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173章

作者:天风黑月

  待到中午午饭时,皇后特地留师父在宫中用膳,表现出了相当的敬重之意。尤其令余德昭感到暗暗佩服的是,师父面对当今皇后殿下,自始至终挥洒自如,风仪气度令人赞叹。

  用完午膳,原本皇后还想留下师父再请教一阵问题,然而此时忽有内侍女官过来传旨,说陛下闻听云霄山李住持入宫,想要召李住持前往一叙。

  对于余德昭而言,无疑这是超乎预料的事情,即便当今社会已然不是上百年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一些关于平等、民权等的思潮也逐渐的在社会上发酵,然而,数千年的皇权思想浸淫之下,便是再激进的学者,在真正提到皇室的时候,都是带着三分小心与恭敬的,更别说当今皇帝陛下。

  在普通人眼中,皇帝召见,实在是值得光宗耀祖的大事,即便是余德昭这样的方外之人都不例外。

  至少,在余德昭在得知即将被皇帝召见后,心跳便一直没有彻底平复下来,只觉得整个头脑都是混乱的……

  不过,师父却明显显得平静许多,只是微微一笑,先是行礼如仪向皇后告辞,接着,便向着为首那名六十余岁的传旨女官从容道:“如此,便请贵官引路。”

  ………………………………

  ……………………

第四百二十七章 面圣

  由于一贯以来的习俗,紫禁城内部是不允许骑马的,而在进入现代社会后,这个规定则衍生为宫禁之内不得行车。

  故而师徒二人在内侍引领下,大约走了二十来分钟,这才到达了皇帝所在的瑞安宫。

  “皇爷就在里面等待住持。”那名领头的女官在瑞安宫御书房外停住了,一脸微笑的向李景信道。接着,又看了眼李景信身后的余德昭:“这位小师父,便先去茶歇等待吧。”

  “德昭,你先去一旁捎待。”李景信见此,低声吩咐了弟子一句。

  “是,师父。”不能面见陛下,余德昭心中略略有些失望,不过也只是一闪即逝的情绪而已,当下恭敬应是,接着便随着一旁另一名内侍引导离开。

  “李住持且随我来。”

  李景信点了点头,整了整衣冠,面色一片冲和平淡之色,跟在那女官身后,跨步进入御书房。

  御书房中温暖如春,出于节俭的考量,先皇曾有喻令,不得在宫室中大面积使用暖气,只在寝室、暖阁、书房等部分房间使用。而今上继位后,也延续了先皇的这项制度。

  御书房极为宽敞,书房正中是一个做工精致的铜制鎏金香炉,淡雅的檀香味正缓慢的自香炉中散发开来。

  书房里摆着大量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文档,承和帝陈柄泰正坐在书房南侧的御案前翻阅着文件,此时他并未穿着如日前祭祀时那般的郑重服饰,只是穿着一身赭黄色圆领窄袖便服,腰间束着革带,头上戴一顶九龙盘绞金丝小冠。

  “皇爷,李住持觐见。”女官在门口通报了一声,便见皇帝放下手中文件,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

  女官于是让开身位,伸手恭敬的邀请身后的李景信入内。

  “山人李景信参见陛下,陛下福寿康健。”

  “哈哈哈,朕早闻李住持之名,缘悭一面,今日听闻住持进宫,正好邀来一叙,住持无需多礼。”皇帝笑着站起了身,接着伸手向一旁的紫檀木沙发上一引。

  李景信略一迟疑,见皇帝已经在主位上坐下,这才在一旁的辅位上坐了下来。

  一名一直默默侍立角落的女官轻巧的走上前来奉上了茶水,之后,又退了回去,如同一尊泥塑般躬身立定。

  “住持是几日入京的?”皇帝微笑道。

  “13日便过来了。”李景信点头回应道。

  “在京可还住的习惯?这北地气候比起南方要更冷一些,这几日雪化,温度比起往常更低一些。”

  “多谢陛下挂怀,京师食宿已是极好。老朽方外之人,对此也不甚挑剔,有一落脚处便可。”

  “哈哈哈,来,住持尝尝朕这里的龙团,还是前年南诏上贡的贡茶,朕还没来得及喝,刚刚让内侍特地找出来的。”

  李景信忙道不敢,小心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住持是从皇后处过来吧?”

  “是的,娘娘留了一餐斋饭,论了一些经义上的问题。”

  “听闻云霄山乃是玄门南方大宗,皇后前些日子在读当年萧真人所著的《玄元他说》很是赞叹,朕亦看了部分,颇有收获啊。”

  “不过,朕对一些内容,还是不甚明白,正好住持这次过来……”

  皇帝说着,随口引用了几句书中的典故,李景信对于自己师父的作品自是不陌生,闻言立即明白,眼前这位陛下是真的读过,而不是随口客套的那种。

  当下便也为他细细解释,如此一来二去,气氛愈发融洽。

  …………………………

  ……………………

  “萧真人真乃一代大家,微言大义啊……”

  “老朽代家师谢过陛下之赞。”

  “原本,朕亦想得了空,去定海走走,拜会一下萧真人,奈何天不假年,便得到了真人羽化的消息。”

  皇帝叹了口气,接着,眸光一凝,看向李景信:“朕曾闻,玄门有羽化成仙之说,萧真人羽化当日的声势,颇为壮观,朕亦是看了当时的视频,不知……这羽化,究竟有何说法?是否真是玄门所谓的成仙?”

  对于这个问题,李景信并不感到突兀,事实上,在此之前,宗教事务局方面早已经旁敲侧击的询问过几次,不过都让他引经据典的顾左右而言他,而事务局方面大约也是以为这里涉及到一些所谓的“不传之秘”,便也没有真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皇帝这次则是干脆挑明了,借着一国之君的超然身份,直截了当的开口询问。

  李景信略一思索,知道这次不能再用和稀泥的方法,于是干脆道:“老朽不敢欺君,实是修行不到,不敢妄言仙道……”

  “不过……某曾得一位尊长教诲,那日师尊之事,大约……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李景信说的隐晦,不过如此描述,倒也没错,若按照张太和那日之言,这大约是萧道光转世再来,可不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皇帝“唔”了一声,缓缓点了点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缓缓开口:“朕自承继大宝,三十六年光阴,夙兴夜寐,不敢有负先皇托付。不瞒住持,对于鬼神之事,朕,本是敬而不信的。”

  李景信闻言不动声色,知道皇帝的这句话,是一句政治正确的话。他虽然是宗教人士,但却是学过社会学的,明白这个世界之上,政权的正统性无非两种。

  一种乃天(神)授,一种乃民授。前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政体,尤其是君主制的国家,君主这种存在的本身,就有超然神圣的属性。在西方,君权神授,在东方,君主乃是天子,上天之子。而民授,仅在某些共和制的国家有所体现,并非这个世界的主流。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在某些科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唯物主义,并且有推动其成为主流思潮的倾向,但站在皇室的角度,他也必须“敬鬼神,而远之。”

  完全否认超自然的存在,其本身,就是在削弱皇帝的政治合法性。然而,一贯的文化,又让大昭这个国家,有着相当世俗化和实用主义的文化,若一个皇帝过于笃行宗教,又会被臣子们认为其“昏聩”。毕竟,历史上有过太多的反面案例。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也因此,某些看似只限于学术的讨论,其实却有着相当深的政治意涵。乃至于皇帝之所以不直接召见李景信,大约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脑海中转过诸多念头,李景信明白,皇帝必然还有后话。

  果然,皇帝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然则,神鬼之事,朕本欲远之,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依朕所知,不但我大昭,便是海外诸国,近期也或大或小发生了一些奇诡之事……”

  “鬼神之事,朕本不欲问,然,朕总不能做那掩耳盗铃之主。”

  “朕给住持看一段视频……”皇帝说着,挥手示意了一下,便见屋角的那名女官取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一下。

  一道光芒自天花板上投射而下,直接在皇帝与李景信面前的空地上,构造出一片立体投影。

  这是一片巨大的广场,这广场的地面竟似乎是以金砖铺就,看起来辉煌震撼,广场的中心栽种着一棵足有数十米高的巨大裟椤树,随风摇曳,不时落下片片花瓣。广场的四周种植着一些莲花、菩提之类的植物。

  而在广场的正中央,那棵巨大的裟椤树下,则摆放着一个菩提座,莲台之上,坐着一尊巨人,头戴宝观,两耳垂肩,面带微笑,身着法袍,胸腹半裸,颈部佩戴着念珠、金轮等物,手捏法印,结跏趺坐,身后隐隐有七彩光芒构成的光环明灭不定。

  乍看过去,竟然是那浮屠教中,浮屠说法的场景。

  与此同时,有画外音响起:

  “2月19日10:05,吴中市警察局接到中泰乐园方面的报警,报称两名负责园区恐怖屋夜间维护的工作人员失踪…………”

  “2月21日晚22:21,吴中市紧急报警电话接到中泰乐园的报警,报警人极其惊恐,语无伦次,声称在园区见到了怪物,此后报警电话中断……”

  ……………………

  ………………

  “2月22日下午13:25,我方尝试使用包括卫星、无人机等在内的技术手段对园区进行侦查,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后,我方武装人员进入,进行系统排查……”

  ……………………

  ………………

  随着画外音迅速将事件描述完毕,画面开始晃动,紧接着便消失不见,随即,画面又转移到了一队正在行动的军人身上。这些军人俱都是一脸风尘,满脸的精悍之色,周围还有重型装备,李景信不懂军事,并不能辨认出那些装备的型号,不过也能看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应该不低。

  从视频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队伍中携带的某个探测器拍摄的画面。

  此时有对话声传来:

  “那……那是什么?!!!”

  “队长,前方侦测球遭遇强烈干扰,有5只失控了,完毕。”

  “撤回前出侦测球,完毕。”

  …………………………

  ……………………

  接下来,一名穿着法袍的中年男子在两名士兵护送下来到广场前,只是那法袍的风格,在李景信这种专业人士的眼中,颇有些不伦不类,玄门不似玄门,浮屠教也有些差异,说不出的别扭。这人显得有些战战兢兢,不过还是走上前去,似乎是准备与那“浮屠”沟通……

  “茶巴奥色大师,吴中著名宗教人士,据称为第五世茶日法王转世化身,曾游学浮屠教密宗与玄门诸派,此次应邀参与事件处理。”一道类似注解的文字,在那名中年男子下方出现。

  此时正在观看的李景信看到这则注解,忍不住微微皱了下眉头,以他的见识,一眼就看出,这位“大师”怕不是个水货。别的不说,仅从服饰上便可以看出多处不合仪轨之处。

  …………………………

  ………………

  “阴蜮邪物,在此装神弄鬼!”

  …………………………

  ………………

  “5点钟方向有物体接近。完毕。”

  就在报告声响起的同时,一个身形昂藏的人影似缓实快,自雾气中显出了身影。此人身着利落的灰袍,脚踏皮质长靴,头带铁冠。面目看上去却是模糊不清。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人由远及近,几个起落便已经到了跟前,如同飘羽一般,高高的立在一棵枯树的枝头,身体如同毫无重量一般,随着枝干微微起伏。

  相隔数十米的距离,他缓缓扫过一众士兵与车辆,眼中似有火光闪烁。

  “可怜之辈,死不自知……”

  …………………………

  ………………

  “几位长官,为何如此看着我们……”

  视频中,两名前一刻还看似正常的普通人,转眼便化为了两具布满尸斑,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甚至其中一人的半边脑袋也已经失去了,偏生他们还表现出类似活人的举动……

  “你……你们……”周围的士兵们下意识用手中步枪指着两人。

  “你们已经死了……”

  两“人”在听闻“死”这个字时,忽然呆滞,紧接着,就仿佛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两人的身上同时冒出丝丝黑气,漆黑的双眸更是流下黑色的血泪……

  ……………………

  ………………

  “禁!”与此同时,一声低沉咒音响起,两只伥鬼如过电一般僵在了原地。

  也就是这声禁法,让李景信倏的眸光一凝,他能够确定以及肯定,视频中此人,使用的分明便是《地煞禁法》。这种禁法,同样也是张太和教给他的几种术法之一,这不禁让他在刹那间转过许多念头,难道,视频中这位,是一位“同门”?

  ……………………

  ………………

  而在李景信若有所思的档口,视频中的场景却依然还在继续。

  两只鬼物被击杀化灰,紧接着远处的“月光浮屠”便是一声懊恼的叹息。

  “被看破了啊……”

  接下来,如同连锁反应一般,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只见那广场上,遍地的金砖开始迅速的褪去了光泽,紧接着,化为了一片裸露着白骨尸骸的荒芜土地。

  四周坟茔处处,刚刚还光鲜亮丽的广场,此时却已成了坟茔处处的鬼蜮。那巨人脚下的莲花座,莲花飞快腐朽,凋敝,几个呼吸间,已然化为了一座巨大的由尸骨堆砌而成的宝座。

  而那刚才看似仿佛浮屠的巨人,此时也如同褪去了画皮的妖魔,显露出了真实的皮相。

  青面獠牙,皮肤青黑,发色赤红。颈部念珠却是一枚枚骷髅头串成,背后刚才还呈现七彩色泽的彩光此时已然成了冲天黑气……

  那名茶巴奥色大师,不幸被直接被塞进了他的口中……

  “开火!”

  ………………………………

  ……………………

  最终,激烈的战斗止步与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大吼声……

  当然,在皇帝面前,这声音显然是经过处理的,只能从视频中的士兵反应,感受到现场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