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50章

作者:天风黑月

  在大堂做了登记后,江善林在大堂的业主标识牌旁驻足了一会儿,他注意到,标注了33层目前只入住了一家业主,使用的是临时标识“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看的出应该是刚刚入驻。

  负责大堂接待的工作人员帮江善林刷了卡,随着33楼的按钮亮起,电梯开始缓缓上升。

  33的数字在电梯间亮起,电梯门再次打开,江善林略带忐忑的走出了电梯,左右环顾了一下,见左侧的玻璃移门上贴着写着“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印刷体纸张,看得出是临时贴上的。

  于是他便向左侧走了过去,移门自动打开,移门后是宽敞的前台,一位身着藏青色女式公服,下身着一条同色过膝裙的年轻女士迎了上来,一脸微笑的礼貌向他躬身行礼:“您好,请问,是江先生吗?”

  “您好,我是江善林。”江善林忙拱手回礼。

  “您到的有些早,不过张先生已经到了,我去通报一下,您稍等。”那女士将其带到了会客区,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好的。”江善林点了点头,目送那女士转头离去,便坐了下来,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不错,宽敞的办公区,一面是落地大窗,能够直接看见不远处的澜江江景,使得这里的环境比起他以前在罗理仕时的办公环境更加的通透。在这样的办公环境中,心情也仿佛明朗了一些。

  到处都可以看到新单位刚入驻的景象,除了刚才那位前台女士外,他没有再看到其他任何员工,也没有在墙壁上看到诸如工作日程表、愿景、口号之类的东西,看来都还没来得及安排。

  他收束了一下心情,在心中默默的默诵着自己的简历以及一会儿可能询问到自己的问题,便在此时,随着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刚才那位女士又返了回来。

  “江先生,请随我来。”

  跟着这位女士,走过一个拐角,在一间拉着百叶窗的玻璃办公室前停了下来,只见那位女士恭敬的在办公室的门上敲了敲,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请进。”

  江善林在身旁女士的示意下,提着公文包走了进去,却见办公室的宽大办公桌后坐着一名身着青色羽士袍的年轻人,头上简单的扎了一个小发髻,插着一根青玉簪,这年轻人的双目极有神采,自有一种独特且自信的气质。江善林第一眼看去,心中便判断这也许是哪家士族或勋贵的子弟。

  江善林走进时,那年轻人已经笑着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拱手道:“是江先生吧?鄙姓张,表字鸿渐,幸会。”

  “幸会幸会,您称我知行便好。”

  “那好,知行,坐。”那年轻人指了指摆在自己桌前的一张转椅。

  这年轻人自然正是张敬,门口的那位前台女士,是他找光合管理咨询公司的魏曼玲临时调来的。

  张敬已经和魏曼玲谈妥,未来基金会的财务工作,将外包给她们负责。光合管理咨询公司旗下拥有自己的会记师事务所——光合会计师事务所,同样也是世界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各项管理都相当规范。

  当然,也不是以简单挂靠的方式处理,而是需要他们专门招聘一名财务总监及两名专职会记坐班,每天直接到东瑞大厦33楼的基金会工作。管理时,也实行双重管理,当然,业务培训与财务标准等方面,都由光合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这是张敬在没有自己专门的财务团队的情况下,保证财务独立性的一种措施。而同样的,审计人员也将会照此处理。毕竟,绝对的权力代表绝对的腐败,他虽然准备甩手,但不代表真的什么都不布置,那等于是在鼓励员工贪污。即便有许愿书的保险,也不能这么干。

  “今天约你过来,就是随便聊聊,知行尽可畅所欲言。”张敬笑道,此时,门又打了开来,确是刚才前台的那位女士又端了两杯泡好的茶水过来。

  见江善林略有些拘谨的点头表示明白,张敬便又道:“之前的简历我已经看过了,不过,还是想听听知行你再介绍一下自己。”

  “好的,那我就先简单说说我的经历……”

  张敬认真的听着江善林的讲述,其实他的经历也并不复杂,他出生于江东省的一座小县城,毕业于一所地方上知名大学的金融专业,由于不是顶级名校,故而毕业后辗转了几家公司,在几个不同行业都做过。

  25岁那年,因为学长的引荐,进入了一家临州当地的投资公司。

  28岁那年,积累了一定资历的他成功的入职了,当时刚进入大昭市场的罗理仕-昭国投资有限公司。此后,便再没有挪过窝。不过,从他罗列出的一则则数据清晰的投资经历中,张敬能够看出,这是一位有着丰富投行从业经历,且业务非常扎实的实干型人才。

  虽然,除了前世买过几只股票外,张敬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接触过金融行业,不过他还是有所耳闻,在诸如投行、律师这类在一般人眼中光鲜的行当里,一个没有名校光环的人,想要出头,难度有多大。

  而眼前这名男人,在外企能够爬到P7岗,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情况下。

  …………………………

  在询问了几个专业方面的问题后,张敬忽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知行,恕我直言,你已经在罗理仕干了足足二十年,为什么会忽然想到离开呢?”

  江善林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于是便将自己是如何得罪了新任公司老大,然后便在几天后收到了解雇的要求。为此,江善林还再三解释了,这不是因为自己在业务上有什么问题……

  不过,让他略有些奇怪的是,眼前这位张先生,似乎将主要注意点放在了他收到解雇要求并离职的时间上,还专门和他确认了具体时间。

  而在张敬看来,这位江先生被解雇的时间,恰恰正是自己在许愿书上许下新的愿望不久,这为他的选择压上了重重一个筹码。

  “喝酒误事,祸从口出……”张敬最后轻叹了一声。

  江善林心中一沉,却只能默然的点了点头。

  “君子慎独,谨言慎行。若知行今后为我做事,这点还需牢记。”

  江善林闻言,非但没有被年轻人教导的羞辱感,反而因为听出了其中言外之意的而感到心下一松,忙脸色郑重的抱拳道:“必当谨记在心。”

  “好了,”张敬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微笑岔开了话题:“想必知行你也会对我们基金会的情况比较好奇吧?”

  “确实有一些好奇。”江善林适时陪笑道。

  “其实,我们这家“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是新成立的。主要,是为了实践我个人的一些理念。”

  “不知知行你对目前的投资市场上的热点行业怎么看?”

  “近几十年来,投资的热点一直集中在宇航、深空探索、能源、新兴电子产业等等相关产业上,基本都是与前沿科技相关的……”江善林立即开口道:“尤其是前不久刚刚宣布突破的空间跃迁技术,现在各大投资公司都对相关产业投下了重注……”

  江善林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张敬则在一旁耐心倾听,这些信息有些是他此前便清楚的,而有些,确实是只有江善林这种职业投资人士凭借敏锐的嗅觉捕捉到的前沿信息。

  讲述了足有一刻钟时间,最后张敬抚掌赞道:“很有见地。不过,知行,正如你所见的,我们要做的,和你以往做的那些纯粹的商业投资不同。”

  “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我们的愿景,就是在这个人类的边疆正不断的向深空拓展的时代,守望那些来自人类最初时代的精神与记忆。”

  “我个人认为,科技的发展,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传统以及人文土壤作为沉淀的。有时候,我们走的太远,跑的太快,就好像一个放飞的风筝,如果没有那根始终牵在手中的线,那么,最终风筝将飞向何处,就连它自己也不会知道。”

  江善林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张敬,表面上一副仔细倾听的神态,心中却是思绪连篇。他思忖着,没看出来,眼前的这位张先生,似乎是一名“卡斯替主义”的信奉者。

  所谓的“卡斯替主义”,指的是发源自新大陆的一种理念,由原正教牧师卡斯替提出,认为人类应该更多的追求自身的精神世界,并将更多的资源用来提升民众的生活,而花费大量资源去探索深空,完全是无用的。

  而在大昭,一些电视节目中,官方主流的舆论,对这种理念是持批判态度的。

  张敬自然不清楚江善林在想什么,他继续满口跑火车:

  “那么,什么是牵着我们这时代的线呢?我认为,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以及寄托着传统与文化的载体,也就是文物。”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万事俱备

  “事实上,我本人,便是一个文物收藏的爱好者,尤其是那些,承载了人类最初时代的古文物,我认为,其人文价值尤其值得重视。”

  “也因此,我愿意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一些钱,开展古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这便是我成立‘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初衷。”

  “真是……真是令人赞叹的理想。”江善林由衷的点头赞道,只是,在他的心中,其实想说的是“真是钱多了烧的”。

  “知行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就好。”张敬状似欣慰的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仅仅购买几件文物,或者向某个博物馆捐一笔钱,那样的行动,并不能给古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带来什么本质性的改变。”

  “所以,我觉得‘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应该是一个孵化形的基金,我们将对世界范围内,有关于文物,尤其是历史久远的人类早期的古文物的收藏、交易、保护、展览、图片拍摄、传媒等相关方面的项目,无论它们是否具备盈利前景,我们都要予以评估,并择优进行投资。”

  “无论是否盈利吗?”江善林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壕”的投资理念,一时间有些拐不过弯来。

  “是的,当然,也不是胡乱投资,我目前已经在让光合管理咨询公司进行行业调查了,届时得出的调查报告将成为我们投资的依据。当然,这样的调查报告,我建议以后要经常进行,这样随时了解行业的变动趋势。”张敬伸出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敲击了两下:

  “当然,不以盈利为重点,不代表我们没有重点。只是,相对于盈利,我个人更认同项目在行业中,乃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我觉得,那些能够覆盖更多从业人士、文物或者藏家、爱好者的项目,就应该是我们重点投资的对象。”

  “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文物的保护和统计工作,我要求基金会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建立技术以及信息收集团队,将数据库与我们投资的那些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接,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此外,建立一个精干的线下团队,对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品市场等地的文物进行数据采集、拍照等工作。我要求,一年之内,我要看到一个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有关文物,尤其是人类文明初期古文物的大型数据库。”

  “最后,我们要有自己的鉴定和采购人员,基于我个人的爱好,对于一些我个人比较看中的物品,需要有采购人员出面将其买回来。当然,这部分费用,由我个人支付,不会走基金会的账目。”

  江善林有些懵,他觉得,在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清新脱俗,这么有想法的大佬。虽然,这个大佬看上去似乎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

  “张先生,您的意思,我大概清楚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具有想象力的项目,不过……”江善林斟酌了一下言辞,道:“根据我在投行工作的经验,这应该会涉及到相当不菲的经费。”

  “哦?你觉得,可能需要多少?”张敬其实心里也没有一个大概的概念,此时见到江善林这样的“专业人士”,便饶有兴致的发问道。

  “因为,我之前没有对文物及相关行业进行过调研,也没有看到相关研报,所以目前我无法给您准确的数字。”江善林想了想,接着道:“不过,按照您刚才的想法,我估计每年花费在团队人员上的费用,不会低于300万,具体我还需要进行具体估算。此外,关于投资方面,我觉得,如果要进行全球范围的投资,先期募资规模,估计需要5000万以上……”

  说完,江善林见眼前的年轻人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忽然心中有些忐忑,有些担心面前的年轻人一甩袖子,决定不干了。

  “嗯……这个注资额度,我觉得,还是需要的……”张敬两手在面前交握:“这样,我先期,准备向基金会注资一亿元,至于后续的,根据后续的项目情况再定。”

  ……………………………………

  直到从东瑞大厦的电梯下到地下车库,回到自己的车上,江善林的心中还是有些混乱的,充斥着某种不真实的感觉。

  按说,他这样的投资行业的老手,平日里形形**的人物见的多了,就是那些张口闭口要做百亿级的上市公司家伙,也不是没见过。

  只是,像今天这位年轻人的自信神态,却又似乎不是那种只知道吹嘘的样子货,然而要说是真的吧……开口就是一亿元的注资。要知道,在江善林看来,无论他从哪方面考虑,这似乎都不是什么有着远大商业前景的项目。

  似乎,便如那位年轻的张鸿渐先生所言,他真的是为了那个“守望那些来自人类最初时代的精神与记忆”的愿景。

  “张……”江善林又仔细的思考了一阵那个年轻人的姓氏,回想了一下本地的士绅豪门,却又想不到有哪家大族是姓张的。

  只是,无论如何,江善林还是决定按照这位鸿渐先生的嘱咐,开始基金会组织架构的初期设计。按照那位先生的意思,具体是否能够录用他,明后天就将会有个结果。而看这次面试的情况,江善林觉得自己被录用的可能性还是颇大的。

  在江善林看来,只要这位张先生能够将承诺的薪酬落实到位,无论他有着什么样的愿景,只要不是让他去卖彩虹丸或者快乐粉,哪怕再不可思议的想法,他也会去尽力落实。

  毕竟,他需要这份工作,银行信用卡每月的卡账更是无比清晰的告诉他这一点。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2月28日16:39东瑞大厦33楼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

  张敬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办公桌后面,刚刚以基金会的名义发出了一封给江善林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通知他,被录取了。

  这几天里,张敬收到了20多份简历,并从中筛选出了5名不同来历的求职者进行面试。不过在进行了比较后,他最终还是觉得,江善林这个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最为适合,于是,便不准备继续筛选下去,最终做出了决定。

  邮件发出后,张敬坐在办公桌后的高背转移上,侧身看了一阵窗外的江景,然后召唤出了许愿书。

  “愿望:我许愿,我刚才在“快鱼直招”上发布的招聘需求,将能够顺利的招募到无论职业能力还是个人操守品性,都符合我心意的合适人选。

  该愿望已完成

  扣除许愿点5000点。”

  看着许愿书上的黑色文字,张敬满意的点了点头。

  ……………………………………

  承和三十六年西历2015年12月29日09:15东瑞大厦33楼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大会议室

  “知行,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魏曼玲,魏子华女士,我的私人财物顾问,目前就职于自光合管理咨询公司。”

  “子华,这位是江善林,江知行先生,今后‘历史文物保护研究基金会’的日常运转,我就交托给知行来处理了。”

  “你们两位,之后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对接合作的。”会议室中,张敬笑着为坐在下手的两人做着介绍。

  因为在此前的交流及业务中,魏曼玲表现出了干练高效的工作作风,让张敬感觉颇佳,故而便干脆聘请她作为自己的私人财物顾问。有了这样的关系,在一些更为琐碎复杂的公司及私人事务的处理上,便会更加的方便。

  当然,这本也是咨询公司的正常业务之一,而能够成为张敬这样高净值客户的私人财物顾问,其实也是魏曼玲这类咨询公司从业者难得的机遇,能够为她个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故而她也很上心,想要维护好张敬这个大客户。

  而江善林,则是在昨天下午收到的通知,告知他已经被确认录用,请他第二日上午09:00准时到此前面试的东瑞大厦33楼报道。

  而当他今天早早的来到办公室后,还没来得及办理入职,便被张敬叫了过去,拉来会议室开会。

  两人都是久历职场,应对这种场面,自然是一团和气,互相站起拱手见礼。

  “这次把你们叫来开会,主要是确认一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张敬看了看两人都是洗耳恭听的样子,便满意的继续道:

  “先说一下基金会的成立事项,这是目前首要的事情。之前,我和子华确认过,光合方面将在下周末之前完成基金会的注册工作。”

  说着,张敬看向魏曼玲:“子华,没错吧?”

  “是的,应您的要求,我已经让公司的同事尽可能采用最快的方式办理了,因为涉及二级基金的注册,所以时间上会稍慢一些,预计会到下周末之前完成。”

  “可以。”张敬点了点头,指了指会议室外,透过玻璃隔墙可以看到的办公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公司的办公地点就放在这里,场地已经租下来了。知行,我看到你刚才已经逛了一圈,怎么样?空间方面,应该够用吧?”

  见张敬将目光看过来,江善林忙点头道:“东家,空间方面足够了。”

  “那就好,如果以后不够了,那么再换地方就是了。”张敬点了点头:“下面,我主要说一下基金会架构方面的问题。”

  “管理方面,主要是以知行为主,我不会过多的插手管理方面的事情,之后我们讨论一下组织架构,确定以后,就尽快去推动。”张敬伸手在桌上敲了敲:“不过,有一点,财务和审计,要独立运行。”

  “财务方面,将会交给光合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三名财务人员,会专门驻点在基金会。编制上,进行双重管理。”张敬指了指一旁专门的办公室:“我看到除了财务总监还在招聘外,两名会记已经到岗了。这段时间基金会初创,可以让她们兼职一下行政的工作。”

  “另外,基金会的审计,每年一次,将会按照正规的审计流程进行,这方面,会交给天堂鸟会计师事务所,我也已经和他们沟通过了。”

  “我有一说一,这里没有不信任任何人的意思。”张敬看向江善林:“我个人一向认为,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关于这部分架构,知行你能够理解吧?”

  “当然,东家考虑的很周到。”江善林忙点头道,事实上,目前的他,自己也还是个新人,还没将角色转换到一个掌握上亿现金的基金会掌舵者的角色。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违逆张敬的意见。

  “嗯。”张敬点了点头,想了想后,又看向魏曼玲道:“子华,财务方面,有一点我也要提前打招呼,在保证独立性的同时,一切合理的财务流程,都不允许出现推诿拖沓的情况,这是我着重要强调的一点,之后财务总监到任,你要专门和他说明这一点!”

  “好的,张先生,这方面请您放心。”魏曼玲忙道。

  张敬点了点头,又环视两人道:“因为基金会还没注册完成,所以先期的一些费用,光合那儿先开设一个特别账户,我放500万进去,一些先期的费用,就从这里支取。”

  “好的,我下会就安排。”魏曼玲点头道,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点了点头,张敬看向江善林:“尽快开始人员的招募,不用等到基金会注册完成。”

  江善林忙点头应是。

  “很好,那么会就先开到这里,知行,你留一下,我和你碰一下组织架构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