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9章

作者:天风黑月

  而在这段博文之后,便是一段视频附在下方。张敬点开视频一看,看到视频的清晰度很不错,而且由于是多维度摄像机,这种自带微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能够进行360度全景拍摄,这种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在影院能够使用VR设备进行立体观影,是目前院线电影的标配。

  而在视频中,因为拍摄的场景比较全面,就可以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角度进行制作。

  视频一开始,便是夜晚,竹林间的山道两旁,可以看到各种拍摄仪器与工作人员,镜头特意旋转了一圈,让视频外的观众能够了解这是一处片场。此时,片场诸人显然是在休息,互相间有说有笑。天空中应该是下着细雨,不少人都穿着一次性雨衣。

  然后,镜头便转向了一旁的山道,在夜色中,一个人影逐渐清晰,似慢实快的走了过来。

  略近些,便可看清,此人头戴一顶宽大的圆锥形竹斗笠,身穿一身天青色麻布宽袍,手持竹杖,赤足芒鞋,衣袂飘飘顺着山道一路行来。只是,因为斗笠的遮挡,始终无法看清其面容。

  镜头跟着这名斗笠人不断拉近,扫过他的斗笠、衣袍、竹杖、芒鞋……

  而弹幕上则是一片:

  大师!!!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1

  大师出现!

  …………

  此后,镜头便跟随着这名斗笠人走进了片场,这名斗笠人显然只是路过的旅客,面对两旁的摄影器材和剧组工作人员,连丝毫观望停留都没有,径直穿过拍摄场地中间的山道向前行进。

  便在此时,周围竹林剧烈的摇摆起来,显然是有急风袭来,此时镜头略微调整了角度,将坐在路旁的李芸放到了视频正中,只见她头顶的灯光摇晃,紧接着便是一片惊呼声,与此同时,一个沉重的灯罩自她头顶落了下来……

  场面混乱中,便见数米之外,那青袍人整个人一闪,如同瞬移一般出现在李芸身边,袍袖挥出,那灯罩应手飞出,之后便是一声爆响传来。

  这连串变故兔起鹘落,场面显得一片混乱,故而许多看视频的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结束了。以至于这部分的张敬看到一大片“再看一遍”“没看清”的弹幕刷过。

  之后,便是以孙越为首的剧组一众人想要留人,而那名青袍人毫不停留越走越远……

  因为距离的关系,镜头无法跟着众人拍摄,不过,在青袍人消失在镜头后,对着山道的镜头中,却依然可以听见隐隐有吟诵传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视频到此结束,张敬向下看评论区,发现此时已经有一千多条留言在讨论了,张敬大概看了一下,基本上网友是分成了两派,其中比较多的人还是倾向于这是剧组的一次炒作,例如这几条被多次点赞的评论:

  “不会又是自导自演的吧?还拍的这么清晰,感觉不靠谱啊!”

  “现在拍电影的都这么会玩的么?不但拍电影,连营销宣传片都一起拍了?”

  “炒作无底线!”

  “新的营销套路么?”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倾向相信剧组:

  “我觉得这是真的,你们没注意吗?剧组传上的是原片,没有经过特效修饰的。”

  “我感觉像真的,这人好厉害啊!!”

  其中还有玄门信徒,直接从宗教角度力挺:

  “无量天尊!礼阳山啊乃玄门三十六洞天之一,不知是哪位有道高真!”

  “记得4年前,我去‘礼阳观’进香时,就遇到过结庐而居的隐士,这些人是真的一心修行的!”

  当然,也有一些纯粹是粉丝:

  “你们心里不要那么龌龊好吗?你们知道姜姜有多努力吗?!怎么可能骗人,一定是真的!”

  “啊!我们小芸好可怜,这么危险,心疼,摸摸!真是谢谢那个高人啊!”

  最后,还有不少人其实是想要最后那首词:

  “没有人觉得最后那首词很不错吗?我网上找了一下哪里都没有,请问谁知道全词啊!”

  “那首词是真的好,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求全词。”

  “同求!”

  而张敬也注意到,有许多微博号已经转发了这条信息,其中就有剧组的一干人等,如导演孙越以及男女主演姜善云、李芸等都转发了这条信息。

  其中,李芸作为当事人还另外写了一篇短文,专门表达了自己当时的惊惧和对这位高人的感激与敬慕,称自己“有幸”能够遇到这样“奇侠小说里的人物”。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张敬觉得剧组方面应该是将这一次事件作为一次话题营销来推动了。当然,站在他的角度,是乐见这种情况的,目前就看事件的热度能达到哪种程度了。

  ………………………………

  第二日,张敬从旅馆出来,于阗已经是艳阳高照,此时是早上08:34,张敬此时腹中空空,准备找个地方吃早餐。

  街上此时已经有不少当地的民众,这里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这从街头居民的相貌上便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居民大多有着高鼻深目的相貌,发质带着卷曲,东西方混血的特征颇为明显。

  本地居民大多穿着传统服饰,那是一种类似袍子,又有些像马褂的衣服,大多破旧打着补丁。周围的建筑多是土坯房,道路并不宽敞,一路走来,张敬能够听到浮屠教的钟声和萨满教的鼓声混合响起,这也能窥见在这片土地上,宗教信仰的复杂性。

  手中打开着电子地图,地图是他早先下载的,可以离线查阅,张敬向着于阗玉石大巴扎的方向走去。巴扎为当地语集市的意思。一边走,一边左右观察,准备遇到买早点的就买些随便吃点。

  当他走过一个街道拐角时,看到前方的路边走来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女孩,大约8~10岁的样子。这小女孩衣着破烂,头发有些干枯,手中提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低着头,不时的瞟向四周,眼神中满是带着茫然而踌躇的神色。

第七十七章 玉石大巴扎

  当她看到正向她走来的张敬时,她的眼神明显在张敬远比当地人整洁,且毫无破损的衣物上停留了一会儿,接着便仿佛下了决心一般向着张敬走了过来。

  “先生,请问……您需要玉米吗?”那女孩走到张敬面前,看了他一眼,接着低下头小声道。

  张敬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女孩,见她走到面前便停住了脚步,只是听到她的问题,倒也楞了一下,下意识的反问道:“玉米?”

  “嗯,玉米……”女孩的官话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她竭力的咬准读音,希望让张敬听清楚。接着,她提起手中的袋子,打开朝着张敬展示,张敬看到里面有一些干瘪的玉米粒,但是并不多。

  张敬看着女孩瘦的露出颧骨的面孔和带着期待的大眼睛,沉默了一下,然后蹲下身,语气温和的问道:“和叔叔说,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为什么出来卖玉米?”

  也许是张敬语气中的温柔触动了小女孩敏感的神经,她怔怔的看了张敬一会儿,忽然间,眼泪扑簌簌的便落了下来:“妈妈……妈妈病了……我想去买药……但……但是没钱,家里就只有这些玉米了……”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张敬想了想,取出了自己的钱包,翻了翻,取出三张一百元折了两折,放在小女孩手中,同时盯着她的眼睛:“这个你拿着,但注意,不要让别人看到。”

  张敬说的比较慢,以便让小女孩能够听清他的话。接着他又将所有的零钱都取了出来,也不数,就这么都放到小女孩的手上:“先用这个,不要一次都拿出来,不要让坏人看见。”

  “叔叔的话听明白了吗?”

  “嗯!”小女孩捧着钱,看着张敬,然后用力点了点头。接着,她递过了那袋玉米。

  张敬也不推辞,接过了玉米,然后伸手摸了摸她的头:“你是个很棒的孩子,记住,困难总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嗯!”

  “好了,去吧……记住,别让别人看到你的钱。”张敬站起身,再一次提醒道。

  “嗯!”女孩用力点了点头,接着便转身离开,刚跑出两部,又站住了,转过身来猛地向张敬做了个近乎90度的鞠躬:“您是个好人,叔叔!”

  这算是……被发了好人卡么?张敬目送女孩离去的背影,心情却有些沉重。但他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实在不少,尤其是类似这里这般不发达的地区。

  将手中的那袋玉米塞进了背包中,张敬继续向前,他很快便找到了一处卖囊和烤肉的铺子,买了一些烤好的囊和烤肉,就着一碗酸奶吃了起来,吃饱喝足,他继续向着大巴扎的方向行去。

  当张敬到达于阗玉石大巴扎的时候,大巴扎里已经颇为热闹了,许多客商在大巴扎的摊位前驻足,不时有问价的。

  大巴扎最早是自发形成的,后来形成规模后,当地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同时也为了征税的方便,便建了室内交易市场。但许多小商人和当地的一些手里有玉石的农民,还是更愿意将摊位摆在外面,因为外面的摊位是按日交租的,随到随摆,不像室内摊位是按年交租的,多是一些有实力的商人。

  张敬混在人流中,一个摊位一个摊位观看过去,不时的也停下听听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这能让他更多的了解市场上玉石的大概价格。

  摊位上卖得基本都是原石,一路看来,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大小形状各异的原石。

  一般而言,于阗玉有两大品种,分别是山料和籽料。山料指的是从玉矿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玉石,由于是山中直接开采,故名山料。山料普遍呈现不规则棱角块状,块度较大。而另一种则是资料,资料指的是山中的玉料,因为风化剥落等原因,从矿山分离出来,滚落到山脚下的白玉河中,被河水冲刷,在河床滚动,最终形成的有着风化外皮的矿料。籽料主要的开采方式是在河道中挖掘或者捡拾获得,由于玉价一路走高,河道中的卵石早已经被当地人翻了无数遍了。

  因为在河道中冲刷,翻滚,将疏松的部分都剥离了,只留下最致密的部分,故而,总体而言,同品种的玉料想对比,籽料从密度,油润度等方面,质量要普遍高于山料,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对于张敬而言,山料一般直接能够看到石肉,所以赌性不大,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捡漏空间,他是不考虑的。而籽料,因为长期风吹日晒水流冲击,普遍圆润而有着风化石皮,当然软玉的石皮不像翡翠那样的硬玉,翡翠的石皮很厚,基本看不透内部,而大部分籽料即便有着石皮,也很薄,一般略有经验之人便可以透过石皮可以轻易判断出其质地。然而,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例如黑皮、糖皮,这些类型的石皮颜色深沉且厚,很难透过皮层看清玉石内部颜色,只能凭借经验判断。而张敬主要想要寻找的,便是这一类玉石。正因为肉眼无法看透,他的秘术才有用武之地。

  看了十几个摊位,都没有遇到合意的玉料,张敬也不着急,一个一个摊位继续看下去,终于,在一处摊位上,他看到一枚拳头大小的椭圆玉料,运起秘术观察,一团既白且亮的光晕自玉料中心亮起。

  张敬随即收回秘术,借助墨镜的遮掩,旁人无法注意到他的异常。张敬于是蹲下身,伸手指了指这枚玉料,询问摊主:“这个多少钱?”

  摊主是一个当地农民打扮的人,头戴一顶遮阳的草帽,皮肤黝黑,见张敬问话,便伸出1个手指:“好东西,10000元。”

  “你这个皮太厚,看不到肉,我出3000元,行我就拿走。”张敬一边说,一边又拿起他摊子上其他的玉石看着,做出不甚在意的样子。

  那摊主显然也知道自己这枚玉石赌性大,况且这里的交易就是如此,有着较大的还价空间,想了想,又伸出五个手指:“5000,你拿走。”

  两人僵持了一阵,最终以各退一步,4000元成交。

  在询问了摊主可以用手机支付后,张敬给他转过去4000元,于是获得了自己今天的第一枚收获。

  将这枚玉石放进了背后的背包中,张敬继续向前走去。

  大约一刻钟后,张敬又在一个老人的摊位上收获了一块足有三公斤重的黑皮料子,这块料子花了他1万元才拿下。

  继续向前,当张敬大略看完那些露天摊位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而张敬此时的背包也被塞的鼓鼓囊囊的,一个上午的功夫,他一共收获了9块料子,最小的差不多鸡蛋大,而最大的便是那块3公斤重的黑皮料子。

  这些玉料一共花费了他49000元钱。

  在这期间,张敬也看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假货,染色、火烧、酸蚀……各种类型都有,不过,这些作假方式,在张敬的真火炼瞳窥探下,都无所遁形。

  背包已经快装不下了,好在张敬有个更好的办法,他找了一个偏僻无人的位置,用玉牌穿越回了黎山洞天,然后将玉料都放在洞天之中,之后,又背着空出来的背包回到了大巴扎。

  洞天暂时可以作为一个移动仓库来使用。

  张敬目前已经基本能确定,只要在地球上,在没有收到特殊影响的情况下,他便能够通过玉牌自如的来回洞天和地球,这是基于某种锚定原理,他凭借神念能够隐约感知到,虽然目前他还无法彻底理解这种技术。

  回到大巴扎后,张敬准备先去找个地方吃一顿,一上午反复使用秘术,让他觉得自己需要补充一些营养。

  在大巴扎附近的一间经营烤肉的馆子里,张敬点了一只烤全羊,这里的烤全羊用的是本地产的小滩羊现烤,在一张巨大的不断旋转的铁架子上烤制金黄,然后老板在羊身上切开细密的口子,撒上香料,吃起来口感酥脆多汁,味道相当不错。如果不是等待的时间有些长,张敬甚至准备再点一只。

  就着一些囊和羊汤,张敬风卷残云的吃下了足够普通两三人份的食物,这才满意的付钱离开,他盘算着,离开之前还要来这里吃一次,毕竟在南方很难吃到如此地道的烤全羊。

  下午,张敬继续他的大巴扎淘宝之旅,由于上午已经把露天摊位看的差不多了,故而,下午张敬主要进入了室内交易市场淘货。

  走进室内交易市场,张敬发现,这里的情况和临州通宝城不同,通宝城内部有着良好的装修,有空调,内部是一个个规整的商铺。这里的内部基本没有什么装修,只是简单的将墙壁刷白,地面就是简单的水泥地面,商贩们将一张张地毯铺在地上,每一张地毯便是一个商铺,其实,除了能遮风挡雨外,和外面的露天商铺也没什么不同。

  不过,张敬还是发现,整体而言,这里的原石质量,确实相较于室外要高出至少一个档次。

  他甚至看到了几块足有上百斤的巨大白玉,想来都是价值不菲的存在。下午的淘货要比上午更顺利一些,不过一刻钟,张敬便又买到了一块五公斤重的深枣红皮大料,花费了他20000元钱。

  此外,他还在一个铺子上顺手买了几块看着精巧可喜的小籽料挂坠,预备着之后可以送人用。

  继续往前看,张敬忽然发现前方角落里一处摊位前围了许多人,有近十人在那儿七嘴八舌的争论着什么,好奇之下,他走过去看,却发现在那摊位的正中间,摆着一块巨大的枣红皮混合黑皮的料子,料子表皮柔润,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摩挲,张敬目测了一下,觉得这料子应该不会低于200斤重。

  “你这料子不是明料,要是切出来是杂色料可就亏大了……”一个操着一口标准官话的胖子捋着胡子道。

  “就是,老板你不如拿去切了,切出来好的话,你可就发了……”一旁有人起哄道。

  很显然,这么大块的枣红皮料子,非常少见,许多人都感到好奇。

  “不切,不切……”那老板一副当地商人的打扮,口音浓重,盘坐在那儿,只是摆手。

  “30万,30万你要能出的话,我拿去赌赌。”旁边一个一直蹲着的老者,伸手按着那玉料,盯着老板道。

  “最少一百万,少一分都不卖。”那玉商摇头,很是固执的道。

  “你这价太贵了,你这块整料赌性太大,你很难卖出去的,你得让一点。”

  “老板你切了吧,切开几块,更好卖。”

  起哄者不少,尤其是有几个叫的大声的,虽然口口声声老板的价格太高,但却迟迟不愿意离开。张敬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块玉料,心中大概也明白这些人的想法。这块玉料皮质油润,虽然皮色极重,完全看不到内部的情况,但必须说,这种皮色的玉石,运气好,是能开出白玉的,甚至最顶级的羊脂玉,其中也有不少是枣红皮色的,正所谓“籽料挂红,价值连城”,类似眼前这块玉,虽然不敢说羊脂玉,但是出白玉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当然,如果不是白玉而是杂色玉,那么这个价格肯定就亏了,如果里面纯度还不佳,那么就亏大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价格太贵,老板不愿意降价,而这块玉又太大,想赌一把的人也不敢贸然下手。

  张敬悄悄运起秘术,看向这块玉料,然后他便看到,这玉石通体被白光笼罩,这白光远比此前他看到的其他石料要强烈,甚至带有隐隐红芒,显示出一种淡淡的粉色。

  收起秘术,张敬心中便已经有了判断,他上前蹲下,指着那玉料询问道:“老板,这块玉料多重?怎么卖?”

  “230斤,一百万,不还价。”见又有人询价,老板口音浓重的报出了价格,也不做任何推销,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

  “小伙子,这玉赌性太大,价格高了,如果不出白玉,那就亏了……”一旁之前报价30万的那名老者叹道,同时,又咬了咬牙,再次报价道:“50万,老板你让一些,这交易就成了。”

  “不让的,少一分都不卖的。”那玉商一副光棍的模样,只是摇头。

  张敬心中明白,这老者是真想买,所以才在这里磨,想压老板降价,刚才劝阻自己也是出于这个意思。

  不过,应该说,他的话也没错,以目前的价格,一百万,确实偏高了些,张敬通过一上午的讨价还价,已经对此地的玉价有了大概的了解。公平来说,老者的50万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你这人也太固执了,一点都不让……”那老者显然也有些不爽。

  “卖不掉就放着,好东西,不便宜卖!”那玉商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

  “一百万,我买了,我就赌一赌。”张敬故作思考状,之后,一拍石头咬牙道。

  “小伙子,你可想清楚了……”那老者闻言也是一惊,只是,还没等他再说什么,张敬已经摇头道:“这玉不错,我觉得值得赌一赌,输了就当交学费了。”

  他这话说的豪气,老者顿时哑口,这种情况下他要是再劝就有些坏规矩了,这里地处边疆,民风彪悍,即便是商人也有不少敢于直接拔刀子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