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从大秦太子到万国大帝 第227章

作者:青瓜堂霸天哥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都看了过去。

杜如晦第一个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悦地说道:“长孙大人,秦国如今已经不将我大唐放在眼中。”

“若再不向他们展露我大唐的力量、任他们这般欺辱,此后中原各国还有谁会看得起我大唐?”

杜如晦的话让不少人都暗暗点头。

就连房玄龄也站出来支持他0……

“杜大人说的没错,与他国外交不可一味软弱,适当强硬也是必要之举。”

房玄龄开口说道,点头赞同杜如晦。

“出兵攻秦并非是要真正和秦国开战,而是要让他们知晓我大唐的厉害。”

“既然争端起于燕云十六州,便让它止于燕云十六州,我们发兵去强占一半的土地,若秦国敢来抢……”房玄龄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意思不言而喻!

可长孙无忌却依然重重摇头,正色说道:“秦国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峥嵘崛起之势已经无可阻挡。”

“我大唐可以和唐国结束联盟,但是绝不可发兵讨伐,如此无论对秦国还是对我大唐都只有百害而无一例!”房玄龄和杜如晦闻言刚想反驳。

可魏征却先站出来开口了:“陛下,长孙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和秦国开战并非明智之举。”“秦国虽然在对宋战争中消耗极大,可军队实力仍在,且士气高涨。”

“更何况一旦和秦国开战的话,宋国必然会选择坐山观虎斗,无论我们双方谁能胜利,他们都能坐收渔翁之利。”魏征言辞恳切地劝道。

秦唐开战绝没好处,只会两败俱伤!

随着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争论,大殿内的官员也分成了两派,各自1.8争论不休。以杜如晦为首的一派认为必须要惩戒秦国,否则唐国将会威严尽丧;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派认为不好和秦国彻底撕破脸皮,没有任何好处。

两方大臣们互相激烈地讨论。

最后连武将都加入了进来。

各执一词。

而王座上的李世民听着下方群臣的争论,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不耐之色。

“够了!”

李世民猛地开口喝道,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的目光在殿内群臣身上扫了一眼,脸色无比阴沉,然后直接走下台阶,拂袖离开了太极殿。

“退朝!”

(这章字数少一点,下午还会有两章字数多的。求月票。…)。

第220章 金鳞化龙!武媚娘的野心!

朝堂上群臣的激烈争论,让心情本就不佳的李世民更差了,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次秦唐两国产生的冲突事件。

虽然心中很不愿意承认,但李世民心中清楚,秦国确实不是以前的秦国了。

若是放在以前,唐国若是想打秦国,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顾虑?

但现在却需要考虑到秦国的反扑。

唐国当然有着打败秦国的实力,但问题就在于值不值得这么做。

出兵伐秦一事暂且搁置下来。

但长孙无忌、杜如晦等大臣们却没有放弃各自秉持的观点,每日都来王宫找李世民进谏言。

此外秦唐两国产生的矛盾也在朝野传开了,很快便引起了百姓们的群情激奋。

身为骄傲到了骨子里的大唐子民,如何能容忍秦国这种态度?

无数百姓都叫嚷着要攻打秦国。

给秦国一点颜色看看!

朝中大臣的各种折子也不断,这些都让李世民烦不胜烦,却始终没能下定决心做出抉择。

最后为了躲避长孙无忌、杜如晦等大臣的求见,干脆跑到了临湖殿寻清净。

临湖殿是李渊生前居住的地方。

这里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宽广人工湖,岸边植有一排排杨柳,湖心中则有一亭。

春夏秋冬都有别致的景观可赏,而且湖中养有许多锦鲤,只要撒下一把饵食,就能看见万鲤出水的奇景。

这里是李渊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而在李渊去世之后,李世民每当遇到烦心之事,也常常来此散心。

湖心亭之中。

李世民一人站在栏杆前,旁边有一名宫女为他捧着鱼食。

这宫女不是别人,正是武媚娘。

由于李丽质当时让李世民关照一下她,所以武媚娘得到了御前宫女的差事。

而她也十分地争气,做事和接人待物都很周到,越发得到李世民的赏识,成了御书房常侍宫女。“哗-一”

李世民抓起一把鱼食撒进水里,湖中的锦鲤从各处游来争食,万鲤争食。

见到这样的一幕,李世民的眉头稍松,指着湖面对武媚04娘笑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就如这湖中锦鲤一般。”

“只要洒下一把饵食,它们便可为此抢破头颅,你说这可不可笑。”

武媚娘闻言低头答道:“它们可不可笑奴婢不知,但奴婢知道陛下却是这撒饵之人,它们再如何争抢,也只能博得陛下一笑而已。”

李世民顿时哈哈大笑。

他很是欣赏地看着武媚娘,笑着说道:“媚娘啊,寡人真觉得你不去朝中当官真是太可惜了,没有哪个君王会不喜欢你这种臣子。”

武媚娘微微一笑,顾盼生姿。

在宫中养了大半年的时光,武媚娘身姿也开始抽条了,越发显得美艳动人。

但是李世民对此却没多大感觉。

他已经过了那种喜好女色的年纪,对他而言家国大事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武媚娘虽生的美丽,毕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他更多是当女儿来看的。

因为她的聪慧和李丽质简直如出一辙,每当看到她李世民就忍不住想起远在秦国李丽质。

从武媚娘身上收回目光后,李世民又往湖中撒了一把饵食,继续赏景。

而就在这时,秉笔太监匆匆跑来。

“陛下,魏大人和长孙大人在殿外等候,说要求见陛下。”秉笔太监向李世民禀报道。

听到他的话,李世民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原本的好心情全部消散一空。“寡人说了今日谁都不见。”“让他们回去!”

李世民冷冷地说道,眼中恼火。

他都躲到了这里还是逃不开那些事情,这如何让他不生气?

秉笔太监闻言面露难色,说道:“奴婢已经这么说了,可是长孙大人他们一定要见陛下…。”“你是没听到寡人的话吗?”李世民眼神冰冷。

这名秉笔太监顿时跪了下去,但仍不愿意离开,实在是哪边都得罪不了。

就在李世民想要发火时,一旁的武媚娘忽然开口道:“陛下,奴婢觉得,秦唐两国这次的矛盾应当尽快解决才是武媚娘常侍御书房。

这段时间来也通过旁听知道了秦唐两国之间的矛盾,也明白长孙无忌他们找过来是了什么事情。

“此事哪里有那么简单?”

“若是能解决寡人早就解决了,还会拖到现在么?”

李世民不耐烦地道,语气里充满了不悦之意,显然很不喜武媚娘插嘴这种事。

但是武媚娘却鼓起勇气道:“陛下,奴婢心中有些粗浅想法。”

听到武媚娘还不依不饶,李世民本想发火斥责,但是当他见到武媚娘那双干净而清澈的眸子后,不由得有些心软了。

“说吧。”

李世民别开目光,冷着脸说道。

武媚娘欠身行礼谢恩,然后直起腰身,开口说道:“奴婢以为,要不要攻打秦国,需要仔细分析利弊。”

“从两国关系来说,秦国是我大唐的盟国加姻亲之国,开战的话无疑会彻底破坏掉这份关系,由友转恶。”

“从利益上来说,和秦国开战即便能拿下半个燕云甚至是整个燕云,我大唐却未必能守住它,原因有三。”

“其一,宋国必定不甘心让燕云十六州落入他国之手,必会反攻;其二,秦国好战且善战,亦不会甘心失败,必然会想方设法举兵夺回燕云。

其三,和秦宋两线开战只为了燕云十六州,很显然是不划算的,更何况我大唐还需要防备北边突厥。“

“因此,和秦国开战有害无利。”

武媚娘的声音清脆悦耳,望着李世民侃侃而谈道,清澈的眼眸中满是镇定。

“这些利弊陛下肯定是知道的,而陛下之所以在犹豫,是因为秦国此次冒犯我大唐之威严,轻视我大唐。”

“再加上宋国使用阳谋离间,以致于我大唐若不对此事做出反应,百姓、大臣都会有很大意见。”

“但奴婢认为陛下胸怀天下,又怎么因为一时冲动而损坏国家之利?若真想报复秦国,只需宣布结束两国联盟便可。”

“宋国得知后定然要选择反攻燕云十六州;届时秦国才会意识到我大唐的帮助有多么重要,再来求助。”“到了那时候即便秦国愿将燕云大半都给我大唐,也是陛下选择要不要了。”武媚娘说完后便低下了头。

跪在地上的秉笔太监已经听傻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不过十五岁的小小宫女,竟能说出这般言语!

而李世民心中的震惊又何尝少了?

他看着恭顺地低着头的武媚娘,心中十分震撼,因为武媚娘的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但更让他震惊的是武媚娘的这份眼界与见识,不但将个中利弊剖析得十分清楚,而且甚至能看出宋国的阳谋!“这些你都是听谁说的?”

李世民盯着武媚娘稚嫩而柔媚动人的面庞,一字一句问道。

他不相信这是十五岁少女说出的话。

武媚娘恭顺地回答道:“回禀陛下,是奴婢这些日子听到陛下和列位大臣们的谈论,所以才有些粗浅想法而已。”“若有不对之处,还望陛下海涵。”

李世民深深看了武媚娘一眼,随后自嘲一笑道:“这可不是什么粗浅见解。”这个难题直接被武媚娘解开了。

将她刚刚那些话都记在心里之后,李世民再次看向了她。“你说的那些建议很有道理。”“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李世民向她询问道。

秉笔太监闻言心中再次震惊,陛下赐下赏赐,说明真的采纳了武媚娘的建议!

而武媚娘却没有露出什么欣喜或者受宠若惊之色,而是深深低头道:“奴婢想向陛下求一个进内文化馆学习的机会。”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讶异之色。

内文学馆是中书省所置,用来教导宫人的地方,每日都会有学士去那里讲儒学、诗文、礼仪、各大经要。

去内文学馆学习的机会并不好得,因为从那里出来的宫女、太监都能进入六尚三十六司任职。

但即便如此也没几人愿意去。

因为去那种地方的,都是宫中一些失宠的娘娘或者一些年老的宦官和宫女。

所以李世民才感到惊异,武媚娘现在才十五岁的年纪,太年轻了。

“原来的志向是想当女官么?”

李世民想了想后心中恍然,然后对武媚娘笑着说道:“若是如此,那你大可不必去内文学馆,寡人记得司正还差一位,以你的能力足够胜任这个职位了。”

“等再过几年,若是你表现尚可,寡人便让你领宫中的宫正之职。”

宫中设六尚三十六司所有职位都有品级和俸禄可拿,和朝廷官员并无不同。

又另设宫正负责管理这些内官。

宫正之职,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以司正、典正佐之。

便是各宫的娘娘、皇子公主见了宫正也需要客气对待。

李世民现在就给武媚娘司正的职位,过两年再提拔成宫正,那么她或许就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宫正了。

秉笔太监心里头惊异非常,武媚娘的回答却更加让他吃惊了。“谢陛下好意。”

武媚娘脆生生地说道,抬头看向李世民,美眸中神色坚定。

“但奴婢去内文学馆并非是为了出来做女官,而是想多多学习,充实自己。”