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174章

作者:天风黑月

  便见那声音如同冲击波一般向着四面八方扩散,以至于一些正在开火的士兵们在听到这吼声的第一时间便仿佛被炸弹波及一般捂住双耳滚倒地上……

  这吼声复又吼了两声,其中带着强烈的不甘、绝望与恐惧的情绪,让人下意识的联想起倒下的巨象,垂死坠入深渊的巨鲸,诸如此类的场景……

  最终渐渐平息下去……

  与此同时,周围那些刚才还在嘶吼着向士兵们冲去的怪物们也纷纷如同被抽去了力量一般扑倒在地,翻滚着,紧接着便轰的一声化为飞灰。

  一些大大小小的怪物从天空中跌落下来,徒劳的扑打着翅膀,哀嚎着,试图抓住一切它们能够抓住的东西,最终却也是徒劳,在落地的一瞬间化为飞灰。

  ……………………

  ………………

  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内部视频”,李景信心中依然还是为那些在黑暗中与这些妖魔战斗的前辈们感到敬意。心中不由得也升起了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也不知,在这片土地上,还隐藏着多少类似我昆仑这样的宗门,不过毋庸置疑的,我玄门,一直以来,都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就在李景信心中暗暗感慨的时候,视频之上,战场上的灰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变淡,更远处的景象开始显露出来,而在士兵们侧前方百余米处,一个约有数层楼大小的巨大而诡异的人形身影自一片混沌的视野中露出身影。

  远远看去,这就仿佛是一尊与地面融为一体的巨人,腹部以下已经完全与地面融为一体……

  然而随着画面拉近,看到的细节则更为惊悚。

  自最上方的头颅,到最下方已经与土地融为一体的部位,这整座巨人,其实是由一具具扭曲的尸骸互相缠绕、纠结、拼凑而成的。这些尸骸大多已经腐败不堪,许多甚至已经白骨化,然而,在某种未知力量的作用下,他们便如同水中的蠕虫一般互相缠绕,紧密的结合成了一个整体,组成了这尊巨人……

  …………………………

  ……………………

  而更让人为止侧目的,则是一柄贯穿了巨人胸腹部的长剑,这长剑闪耀着雷光,足有数米长短,整个就如同炽白色的电浆凝成一般。

  这长剑自那怪物的前胸透入,后背穿出,整个将其贯穿。

  前方十数米外,一个身着灰袍,脚踏皮质长靴,头带铁冠之人,正双手结印,缓缓合拢。一些丝丝缕缕的电光,正在他的周身缠绕盘旋,蔚为奇观……

  下一刻,几道雷电互相缠绕而成的一道粗大雷柱贯穿上方混沌的灰雾直击而下,一时间,所有在场之人的眼中,都是一片白茫茫。

  那由尸骸组合而成的巨人,在身体上的数处部位都爆出了耀眼的电火花,这一次,连一声吼叫也没有,只见那巨人直直的倒塌了下去,就如同一座奔溃的大厦一般,身体上的尸骸开始土崩瓦解……

  这些尸骸在落地的同时,纷纷崩解为漫天灰烬,一时间,四周漫天飞灰,直冲天际。

  …………………………

  ……………………

  也不知是门中哪位前辈高人,看这手段,比之自己可要强上许多了。李景信心中再次感叹,门中果然是藏龙卧虎,自上古传承至今的宗门,果然非是等闲。

  心中如此想着,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与有荣焉之感。

  “礼敬太上大天尊……”李景信手中食指拇指相扣,其余三指竖立,口中默祷了一句。

  皇帝在一旁却是暗自观察着眼前这位李住持的神情,便见李住持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智珠在握的镇定神情,甚至最后还露出了淡淡微笑,口中念念有词,明显是行了一个玄门礼仪。看上去,就好像是在向视频中那位神秘人遥遥致礼一般。

  又想起前几日銮仪司送来的情报,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这位李住持,果然是知道些什么的,不……也许,不仅仅是“知道”那么简单……

  这些玄门大派,数千年传承,期间多少王朝兴衰,也不知背后隐藏了多少隐秘……

  此时视频中的一切已经播放完毕,那道投影的光芒也消失不见,就如同看了一通大片一般。

  “这是今年2月22日夜,司法部特别罪案调查局下属的某支部队前往处理的一起事件。”皇帝端起茶盏,轻抚着,却不送到嘴边,扭头看向李景信。

  见皇帝看向自己,却不继续发言,李景信微微一笑,抚掌道:“我诸夏果然卧虎藏龙……”

  见李景信此句过后,便不再发一言,皇帝只得又道:“视频中那位先生,与国有功,不知是否玄门之人?住持见多识广,不知是否识得此人?朕欲酬其功赏……”

  “陛下酬功之愿,自是好的。只是,恐非其所愿,此位隐匿容貌,便是不欲示现与人前。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行事大合“无为”之真意,陛下又何必深究……”李景信淡淡道。

  “哈哈哈,住持所言亦是有理。只是,如此奇人,朕却不得一见……”皇帝摇了摇头。

  “陛下身负万民,自有天佑,观此人行止,想来,也是期望世间清平……陛下若有心,恩泽万民,便也顺了他的意。”

  “住持此为谋国之言。”

  “朕听闻,云霄山这些年来一直在参与慈善活动,力度颇大?”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朕与住持一见如故……

  “此为家师在世时,便极力推动,家师心慈,驻世时便身体力行,将观中一些产业,联合一些善信捐献,成立了专门的基金。如今虽然家师羽化,身为弟子,却也不敢有背家师教诲。”说着,李景信便将云霄山这些年做的一些慈善事件挑着一些向皇帝介绍。

  皇帝听的认真,不时的询问几句,最后道:“住持行善积德,此是极好的,皇室也有几个基金会,朕回头知会一声,让他们与住持联系一下……”

  皇帝没有直说,不过看这个语气,是准备投钱了。对于云霄山而言,慈善基金会有皇室的加入,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则是一种象征,想来会引得许多跟风者趋之若鹜。

  “谢陛下仁慈。”李景信自然是不会拒绝的,郑重行礼道。

  …………………………

  ………………

  皇帝谈兴颇浓,期间内侍又为两人续了几次茶水,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时分,皇帝颇为盛情的又邀李景信用了晚膳,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他离去。

  “朕与住持一见如故,还望住持在京多留些个日子,朕派内侍带住持游览一下这京师风物。”皇帝笑着,亲自送到了宫门口,目送李景信师徒离去。

  低头跟在师父身后,余德昭的脑袋一直是嗡嗡的,心中满是忐忑与欣喜,他刚才可是亲眼看到皇帝送师父出来,这种待遇,堪称备极荣宠,他甚至迫不及待回山去与相熟的师兄弟吹嘘一二,看来,自己这云霄一脉,怕不是要声势大震啊……

  便是丹鼎山那位老天师,也没有听说如此得陛下青眼吧?

  心中念头纷呈,余德昭已然跟着师父来到了紫禁城的城门处。在前方领路的内侍替两人在宫禁处做了登记后,两人出了大门,便见有两辆带着皇室徽记的黑色轿车早已等在了门口不远处。

  “这是……李景信见状微微一愣。”

  “李住持,这是皇爷考虑到天色已暗,体恤住持一日辛劳,故专门派车送住持。”此时,一旁那名带他们出来的内侍却是没有立即回去,而是走上前来,一脸笑容的恭敬道。

  “后面那辆车上,是一些皇爷与娘娘赐下的礼物,专门为住持预备的。”

  “这……”

  “皇爷特地吩咐了:‘住持难得入京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回,也得带些许东西回去赏赐晚辈……’”

  “陛下盛情,老朽却之不恭了……谢陛下厚赐!”李景信向内侍郑重行礼。说着,向后看了一眼,余德昭忙走上前来,摸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悄悄塞了过去。

  那内侍也不拒绝,大方的收下了,捏了捏,拢入袖中,接着又上前小声道:“李住持,以下官之见,皇爷可是相当看重住持啊!”

  …………………………

  ……………………

  送走了李景信,皇帝回到了书房中,坐在书桌前,取过一份未看完的文件,看了几行,又放到了一旁,默然良久,取过一旁茶水喝了一口,忽然道:“德容……”

  那名如影子一般站在角落中的内侍女官轻手轻脚走上前来:“臣在。”

  “你觉得,这位李住持,是个什么样的人?”

  “臣与这位李住持此前并无交集,故不敢妄断。”那女官轻声道。

  “按你想的说,此处没有他人。”皇帝挥了挥手。

  “是,依臣看来,这位李住持冲和平淡,似是……对皇爷并无所求。”

  “并无所求?”皇帝饶有兴致的回味了一下,笑道:“你这说辞倒是有趣。”

  不过,仔细品味,皇帝却也知道,这话似是真没有错。身为一国君王,即便如今的皇帝权利,相对于百年之前已经有相当缩减,即便如此,他依然是这个庞大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轻易决定许多人的生死荣辱。

  也因此,皇帝见惯了他人,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却又极力表现、攀附的那种姿态。即便是某些平民眼中的大人物,德高望重之辈,即便是在自己面前做出一副清高姿态,然而,那种清高背后的热切味道,身为帝王,却并不难看穿。

  只要自己摆出一副礼贤下士之态,这些人多半也会顺坡下驴,之后便是一派君臣相宜……

  如果说,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博弈的话,那身为皇帝,无疑是处于这种博弈的绝对优势地位。

  然而,刚才的这位李住持,却是少有的给了他一种无法掌控,无处着手的感觉,细细回想,似是真如那女官口中所言“并无所求”。

  世人攀附权势,皆因有所需求,或为权势、或为名利,然而,这位李住持给人的感觉,便是他似乎在有意无意的与皇帝保持一定的距离。

  “朕曾闻,当年太宗皇帝欲招王太真王真人入京,屡招不至,随遣人入山延请,然王真人云游不定,终未得见,太宗皇帝以为平生憾事。”

  皇帝顿了顿,又道:“如今看来,想来当年太宗皇帝,许是也知道了些什么……”

  这个话题,一旁的女官不好接话,毕竟与皇帝谈玄论道,若是不好,便是一顶蛊惑君心的帽子。

  “这云霄山号称传承自夏末卢天师,看来,却有不凡底蕴……”皇帝面色平淡,再此之前,他接触的最多的玄门中人,便是普济宫诸羽士,毕竟那是皇室家庙。只是,如今回想普济宫那位德玄真人,虽然也是一副大德高功的姿态,然而骨子里的那种趋附之意却是怎么也抹除不去。平日里还未觉什么,然而若与刚刚这位李住持一比,确实是有高下立判之感。

  学识修为如何,姑且不论,单这气度,便不在一个水平上……

  通过刚才与李景信的对谈,他自然能够判断出,这位李住持,是真的知道什么,也真的清楚发生了什么,并不是那种装模作样的货色。

  更何况,前几日普济宫发生之事,皇帝可是心知肚明……

  话说,对于普济宫的那位德玄真人,他也算熟悉。不过说实话,让皇帝相当失望的是,他能够确定,这位德玄真人,虽然顶着真人的敕封,然而,真正询问起近期发生的诸多奇诡之事,那种手足无措的茫然,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这普济宫,虽然数百年下来,也是宫观华美,终究还是缺了底蕴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所言非虚啊。”皇帝暗叹。

第四百三十章 老天师的恐惧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3月19日20:25京师青云观

  京师北郊的青云观是京师著名的玄门宫观,为丹鼎山天师府在北方最大的宫观,有着六百余年的历史。

  此时已经入夜,在青云观后山的一座独院书房中,当代天师章嗣成正盘膝坐在一张禅椅上静坐养神。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他身材瘦削,须发灰白,头上挽着一个发髻,皮肤上能够看到些许老人斑,此时身着一身居家的羽士布袍,双目似开似阖。

  门外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不久之后,书房的门被敲响了,敲门声不大,几下后,便停下了。

  “进来。”章嗣成缓缓睁开眸子,然后开口道。

  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看上去五十余岁的中年羽士走了进来,冲着章嗣成行了一礼后恭声道:“师父,弟子打听到消息,今早皇后娘娘召见那位云霄山的李住持入宫,一直到入夜才回来,看时间,应该是留了晚膳,据说,还是皇室的车辆送回的。”

  章嗣成闻言沉吟了一阵,开口道:“只是皇后召见吗?”

  “具体弟子就不知了,毕竟涉及宫闱之事。”那中年羽士面露难色,想了想后又上前两步,压低了声音道:“不过,这时间,确实是有些久了,弟子觉得……也许……得蒙陛下见召也说不准。”

  章嗣成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脸上却是没有任何表示,缓缓闭上了眸子,似在思考什么。

  那中年羽士也不催促,恭敬的站立着,一时间,房间内只有微微的呼吸声。

  又过了一阵,章嗣成复又睁开眸子,开口道:“泽平那儿有消息吗?”

  “弟子知道师父惦记,过来前特地与泽平师弟通了话,师弟说,他们今天驱车前往猴头山一带寻访,中午在李村吃的饭,顺便也向村老打听了一下山上隐修士的情况,不过一直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没有收获。他们准备在李村住上三天,彻底摸排猴头山的情况。”

  那中年羽士说完,顿了顿,似是有些迟疑。章嗣成看在眼中,便道:“有何想说的便说,莫要犹犹豫豫的。”

  “师父,这寻访高人之事……依弟子所见,一时急切不得,毕竟那些高人行踪飘忽,咱们又没个准地,能否寻到,全看缘分……”

  章嗣成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复又叹了口气,摇头道:“为师自有为师的道理,非是为师急切,实乃不得不如此……”却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

  中年人有心再问几句,见师父面有疲惫之色,便不敢再多问,于是便道:“师父若无其他事情,弟子便告退了。”

  章嗣成点了点头,接着挥了挥手,目送弟子退出书房。接着复又叹了口气,回想起此前宗教事务管理局的钱局长前来拜访时,拿出的那些让他感到震惊的影像资料,若不是他养气功夫到位,只怕是当场便要失态。

  即便如此,在钱局长询问意见时,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的他,也只得用打机锋的方式含混了过去。当时,那位钱局长,只当是老天师不愿多言,但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儿,天师府号称南方第一家,领国公俸禄,无论在玄门还是世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便是钱局长身为宗教事务局局长,若是天师不愿多言,便也不好强迫,当时便只得客气一番后离开。不过,人情通透如老天师,自然是能看出,那位钱局长,是有些失望的。

  而在此之后,这些日子以来,他也让人汇总了网络上以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异常信息,甚至宗教事务局那头,也陆续送过来了一些新的信息简报。

  而这些信息,毫无疑问的,都让章嗣成感受到,此前八十余年积累下来的三观,都被击破了。

  原本,章嗣成自认为,对于玄门乃至浮屠教甚至于西方各国宗教,他都是有着相当深厚理解的,毕竟身为当代天师,他在此浸淫一生,且以他的人生历程,也算是见多识广,博览宗教典籍。

  原本在他的认知中,这玄门经典,在导人向善、修身养性上,固然有其可取之处,然而要说什么修炼成仙、神通广大,那便多是以讹传讹,多半也就是古人所处的时代所限,认知不足罢了。

  当然,作为玄门领袖,有些话,别人可以说,但他不能说。不过,虽然不能说,章嗣成也确实有着忧虑。为在现代科技、认知的冲击下,玄门这个古老的体系,如何存续、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而担忧。

  也基于此,自从十几年前其,玄门内部关于“重新考证修订经典”,“改革玄门”的呼声便日趋高涨,甚至有一些年轻一代的高功直接喊出了“新玄门”的概念,而身为玄门领袖的天师章嗣成,便一直对这类思潮抱有暧昧甚至隐隐支持的态度。

  然而,近期接二连三出现的这些讯息,却如同一柄巨锤,彻底的将他此前几十年积累的一切认知,理念砸的粉碎。尤其是在那些资料中间出现的“玄门高人”的身影,从那熟悉的服饰乃至礼仪等细节上,老天师一眼便可看出,那必然是玄门中人。

  虽然玄门自古以来,便有仙家高人,游戏人间降妖除魔的传说,但在章嗣成以往的认知中,那多半是本门招揽信众的手段而已,便是真有,也没有说的那么玄乎。

  然而,这些有图有真相的资料乃至视频,却让他从惊诧、怀疑、迅速过渡到有些无所适从的状态,往日里似乎已经无比熟悉的一切,此时看来,都变得如此的陌生。

  那些经典、那些典故,乃至于那些传说,一切似乎都变得朦胧且幽邃,背后隐藏让人不敢细究的秘密。

  这样的认知,甚至让往日里在信中、门徒眼中德高望重、渊博沉稳的老天师,在心中隐隐升出了一种恐惧的念头。

  自己可是当代天师啊,多少信众眼中,顶礼膜拜的玄门领袖。然而,自家有多少本领,自家知晓。章嗣成能够肯定,如果将自己置于那些所谓的“异常事件”中,但靠自己熟悉的那些经文、教义、诵唱……怕是根本奈何不得那些妖魔鬼物,大概率是一个照面,便会被那些怪物撕成碎片。

第四百三十一章 老天师的隐忧

  然而,不应该是这样的!

  绝不应该是这样的!

  自己可是天师啊!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