。

海祗岛本来就不适合耕种,他们在军备和粮食上的储备,绝对没有办法和幕府相提并论。

而且兵士的数量,对兵士的训练和伤亡补贴,反抗军也不可能比得过作用稻妻一国之力的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